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科爾沁治沙人

發佈時間:2020-11-20 09:47:59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丨作者:馬雨晶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沙地生態良性逆轉的背後是無數人的默默奉獻,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卻有一個共同身份——科爾沁治沙人。

在內蒙古東部的科爾沁沙地腹地,春梅家的院子周邊樟子松、五角楓、楊樹已漸漸成林,菜園裏的玉米、向日葵已經收穫。今年,春梅想把院子重新整修一下。

春梅是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努古斯臺鎮努古斯臺嘎查的村民,本是貧困戶的她通過將沙化土地流轉給國有林場,用流轉經費買牛發展養殖,加上丈夫當護林員護草員,春梅一家兩年前脫了貧。

春梅家的改變得益於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

科爾沁是我國第二大沙地,面積3.51萬平方公里。科爾沁沙地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治理,特別是2000年以來,國家加大生態建設保護力度,治理規模不斷擴大,治理效果顯著。科爾沁沙地內蒙古境內森林面積從2010年的1890萬畝增加到2017年的1977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2%增加到23%,累計有效治理面積約2475萬畝。

沙地生態良性逆轉的背後是無數人的默默奉獻,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卻有一個共同身份——科爾沁治沙人。

親歷者——寶秀蘭

我不治沙 沙治我

楊樹成蔭、黃柳成片、樟子松鬱鬱蔥蔥,寶秀蘭終於把家鄉變成了綠洲。

寶秀蘭的家在通遼市奈曼旗白音他拉蘇木南包頭嘎查,20世紀七八十年代,全旗有32個村莊因被沙漠圍困,不得不整體搬遷。全旗因風揭沙壓而毀的耕地在100萬畝以上,佔耕地總面積的1/6。

1993年,20歲的寶秀蘭嫁到這裡。“那時,全嘎查只有20多戶人家,大部分人家房屋後墻都被流沙掩埋。”寶秀蘭回憶道。

要生存必須先治沙。1995年,寶秀蘭和丈夫騎著駱駝到50多公里外的娘家要來了1200株楊樹苗。當年雨水好,樹苗全部成活,寶秀蘭看到了希望。

1997年,寶秀蘭和丈夫承包了2500畝荒沙地,正式向沙漠進軍。夫妻倆騎著駱駝到25公里外,砍下黃柳枝條運回來,一枝一枝栽進沙窩裏,再從家裏一桶一桶運水澆苗。大風把樹苗連根拔起,夫妻倆再一遍一遍重新栽植……就這樣一點點、一片片,沙地漸漸有了綠意。2010年,2500畝沙地全部得到治理。

2500畝沙地的西部還有一條大沙帶,如果就此止步,那麼多年辛苦得來的綠色將付之東流。可要治理大沙帶,僅靠她一人無法完成。

“只有把沙子治住才能有長遠發展。”寶秀蘭開始向村民無償提供苗木,發動村民一起治沙。在她的帶動下,嘎查累計治理沙地6萬多畝,植被覆蓋率超過50%,風沙得到有效控制。

生態好了,日子隨之改善。寶秀蘭家現在養牛100多頭,全部舍飼圈養,年收入可超過30萬元。村裏家家戶戶吃上生態飯,每年僅林業一項就為村集體經濟增收5萬元。嘎查每人平均年收入9500元,16戶貧困戶2019年全部脫貧。

20多年來,寶秀蘭共綠化沙地2.7萬畝。2013年,她獲得“全國防沙治沙標兵”稱號。

治沙不僅改變了寶秀蘭的生活,也改變了她的精神面貌。曾經,結婚6年沒買過一雙新襪子。天天在沙漠中風吹日曬,10年前,寶秀蘭不敢照鏡子;如今,她在新裝修的房子裏特意裝上了一面大鏡子。去年,女兒帶著父母照了一組蒙古族服飾的全家福,還為父母補拍了結婚照。

“我打算成立一個造林合作社,還打算建一個飼料加工廠,把種植的檸條和黃柳加工成飼料來喂牛。”寶秀蘭依舊幹勁十足。

參與者——格日樂

退休後為家鄉植綠20年  

在通遼市科左後旗茂道吐蘇木的公音浩繞嘎查有一片特殊的治沙造林基地,260畝的土地上,楊樹、梧桐、榆樹、李子等30多種樹木已經成林。

這裡是格日樂老人的造林基地,也是她的家鄉。21年前,從銀行行長崗位退休的她搖身一變,當起了“綠色銀行”行長。

格日樂17歲離鄉工作,退休後,放棄在城裏頤養天年的生活,拉上老伴兒文都蘇一起綠化家鄉。

“當時,全家都不同意母親的決定。父母年齡大了,去到那麼艱苦的環境,作為兒女怎麼可能放心得下。”兒子阿古拉説,拗不過母親的執著,兒女們選擇盡其所能支援母親。

1999年,格日樂與嘎查簽訂協議,300畝地,義務植樹20年。這一年,格日樂66歲,文都蘇73歲。

來到嘎查第三天,村民們幫他們搭建了窩棚。那天風很大,黃沙吹得人睜不開眼。到了吃飯時間,格日樂發現,沙坨子裏連一處背風的地方都沒有,大家只好臨時用秫秸埋了個障子,對付著吃了頓飯。

