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書育人到服務社會,我們深刻感受著自己的社會價值。網路教學平臺的開通,實現了教學無障礙;微平臺的廣泛影響,不僅讓牧民及時受益,也隨時隨地豐富著我們的實踐經驗,充實著教學內容。”在錫林郭勒職業學院草原生態與畜牧獸醫係(下稱草畜係)從教多年的蘇乙拉老師深有感觸地稱:“我們是幸運的,參與並見證了科技創新、網路資源助力下民族地區教育工作深刻變革發揮的作用。”
草原生態與畜牧獸醫係老師為牧民開通網路課堂
線上戰“疫”化解牧民困境
立足於錫林郭勒大草原,錫林郭勒職業學院與當地農牧民有著深厚的感情,草畜係的歷史沿革可追溯至成立於1965年的原錫林浩特牧業學校。數十年的實踐與教學,不僅培養了一批批服務於當地農牧民的精英學子,也逐漸成為當地農牧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草原生態與畜牧獸醫係老師為牧民開通網路課堂
今年,蘇乙拉等多位老師加入到錫林郭勒盟各旗縣微課堂的建設中。回顧緣由,蘇乙拉稱,最初受西烏珠穆沁旗邀請開設了微課堂,短短幾天便在牧民中反響熱烈,尤其是全蒙語講授的方式對於牧民而言可謂“及時雨”。之後草畜係正式受正藍旗委宣傳部、蘇尼特右旗科技局等部門委託,有計劃地全面開展蒙語資源的牧民微學習講堂,激發了牧民的學習熱情,好評不斷。
疫情期間,正值錫盟地區牧民進入接春羔繁忙期,草畜係師生利用各旗縣微平臺的視頻課,為廣大牧民講解動物疾病預防、飼養、治療、用藥方面的知識,通過視頻或微信解決牧民在養殖過程出現的難題。因疫情管控,有些不方便出診到現場的急症,畜牧獸醫專業孟都巴雅爾、張勇、烏日娜等老師還進行了微信、電話等諮詢的答疑和簡單處置,成功為牧民規避了損失。
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及家長線上學習
與此同時,學院開設蒙語網課班級12個、蒙語網課課程59門,教學資源上傳學院教學平臺或“雲班課”、“藍墨雲班課”等,充實教學資源(課程標準、微視頻、電子教案、PPT、習題庫、考核標準),利用資訊手段,完成教學內容,保證學習效果。
創新服務助力農牧業發展
“草畜係的老師們不僅服務於學生的課堂,還要通過微信群服務於諸多牧戶,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牧戶的問題並遠端指導牧戶解決問題。令我們欣慰的是,每天和牧戶交流大量的問題,都可以直接轉化為課堂上傳授給學生們的實踐經驗。”蘇乙拉説。
遠端診療
錫林郭勒草原地廣人稀,牧民居住分散,基層獸醫工作者和防疫員受技術和設備的制約,遠遠滿足不了牧戶需求。早在2015年12月,草畜係已正式成立了動物疾病遠端診療服務中心,填補了我國牧區沒有動物疾病遠端診療機構的空白。遠端診療中心成立後,通過微信、網路視頻、專家熱線電話等形式,實現了與養殖戶“面對面”互動交流,高效進行動物疫病的免費診療服務,2018年開始又新增4個微信群,每個群500人,接到的養殖技術諮詢數量達3000人次/年。
目前,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已經投入到遠端診療服務中心的工作中,據草畜係老師介紹,有好多牧民已經養成習慣,每日在微信群及微平臺上學習,並將問題匯總反饋,及時解決牲畜疾病問題,降低了診療成本,確保了用藥安全。在此期間,貧困戶在專家的鼓勵下充滿脫貧致富的動力,幹勁十足。越來越多的牧民加入進來,科學養殖普及力度大大提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服務牧民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當地牧民正在積極主動地從傳統養殖戶向新型職業牧民轉變,過去要治病方法,現在問染病原理,這一點也極大促動了我們的青年教師從教到學再到深刻研究的熱情。”蘇乙拉表示。
草畜係先後與蘇尼特右旗、正鑲白旗農牧業局、北京市中華慈善總會協作舉辦了京蒙對口幫扶協作人才專項培訓,與蘇尼特右旗農牧業局、正鑲白旗農牧業局與北京市中華慈善總會協作,在錫林浩特舉辦動物檢疫檢驗、農畜産品品質檢測培訓。
目前,動物疾病遠端診療服務中心服務範圍不斷擴大,已經從錫盟地區延伸到全區各盟市和青海、新疆牧區,甚至擴展到蒙古國,深受牧民信賴。以校內實訓基地——教學動物醫院為依託,草畜係不斷加強與社會團體的合作,為養殖場、養殖戶(牧民)、寵物飼養者的動物進行診療,平均技術服務1000人次/年。每年通過電臺、電視臺開展技術服務講座,2018年應內蒙古蒙語衛視“身邊科學”欄目要求,共同製作“牧民技術服務學院列節目”,目前已完成“羊肝片吸蟲防治”的錄製。
通過創新社會服務模式,錫林郭勒職業學院及草畜係的社會服務能力和國際影響力迅速提升,學院與蒙古國農業大學、額爾登木大學等院校合作,累計培養畜牧獸醫、水土保持專業留學生近百名,學生境外實習6000余人。畜牧獸醫專業引進英國馬術課程3門,在蒙古國建立了魯班學院。每年與蒙古國農業大學互派師生交流學習,並承辦了蒙古國專業技術人員培訓近300人次。
開放資源共用教育成果
在資訊化教學理念下,草畜係以“開放共用”為理念進行改革,整合專業優質資源。“希望我們培養的人才能夠帶著知識和技能奉獻一方,同時我們所沉澱的民族文化資源、學術資源也要毫無保留地去服務社會。”蘇乙拉表示,開放共用將為學院和地方迎來全新的發展機會。
草原生態與畜牧獸醫係老師深入牧區服務
在草畜係,畜牧獸醫專業、水土保持技術(草原及草原生態保護)、飼料與動物營養、食品品質與安全及園林技術等各專業均使用蒙漢兩種語言授課,實行"雙證書"制,專業設置與行業企業緊密聯繫,符合區域經濟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民族特色鮮明濃郁,尤其與牧民的聯繫日益緊密,備受讚譽。其中,畜牧獸醫專業和水土保持技術(草原及草原生態保護)專業是國家級骨幹專業、自治區品牌專業、蒙漢雙語教學特色專業。畜牧獸醫“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被認定為全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學院參與國家級專業教學庫建設課程2門,主持區級線上開放課程3門,主編全國行業規劃教材23部,校本教材及教輔材料40部,現代牧民實用技術培訓教材20部。近3年主持或參與國家級課題13項、自治區級課題26項、院級課題41項,其中一項參與科研課題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此期間,還涌現出了一批批優秀師生,成為助力地區發展的棟樑。
榮獲201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雞新城疫抗體水準測定比賽團體一等獎
“這些優秀的人才紮根于牧民中和草原上,是學院和牧民之間重要的情感紐帶和技術輸出的渠道。作為盟內唯一的高等院校,我們有責任為基層培養優秀的獸醫、優秀的專家。”蘇乙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