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西藏雪域高原 換了人間

發佈時間:2019-04-04 11:27:47丨來源:央視網丨作者: 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3月16日,一年一度的傳統春耕開犁儀式,在西藏山南市乃東區克松社區進行。

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年。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裏,西藏一直實行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一名法國藏學家曾經在書裏寫道:舊西藏,所有農民都是終身負債的農奴,他們身上還有著苛捐雜稅和沉重的徭役,“完全失去了一切人的自由,一年更比一年窮”。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徹底摧毀了封建農奴制度,農奴從此獲得了人身自由,古老的世界屋脊,從此翻開了全新的一頁。3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偉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書,從“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徹底廢除封建農奴制”等十個方面,以大量事實和數據回顧了西藏徹底廢除封建農奴制的歷程,闡述民主改革這一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以及新時代西藏經濟社會的發展。

3月16日,一年一度的傳統春耕開犁儀式,在西藏山南市乃東區克松社區進行。裝點著哈達和鮮花的拖拉機開道,身著節日盛裝,手持犁耙的村民,一邊唱著傳統的“開耕歌”,一邊播撒下春天裏的第一波種子。

60年前,克松村是大農奴主的莊園,村裏59戶302人都是農奴。次仁卓嘎家好幾代都曾是農奴主的差役。

西藏山南市乃東區克松社區次仁卓嘎説:“飯吃不飽,衣服穿不暖,以前樓房見都沒見過。家裏像牛圈一樣,只有一間房。”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所所長張雲説:“因為舊西藏農奴是沒有任何人權的,沒有人身自由,住在農奴主的廁所下,甚至流浪街頭。農奴主可以打、可以殺、可以懲罰。”

1959年,克松成為西藏第一個進行民主改革的村子,次仁卓嘎一家和所有翻身農奴一樣,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農田和牲畜。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所所長張雲説:“民主改革是西藏曆史上非常偉大的事件,解散了存在兩百多年的政教合一的政府,讓百萬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翻身解放,第一次擁有了自己的財産。”

但過去土地對於克松人來説,只能用於種植青稞小麥,收入相對單一。

次仁卓嘎兒子巴桑次仁説:“以前家裏11畝多地種青稞,一年賺五六千塊錢,生活也都一般般。”

2013年,在駐村工作隊的帶領下克松人調整産業結構,發展高原溫室蔬菜大棚,成立了蔬菜、瓜果、花卉專業協會。2017年,克松社區所在的乃東區率先在西藏試點開展農村土地確權工作。2018年,克松社區218戶群眾拿到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共確權耕地2413.44畝。

巴桑次仁説:“這個證拿了以後銀行貸錢方便多了,現在準備抵押貸款,買車、買大巴車,一年可以賺十幾萬。”

2018年克松村的每人平均年收入已經達到19735元,比2017年增長了13%。

西藏山南市克松社區居委會駐村工作隊隊長德吉説:“現在家家戶戶都住上了通電通水的藏式小別院,都是機械化農業生産,就是這些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的變化,我們克松村共用到改革發展的成果。”

西藏山南市乃東區克松社區次仁卓嘎説:“現在能住在樓房裏,大小不一樣的電視就有四五個,現在在黨的恩情下能體會到很多幸福。”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所所長張雲説:“民主改革這60年來從社會制度講,由封建農奴主社會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社會制度的偉大跨越,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包括民生改善,60年來是非常巨大的。”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7日發佈的白皮書中指出,民主改革60年來,西藏全面推進了基礎設施的建設。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所研究員格桑卓瑪説:“60年前,西藏交通非常不便利,沒有什麼現代化的公路,連黑色路面都沒有。”

經過60年的建設,一條條公路通到了西藏廣闊土地的各個區域,川藏公路的改擴建讓天險不再險。截至2018年底,西藏通車里程達到97387公里,其中高等級公路里程達到660公里。

正在建設的川藏鐵路拉林段,西起拉薩,東連林芝,全長435.48公里,預計2021年底建成通車,這是西藏第一條電氣化鐵路。而大家熟知的西藏第一條鐵路青藏鐵路從2006年7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到今年2月底,已經運送旅客1.92億人次、貨物5.69億噸。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所研究員格桑卓瑪説:“這是非常快速的發展,原來基礎設施對西藏發展,尤其交通是一個瓶頸。這幾年隨著交通投入量,對交通和基礎設施投入力度不斷增大,瓶頸制約的因素已經不是那麼強了,交通的變化給西藏經濟插上了翅膀。”

在林芝地區的318國道沿線的嘎拉村,春季裏綻放著漂亮的桃花吸引著大量遊客。不過由於桃花花期很短,想要一年四季都能夠留住遊客,就得做強做大“桃花經濟”。2018年,西藏推進鄉村振興,嘎拉村也決定把旅遊業推向深入發展。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村工作人員尼瑪多吉説:“我們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想留住遊客,我們流轉了村民的一部分土地,村裏有17戶農家樂,有10戶精品旅館。冬天有好多遊客來這裡欣賞雪景,我們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留住遊客。”

