青海湖流域的沙化土地是青海省生態保護建設的重點之一。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試驗出“生態+經濟”治沙新模式,鎖住流域黃沙,讓一個個頑固的沙丘乖乖在現代科技面前低頭。
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承擔的“青海湖流域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技術整合示範”項目,建立了“生物沙障+喬木+灌木+草本+中草藥植物”綜合防沙治沙試驗示範區,採用種植燕麥、小麥和青稞沙障技術,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固沙效益好的特點。項目實施中,篩選出喬灌草藥適宜青海湖高寒沙區的固沙植物,採用喬木高桿深栽、灌木實生苗造林、草本搶墑直播等植被建植技術,成活率達到85%以上,保存率達80%。研發了麥草方格沙障+烏柳造林、麥草方格沙障+金露梅(銀露梅)+中間錦雞兒造林、麥草方格沙障+青海雲杉+沙地柏造林、種植燕麥沙障+花棒+沙地柏造林、種植青稞沙障+菊芋固沙等6種喬灌草優化混交的工程和植物綜合治沙造林模式,編制了高寒沙化土地治理的沙障設置技術規程和固沙造林技術規程。
日前,由青海省科技廳組織的成果評價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試驗出“生態+經濟”治沙的新模式、新技術,為防沙治沙工程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科技支撐,應加強推廣應用。
(作者:崔永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