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萬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是錫林郭勒盟最大的資源。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綠色畜産品生産加工輸出基地,畜牧業發展的品質,關係全國綠色優質畜産品的供給,關係草原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關係牧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十三五”以來,錫林郭勒盟立足資源優勢,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基礎上,科學有序發展畜牧業,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領域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加快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型發展步伐,不斷提升畜産品的高端供給,促進畜牧業與二三産業深度融合、深層互動,逐步形成了一條具有草原特色的現代化畜牧業發展之路。
産業之變——從傳統到現代
打造現代畜牧業,就是打造現代畜牧業的龍頭企業。
一個龍頭企業,可以帶活一個産業,激活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
堅持國內領先、國際接軌的目標,大力培育行業領軍企業。近年來,錫林郭勒盟先後引進培育了大莊園、華潤五豐、月盛齋、額爾敦等一批帶動能力較強的畜牧業生産加工企業項目,通過扶持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對畜産品加工行業進行整合提升,提高畜産品精深加工水準,延長産業鏈條,提高畜産品附加值。
企業與協會簽合同,協會再與牧戶簽合同,合同規範了養殖,制定了標準,牧民有了底氣,心裏更踏實。
以烏珠穆沁羊業協會為例,2018年,該協會與1700多戶牧民會員陸續簽訂合同,明確飼料把控、品種選育、飼養方式等各環節,出欄時節,26萬隻“合同羊”讓烏珠穆沁羊業協會的會員牧戶穩賺近2億元。協會成為龍頭企業與牧民之間的橋梁與紐帶,訂單式收購、定標準飼養,帶動了牲畜有序出欄。
引進企業,就是為了融入市場。依託龍頭企業的帶動,參與到産業鏈中的牧戶積極“走出去”,牧戶與市場實現了有效對接,在了解市場需求的同時,不斷轉變生産經營理念,加速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過渡。
阿巴嘎旗額爾敦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十三五”初期,坐擁1.3萬多平方米歐盟標準設計的廠房及2600平方米熟食深加工車間,設備採購自美國、德國、瑞典、荷蘭等多個國家。
合同、訂單、標準……一條集牧民科學飼養、協會搭好橋梁、企業把準市場的産業鏈已形成,帶動了各環節經營主體的轉變。2019年,該公司與烏冉克羊業協會合作,帶動牧戶500戶,提供加工羊9萬隻,每只羊補貼運費6元。
讓牧民直通市場,協會、合作社為牧企之間搭建了橋梁,為牧民引來了大單子、大項目。在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肉羊錯季出欄模式中,額爾敦食品有限公司還與阿巴嘎旗別力古臺鎮敖倫寶拉格嘎查呼格吉勒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建設總投資1500萬元的肉羊繁育基地,探索肉羊兩季出欄模式,更好地滿足市場對錫盟羊肉的需求。
“十三五”期間,錫林郭勒盟大力推進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畜牧産業體系建設,産業發展集中集聚集約程度顯著提高。同時,持續鞏固牧企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經濟組織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扭轉了牧民單打獨鬥、處於市場體系“弱勢群體”的不利局面,形成企業、合作組織、牧民三方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良好格局。2020年內,利益聯結機制將覆蓋到70%以上的農牧民。
結構之變——從單一到多元
從落實“減羊增牛”政策,到畜牧産業化發展,再將“工業化思維”注入畜牧業發展鏈條中,“十三五”時期,錫林郭勒盟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路不斷融入到養、賣、加工各環節中,逐步調整牧區生産經營結構,使各類要素實現優化配置,圍繞市場需求提高數量,圍繞樹立品牌提升品質。