嘎拉村村民明久一家,2018年開起了農家樂,他的農家樂有9間客房,每天每人平均消費100到150元。去年桃花節期間,他們家每天都是滿客,賺了近10萬元。今年的桃花節,他又早早地就準備好了自家做的藏族美食。

立足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在國家産業政策的引導下,西藏的資源優勢正在轉變為經濟優勢。2018年到西藏旅遊的人數突破3300萬人次,同比增長31.5%,實現旅遊收入490.14億元。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所研究員格桑卓瑪説:“經過60年來的發展變化,從傳統的農業經濟模式,已經演變成為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現代經濟體系。”

白皮書中還特別提到,60 年來,西藏的文化事業呈現出了繁榮局面。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區,西藏還充分利用藏戲、藏紙、藏香、唐卡、門巴族民歌、珞巴族服飾等非物質文化遺産,推動文化産業向縱深發展。2018年11月,藏醫藥浴法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周泓洋説:“依託各類傳習展示場所,引導各級傳承人積極帶動身邊的老百姓,學技藝、促傳承、增加收入,不斷激發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內生發展動力。提升了非遺産品的設計水準和産品品質,同時也拓寬了線上和線下的銷售渠道。”

西藏東部昌都市第一小學三年級的同步互動數學課上,鄒廣老師與卡若區如意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一塊學習稱重計量單位。像這樣的網際網路教學、共用優質教育資源,昌都已有4個區縣的4所學校加入。

西藏昌都市第一小學校長高懷亮説:“同步課堂、同步教研,在網路上進行同步互動。老師和老師間的教研也可以進行同步,教育資訊化的發展給我們學校帶來了好的時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白皮書指出,民主改革60年來西藏教育事業實現了大發展。以有著一千多名學生的昌都市第一小學為例,最近幾年,學校建起了嶄新的教學樓,還配備了實驗室和先進的電子教學設備,教學現代化水準持續提高,課堂也更加生動多彩,這背後是國家1000多萬元專項資金投入。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所研究員格桑卓瑪説:“有一個統計,在民主改革前西藏的文盲率達到95%以上,那是一個非常高的數據。最新的統計數據,西藏的青壯年文盲率已經下降到了0.52%。這種發展變化得益於國家長期對教育的投入。”

西藏教育事業發展投入從1959年的不足200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243億元。2016年4月正式啟動的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中,內地17個省市和30所教育部直屬高校附屬中小學共選派1276名教育管理幹部和專任教師進藏支援。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所所長張雲説:“兄弟省市巨大的支援,有針對性的、手把手的、非常有效的支援。各族人民齊心協力來守護邊疆,建設邊疆,推動地方發展,這幾個力量合成一股,就促成了西藏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3月的雅魯藏布江兩岸綠柳吐芽,春意漸濃。從2014年起,西藏在集中了80%以上人口的“兩江四河”流域,啟動造林綠化工程。現在雅江北岸近200萬株各類樹木鬱鬱蔥蔥,起伏綿延近50公里,沿江村莊變成了一個個美麗的生態園。

2018年西藏自治區投入資金3億多元,全年植樹造林112.5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2.14%,累計投入107億元用於生態安全屏障保護。

增進福祉、改善民生、共同發展。如今的西藏,已經進入到了新時代。60年來,西藏每人平均GDP從1959年的142元增加到2018年的43397元。人口從1959年的122.8萬人增長到343.82萬人,每人平均壽命從1959年的35.5歲提高到68.2歲。

張雲説:“總書記講了一個民族不能少,一個人不能少,一個地區不能少。目前措施,就是落實到人,落實到戶。新時代,就是我們講的可持續發展、迴圈發展,在保護環境,環境友好條件下的發展,而且是發展服務人民,服務最廣大的老百姓。這幾十年來的跨越,不僅在中國的發展史上,甚至在世界發展史上都是值得大家關注,或者令人記憶深刻的一件偉大事件。”

“短短六十載,跨越上千年”。西藏民主改革是新舊西藏的“分水嶺”、世界人權史上的里程碑,開啟了西藏從野蠻走向文明、從專制走向民主、從落後走向進步的光輝歷程。走進今天的西藏,雪山依舊,卻換了人間。巨變不僅發生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更在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裏。從缺吃少穿到衣食無憂,從人畜混住到窗明几淨,從病無所醫到祛病延壽,西藏走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新時代,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古老的雪域高原正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點擊連結觀看視頻http://tv.cctv.com/2019/03/29/VIDEaSqZn7DRTeMowGOBRBBJ190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