蓋房、拉電、打井,在兒女和村民的幫助下,老兩口在沙地中扎了下來。

第一年,格日樂投入4000多元,購買了1萬棵楊樹和果樹苗,用了半個多月時間把樹栽到沙坨子上。樹栽完了,卻遇上乾旱,近一半樹苗沒有發芽。風吹倒了就接著栽,不下雨就挑水澆。在老兩口的堅持下,沙地漸漸有了綠意,果樹慢慢有了收穫。

沙地能産生收益!格日樂夫婦的行動刷新了周圍村民的觀念,開始自發加入治沙隊伍中。格日樂老人發展了21位婦女作為治沙網格戶,建成“三八”治沙綠化基地。

從1號到21號,格日樂老人為每位婦女都編了號。50歲的白茹是當年的2號網格員,原本家裏靠種地放牛為生,2000年加入格日樂老人的治沙隊伍。“剛開始我也不相信沙地中可以種活樹,後來跟著大娘去治沙,慢慢有了決心,就這麼堅持了20年。”去年,白茹家通過賣木材,收入了四五萬元。

在格日樂老人的帶動下,嘎查家家戶戶都種上了樹。

2010年,老伴兒文都蘇去世,格日樂老人沒有停下治沙的腳步,“生命不停,治沙不止。我和老伴兒向黨發過誓。”格日樂老人説。

20年來,老兩口栽活了30多個品種2萬多棵樹,同時組織附近村民治沙造林2000多畝。2019年5月,格日樂老人將價值30萬元的林地無償移交給了當地村委會。

記錄者——華維光

用鏡頭記錄沙地生態變遷

一張照片可以記錄一個瞬間,更可以見證一段歷史。

華維光家住在通遼市區,是一名美術老師。201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華維光來到科爾沁沙地腹地,眼前的景象讓他心痛,茫茫沙海中一棵枯樹迎風而立。他按下快門,拍攝了第一張關於沙漠的照片。家鄉的生態問題也就此落在了他的心上。

通遼沙地面積4086萬畝,佔科爾沁沙地總面積的52.7%,曾是全國遭受風沙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2014年,通遼開始採取人工造林、封沙育林、飛播造林草、封禁保護、退化沙化草牧場治理等多種措施,綜合治理科爾沁沙地。

時隔一年,當華維光再次來到同樣的地點時,枯樹旁竟然有了新枝,他也就此決心做一名生態攝影師,用鏡頭記錄科爾沁沙地的生態變遷。

6年中,華維光堅持每週來一次沙地,目前已經拍攝2萬多張照片。在華維光的照片裏,沙地中的樹和鳥、植樹造林的人都是他的主角。他時常跟著治沙人去造林現場,與他們同吃同勞動,挖坑、種樹、灌溉、除草,鮮活的治沙人、鮮活的瞬間組成了華維光的一幅幅作品。

在拍攝過程中,華維光也了解到治沙人背後的故事。味精廠工人馬鬱峰發動親鄰組成造林隊,7年綠化萬畝沙地;張文君退伍後和妻子紮根沙地,靠種樹一家人的小日子幸福且充實;一位63歲的婦女勞動了一輩子,閒不下來的她依舊奮戰在治沙一線……

通過沙地綜合治理,目前,通遼市2066萬畝科爾沁沙地已經得到有效治理,900多萬畝水土流失土地、1500萬畝農田、2000萬畝草牧場得到有效保護,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8.9%提高到現在的23.78%。

華維光有一幅作品,記錄了樹枝上一群小鳥起飛的瞬間,他將這幅作品命名為《小鳥又有家了》。“現在沙地的景象和2013年截然不同,現在想找出一塊裸露的沙丘都難了。”華維光感慨。

2018年,華維光新買了一台航拍機,他希望能從多重視角來記錄科爾沁沙地的變化。“未來,我還會繼續拍下去,讓更多的人了解科爾沁、了解科爾沁人。”華維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