以“減羊增牛”為重點的畜牧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錫林郭勒羊肉”入選2019年全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並列入全區首批“蒙字標”認證計劃,蘇尼特右旗蘇尼特羊良種場被批准為國家肉羊核心育種場;安格斯肉牛養殖規模已居全區首位,到2021年,全盟種牛場將達到20處、核心群達到300群,肉牛存欄達到180萬頭;啟動“草原西門塔爾”“草原安格斯”等新品係培育工作,為畜牧業高品質發展奠定基礎。
未來的錫林郭勒,畜産品品牌效應更加彰顯,綠色牛羊肉優質優價效益充分顯現。
正鑲白旗伊和淖爾蘇木寶日陶勒蓋嘎查牧民王寶山就曾走入養羊的“死衚同”,針對粗放經營和養畜結構單一、不適應環境等問題,王寶山處理了全部山羊,通過自籌加低息貸款購進了20頭西門塔爾牛,改變傳統養殖、投入方式,激發出畜種優勢,使畜牧業要素實現了最優配置,開始了養畜道路上的“二次革命”,從瀕臨貧困到年收入百萬元,王寶山的成功在於他跟著市場走。
從向數量要效益到向品質要效益,化解棚圈內過剩的“産能”,並不是不養羊,而是要精養、優養。
東烏珠穆沁旗烏裏雅斯太鎮阿木古楞嘎查牧民朝倫巴特爾家的每只羔羊,總能比市面上的羔羊價格多賣出20到30元,且從來不愁羔羊賣不出去,旗裏的肉食品公司總是提前到府與他簽訂收羊協議。
原因何在?這歸功於羊肉全産業鏈追溯體系的建立。
在實施“品牌興盟”戰略中,錫林郭勒盟建立起一批重點培育企業的基礎檔案,並全力做好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培育和知名商標認定工作,形成了一套梯度品牌培育體系。
全盟13個旗縣市(區)的畜産品生産基地均獲得無公害農産品産地認定,50個畜牧業産品獲得無公害農産品認定,尤其是“烏珠穆沁羊肉”“蘇尼特羊肉”“察哈爾羊肉”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登記,讓“錫林郭勒羊肉”享譽四海,成為全國畜産品中的佼佼者。
降低羊的供給,擴大牛的需求,既調整了資金分配結構,又調整了産業結構,“減羊增牛”讓越來越多的牧戶依照實際開始了各家的“産業重組”。
經營之變——從低效到超前
進入牧場,人不用再下車去開柵欄門,坐在餐廳吃著飯就能觀察牧場上畜群的動態。如今這些現代化的生産經營方式,在阿巴嘎旗的一些草場和牧戶中相繼實現。
為節省人力和時間成本,查幹淖爾鎮烏蘭圖嘎嘎查牧民額爾登特古斯充分運用現代化生産經營理念進行家庭牧場管理,累計投入30余萬元,安裝草場無線監控設備、自動喂料機、智慧水井提水及感應抽水設備等智慧牧業系統,實現了牧業生産的遠端監控和精細化管理。
大力推進數據智慧應用。“十三五”期間,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效推動了智慧畜牧業科技應用,涉及畜牧業産前、産中、産後等各環節,促進畜牧業吸引要素集聚,優化資源配置,以資訊化為引領,推動錫林郭勒盟畜牧業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在錫林郭勒草原上土生土長的王金強從事牧業生産已經16年了,最近兩年,他的放牧生活輕鬆了不少。
現在,他不用在1萬多畝的草場上風吹日曬地追著牛羊跑,而是足不出戶就能通過北斗衛星定位技術實現遠端放牧,在頭牛上安裝定位感測器可以清晰看到自家牛群的位置,節省了精力,牛羊數量也翻了一番,到了200頭。
為王金強放牧生活帶來便利的是烏拉蓋管理區引入的肉牛産業智慧服務平臺,資金投入全部由政府承擔。平臺還實時為牧民提供草蓄平衡大數據的指導,牧民每年該養多少牛多少羊,怎麼合理利用草場,都一目了然。此外,當地農牧業部門提供的數據還可以幫助牧民實現精準放牧,佩戴了晶片的牛有了電子身份證,進入線上銷售平臺後,價格也翻了一番。
近年來,錫林郭勒盟大力培育新型畜牧業經營主體,推進土地和草牧場經營權科學合理向現代家庭牧場、專業合作組織、聯戶經營牧場等方向流轉,讓農牧民真正同企業等多种經營主體形成利益共同體。
在阿巴嘎旗查幹淖爾鎮中心的“街面商鋪”,呼格吉勒牛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牌子格外顯眼,13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和新建奶食作坊,還有小鎮以西30公里處的牲畜養殖基地,合作社共有包括娜布其在內的5家股東,成立合作社之前,各家草場小、勞動力少、機械化程度低,想致富就得闖新路,在政策的號召下,他們決定聯合經營、抱團取暖,將有限的資源整合起來“彎道超車”。
現在,該合作社的奶食品種已達到了28種,聯戶經營模式幫助牧民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擴大再生産。除了經營上有一定規模的牧業大戶、家庭牧場,草原上還有許多草場小、牲畜少、勞動力少的“小牧戶”,他們在擴大再生産中常常會受到自身情況的制約,而聯戶經營彌補了單個牧戶生産能力的不足,對各戶的生産資源進行合理化配置,已取得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抱團取暖”減輕了牧戶面對市場單打獨鬥的風險,圍繞提升牧戶組織化程度,如今,錫林郭勒草原上涌現出一個個採取合作、合資、入股的形式,將草場、牲畜、人力、生産工具等進行整合的聯戶經營組織,現代畜牧業的生産經營模式在廣袤牧區遍地開花。
(來源:錫林郭勒日報 作者:劉博 原標題:牧歌嘹亮 “畜”勢勃發 ——“十三五”期間我盟現代畜牧業發展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