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寒冬時節,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小城子鎮寧南村的易地搬遷扶貧産業園裏卻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走在園區裏,一排排整齊的蔬菜大棚映入眼簾。倏地一輛小型貨車從身邊而過,原來這是來園區裏運輸蔬菜的車輛。走進蔬菜大棚,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大棚裏,人們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有的在育苗、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澆水、有的在採摘果實。
記者與大棚主人錢有富閒聊時了解到,他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前年搬遷過來和其他人集中安置在一起。該園區是由政府投資建設的扶貧搬遷配套産業項目。去年8月份大棚建好後,由於他沒有大棚蔬菜種植的經驗和技術,大棚雖建好了,但卻不懂咋種植,多虧來了一家農業科技企業,不但免費提供肥料、秧苗、技術指導,還傳授大棚的日常管理經驗等,才使他掌握了種植技術。粗略估算,一個大棚一年能收入10萬元左右,一年就能脫貧了。
另一個貧困戶馮慶國説:“我的大棚也是由這家企業負責協管的。在健康土壤上種植出來的果蔬産品,無農藥殘留、無重金屬超標、無激素、無抗生素。按照技術人員指導種植的黃瓜,味道就是不一樣。我這一棚黃瓜,已賣1萬多元了。一年下來,能收入8萬元左右,脫貧致富有希望了。”
原來他們口中的“徐總或農業科技企業”指的是赤峰炭基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徐立軍女士。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大棚裏做技術指導。她告訴記者,她現在是脫貧攻堅小城子鎮炭基綠色果蔬示範基地領路人。該園區是易地搬遷扶貧配套産業項目,是公司打造的炭基綠色果蔬示範基地。大棚建好後,經過與村裏進行對接、反覆協商後,決定由他們全權負責園區的整體運營。園區採取“託管、協管”兩種方式進行運營。目前,該園區43戶貧困戶共有44棟大棚,其中託管大棚15個、協管大棚29個。
她還提到,“託管”大棚主人大都是老弱病殘、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除了免費給他們提供肥料、秧苗、技術指導及日常管理經驗等外,大棚完全由企業進行經營,以幫助他們儘快脫貧致富。按照約定,企業也會有一定收入。“協管”大棚主人雖有一定勞動能力,但沒有種植經驗,企業協助他們經營管理,由他們自主經營。企業也會為他們免費提供肥料、秧苗、技術指導及日常管理經驗等,所得收入完全歸他們所有,企業不需任何回報。
“蔬菜是人們每天的生活必需品。如果讓人們都能吃上真正的放心蔬菜,該多好。很早就有這種心思,但對於一個從事多年財務工作的我來説,原本對蔬菜種植一竅不通。為了能做一些促進大眾健康的事,便聘請蔬菜種植專業團隊做技術指導,決心做炭基鮮蔬産品,自己也邊幹邊學。按照農産品安全等級分類,從低到高可分為普通農産品、無公害農産品、綠色農産品、有機農産品和炭基農産品等。而炭基農産品成熟早、口感好、易保存。”徐立軍説,“我們致力於打造炭基綠色果蔬示範基地,目的就是想讓消費者都能吃上真正‘無重金屬超標、無農藥殘留、無激素、無抗生素’的鮮蔬産品。”目前,園區內所有蔬菜長勢良好,已陸續開始上市。
(原標題:徐立軍與她的炭基農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