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援青幹部蘭巍:​在玉樹奉獻過,是我一輩子的自豪

發佈時間:2020-11-06 16:25:00丨來源:新京報丨作者:張璐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2015年起,蘭巍作為第二批援青幹部來到青海玉樹,一幹就是4年半。如今,玉樹已經如期脫貧,蘭巍説,在玉樹奉獻過,是他一輩子的自豪和榮譽。

北京市通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蘭巍今年39歲,2015年起,年富力強的他作為第二批援青幹部來到青海玉樹,一幹就是4年半。

2015年,蘭巍在玉樹參加植樹活動(受訪者供圖)

2016年10月,雜多縣發生6.3級地震後,作為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的他第一時間冒著余震危險,進入災區了解情況,慰問當地群眾,給他們帶去了北京的溫暖。

玉樹已經如期脫貧,蘭巍説,在玉樹奉獻過,是他一輩子的自豪和榮譽。

爭取資金幫地震災區渡過難關

2016年10月17日15時14分,青海玉樹州雜多縣發生6.3級地震。當時玉樹市震感強烈,第一次經歷地震的蘭巍大腦一片空白,幾秒鐘的晃動結束後,他才意識到要往外跑。得知是雜多縣地震後,驚魂未定的他決定冒著余震進入災區,慰問當地群眾。

“很多當地藏族群眾都不敢開車過去,在前往雜多縣的路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因余震從山上滾下來的石頭。”回憶當年的經歷,蘭巍坦言雖然有些害怕,但更希望馬上到達現場了解情況,向北京爭取捐贈款幫助災區渡過難關。後來他才從報道中得知,這場地震的余震多達百餘次,最大的有4.9級。

18日到達災區後,蘭巍和同事冒著大雪來到農牧民家中查看房屋破損情況。“我援青之前在海澱區住建委工作,本身學的也是結構專業。當時查看地震後變形的民宅,可以有針對性地判斷這些房屋是否存在危險,做到心中有數。”

有的農牧民房屋出現裂紋,為了防止余震造成坍塌,蘭巍提醒當地百姓住在院中的帳篷裏,別搬回自己的屋中。現場勘探後,蘭巍第一時間向領導彙報,爭取到一筆北京抗震捐贈資金,用於修繕受災房屋,幫助受災群眾安全過冬。

為援青幹部提供暖心後勤保障

作為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辦公室負責人,蘭巍的日常工作忙碌且繁雜。重要活動組織保障、後勤管理、收發文件、組織會議和重大文件起草……面對瑣碎的工作,原本從事技術工作的蘭巍很快就“上手”了。“經驗就是凡事都想在前面,把所有問題都考慮週到。”比如分宿舍時,讓年輕人住在樓上,年長的人住在樓下,“因為這裡經常停電,如果電梯停電,在高原爬樓梯經常氣喘吁吁,年輕人身體會更適應一些。”

高原缺氧的環境給援青幹部的工作帶來挑戰。“在高原,車輛容易出問題,如果大家飲食營養跟不上,在艱苦的環境下也可能出現健康問題。”為了讓大家能健康地投入工作,蘭巍加強食堂、宿舍、用車等管理措施,形成為完善的後勤服務保障體系,使指揮部得以高效運轉。

第三批幹部來玉樹之前,蘭巍改造食堂增加就餐供應人數,把宿舍40多套房子全部打掃了一遍,事無巨細地檢查燈具等設備,發現壞了的及時買配件安裝。“北京援青幹部剛上高原可能不適應,希望給他們創造家一樣的溫馨環境,讓他們更順暢地融入這裡。”

每年在北京過完年,蘭巍總是提前好幾天返青,檢查宿舍公寓食堂、電梯、調製制氧機等設備,如果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他還開闢閱讀角,利用黨費購買了青海歷史文化等書籍,讓援青幹部補充精神食糧,更好開展工作。

推動北京6區對口幫扶玉樹一市五縣

蘭巍説,最初北京支援玉樹時,北京各區如何與玉樹一市五縣進行“對口”幫扶沒有明確。“這樣不利於發揮各區的積極性,經過商議,我們協調推動北京6個區16個鄉鎮、街道與玉樹一市五縣的鄉鎮、村建立幫扶關係,加強了京玉兩地的交流交往交融。”

他舉例説,2016年開始,由西城區對口幫扶囊謙縣,雖然相隔2000多公里,但雙方因為對口幫扶結下的友誼越來越深。西城區聚焦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安排資金、項目,給囊謙縣如期脫貧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

由於辦公室人員少,工作繁雜,任務重。為了做到“大事不落空、小事不落項”,技術出身的蘭巍利用工程項目管理“橫道圖”的形式,建立了指揮部日常工作計劃臺賬,指揮部工作落實進度臺賬、交流交往臺賬和社會捐贈臺賬等,利於日常工作的開展落實和督導。經過三年運作,所有工作都在有序開展。

對話:“在玉樹奉獻過,是我一輩子的自豪”

記者:玉樹州平均海拔4200米,高原缺氧環境給你們的工作帶來哪些挑戰?

蘭巍:玉樹氧氣含量相當於平原地區的60%,冬天相當於40%。由於缺氧,我出現了失眠、頭痛、憋氣、耳鳴和脫髮的情況,現在頭髮已經稀疏了。

有一次工作的時候,我的耳朵突然像罩了個鐵鍋蓋一樣嗡嗡響,聲音越來越大。當地幹部曾經説過在高原耳鳴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永遠失聰。後來我去醫院輸液輸了7天,又馬上回到崗位工作了,因為工作實在太繁忙。

記者:2019年你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你平時是如何和玉樹藏族群眾打交道的?

蘭巍:我們經常深入條件最艱苦的玉樹邊遠地區到藏族群眾家去探訪,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我經常從北京帶一些小禮物給他們,比如文具、水壺等,還有手搖手電筒,因為當地經常停電,這是牧民用得上的物品。

藏族群眾知道北京援青幹部是去幫助當地發展的,總是拿出風乾牛肉給我們,這是他們招待客人最好的東西。另外,我經常聯繫社會公益組織和公司等,在玉樹開展扶貧活動,為玉樹爭取多方社會幫扶資源。

記者:這次援青經歷有何感受?

蘭巍:這次經歷非常珍貴,青海是民族團結的核心地區,在玉樹的經歷培養了我的家國情懷,我與玉樹榦部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玉樹已經如期脫貧,在玉樹奉獻過,是我一輩子的自豪和榮譽。

(作者:張璐,原標題:蘭巍:冒余震進災區,爭取資金抗震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