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哲:讓“中國製造”的礦用車走向全世界

發佈時間:2019-01-14 11:23:48丨來源:人民網丨作者: 張棖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楊哲見證了“巨無霸”礦用車的逆襲之路。

楊哲正在查看礦用車設計結構實現情況。(攝影:張棖)

新年伊始的內蒙古包頭,上午10點,39歲的楊哲正繞著一台輪胎足有兩人多高、比尋常汽車大出十幾倍的“巨無霸”礦用車來回查看,這正是由中國兵器北重集團北方股份公司自主研發生産的非公路礦用自卸車。

作為曾參與公司十余項礦用車研發工作的工程師,楊哲見證了礦用車如何從外國製造成為“中國製造”,並成功走向全世界。

楊哲正在查看礦用車設計結構實現情況。(攝影:張棖)

“2004年我大學畢業來到公司時,技術主要由外方控制,當時我的工作就是將外方授權的圖紙進行翻譯、下髮指導工人生産,這期間任何修改變動都要得到外方經理的同意,當時的自己活像一隻‘傳話筒’和‘翻譯機器’。”楊哲回憶起過去無奈地搖搖頭。

楊哲(右一)正在向裝配工人講授交流設計意圖。(攝影:張棖)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哲和同事們發現外方的技術革新過慢,已經無法跟上市場的腳步。“為了不被市場淘汰,我們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方式,逐步開始了自主研發,到2008年已經完全甩開了外方的技術控制,2011年推出了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NTE260車型,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今天我們已經實現了從設計研發到生産製造全部‘中國製造’。”楊哲介紹。


楊哲(右二)正在向裝配工人講授交流設計意圖。(攝影:張棖)

中午12點半,吃過飯的楊哲趕回辦公室,認真研究起電腦前的圖紙數據模型。近年來技術的進步也讓楊哲倍感振奮。 “過去設計手段只能使用二維製圖,最後車生産出來才能知道具體情形,如今通過三維模擬與運動倣真,在設計過程中就能測試各類基本性能。”楊哲告訴記者。

全自動焊接機器人正在工作。(攝影:張棖)

10年前,90%的生産製造還需要人工焊接,不僅勞動效率低、生産環境惡劣,品質也不穩定,如今,一半以上的生産實現了自動化,以往3個工人四五天才能完成的活,現在1台全自動焊接機器人1天就能完成,品質也更高。


礦用車展示。(攝影:張棖)

2016年,楊哲參與設計的3台礦用車出口到非洲奈米比亞與國際一線品牌競爭,並在2016年6月、7月,連續兩個月打破了當地同類外國品牌礦用車單月運作小時記錄,奈米比亞總理稱讚道“我信任中國製造”。隨後當地又訂購了四台,兩筆訂單收益兩億多元。

礦用車展示。(攝影:張棖

如今,北方股份公司設計生産的礦用車已佔據了世界市場近8%的份額,遠銷俄羅斯、智利、紐西蘭、南非、緬甸等63個國家和地區。

礦用車展示。(攝影:張棖

下午5點,楊哲收拾完行裝,他馬上要前往澳大利亞考察市場。談起夢想,楊哲笑道:“我的夢想就是把咱們中國製造的礦用車在各方面性能,包括智慧化、安全性以及生産效率上做到世界最好。我們已經實現了機器人駕駛,現在正在研製無人駕駛,相信不久的將來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作者: 張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