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探三江源,採訪團點讚青海生態

發佈時間:2018-12-11 09:55:06丨來源:西海都市報丨作者:祁宗珠丨責任編輯:李雯

從共和盆地前往黃河源頭,從玉樹市區到長江源園區,從可可西裏到柴達木盆地,邊走邊記,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青海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方面取得的成就。


藏野驢漫步黃河源頭

12月1日至6日,參加“四十年看青海·媒體記者青海行”採訪活動的44家媒體記者,從共和盆地前往黃河源頭,從玉樹市區到長江源園區,從可可西裏到柴達木盆地,邊走邊記,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青海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方面取得的成就。

看:沙地上發生綠色能源奇跡

荒灘沙地上能看到什麼?草方格沙障、防風沙柳林,還是風沙肆虐的混沌天氣?12月1日,當全國媒體記者們走進青海共和盆地塔拉灘時,這些情況一個也沒看到。

共玉高速北側的沙地上已經長出了膝蓋高的席芨草,不遠處還有一米多高的一道道沙柳。而在一塔拉,山西日報記者陳麗紅看到了小樹林、牧草、羊群,還有那一眼望不到邊的太陽能光伏電站。

“若不是親眼看見,怎麼都想不到人類的智慧在這裡插上了翅膀。”山西日報記者陳麗紅説。採訪中,她得知當年的塔拉灘風沙大、蒸發量高、降水稀少,農業、畜牧業在這裡無法成規模發展時,她禁不住發出感慨。曾經的戈壁灘,在一代代青海人的努力下,塔拉灘的沙地上建起了以藥材和牧草為代表的現代農業體系,形成了以風能、太陽能綜合利用為代表的新能源産業基地,在這裡,青海人發展出了沙地治理的立體發展模式。

從共和縣新能源産業園區三層的觀光臺往北看去,只見藍色的光伏板似與北邊的雪山和藍天相接,又似乎延伸到了塔拉灘南部的黃河岸邊,蔚為壯觀。

河南日報記者金京藝説,塔拉灘的綠色能源將遠隔千里的青海與河南緊緊連在了一起,讓她倍感親切。上個月,青海省首條特高壓外送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建設,這條全長1587千米,總投資226億元的工程計劃2020年建成投運。這項工程建成後,青海將完全使用清潔能源的自身互補能力獨立供電,是青海與河南為全國乃至全世界建設的第一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的特高壓通道。

青海擁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河南是人口大省、用電大省。金京藝説,青電入豫,能讓青海的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也可以有效解決河南對於能源支援的渴望,實現雙向共贏,有效架起西電東送的“高速路”。

通天河冬日景色

聽:黃河源恢復往日生機

11月2日,採訪團到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黃河源頭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採訪。斑頭雁高飛,藏野驢奔跑,還有一隻只單獨現身的藏原羚讓媒體記者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黃河母親的更多故事。

黃河源到底有多少種國家級保護動物?黃河水乾淨嗎?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建設得怎麼樣了?從瑪多縣城出發,顛簸四個多小時,媒體記者們沿著黃河岸邊、鄂陵湖畔前行採訪。

當地生態管護員桑傑説,他的管護區河水乾淨得能看到河裏的石頭,草場上有藏野驢100多頭、黃羊20多只、野生馬200多匹,還有藏原羚等其他保護動物。

2日中午,黃河源頭飄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採訪車隊在被荒草和白雪覆蓋的莽原上行進。室外天氣寒冷,車窗結滿了冰花。即便是這樣的惡劣天氣,也沒能阻擋住媒體記者們探訪黃河源的決心。

中國網記者董小迪説,因為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日日飲著黃河水,卻未曾見過她最初的模樣,再艱苦也要看看黃河的源頭。大風呼呼地吹,四頭啃著黃草的藏野驢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大冬天的,它能吃到什麼?80後牧民爾金仁增告訴董小迪,今年,黃河源頭的降水非常豐富,扎陵湖-鄂陵湖很多地方的牧草長到了一尺多高,所以即便是大雪,動物們依舊有吃的。

解放日報記者朱淩君説,採訪中,他得知今年青海省為了保護黃河源不再受遊人的干擾,將園區內的所有旅遊設施全面拆除,黃河源頭從此恢復了四十多年前水鳥翱翔,動物競自由的原始生機。

與此同時,朱淩君在實地走訪中發現,青海在三江源生態保護上下了很大功夫,既有移民搬遷等硬性措施,又注重提高農牧民的環保意識,對搬遷的農牧民也給予很大的補貼和幫扶。

朱淩君説:“近距離觀賞了壯麗的高原雪景和各種各樣的神奇動物後,更加意識到了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野外看到肆意奔跑的藏羚羊,看到鄂陵湖的湖面上水鳥追逐嬉戲,覺得這種壯麗的自然之美,我們人類又何忍去打擾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應該是生態保護的最高境界吧。”

生態管護員巡護黃河源頭。

探:長江源水綠如飄帶向東流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長江奔騰萬里,源頭地區的生態環境尤為重要。12月3日至5日,採訪團經通天河大橋,從玉樹向治多、曲麻萊、長江北源楚瑪爾河、可可西裏進發,最終到格爾木市長江源村採訪。

湖北日報記者楊然説,青藍色的通天河蜿蜒曲折、氣勢磅薄地向東流去,而它的支流扎曲河更是清澈見底。在玉樹市,扎西大同村幹部尕瑪文索説,玉樹的巴塘河、扎曲河沿岸本來沒有柳樹、楊樹等只有在低海拔地區才有的樹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玉樹人從海東、西寧等地引進樹種,幾經試種獲得成功,如今,巴塘河、扎曲河流過的地方到處是樹。

楊然説,採訪中玉樹的幹部群眾口中提到最多的是“生態”,是“青山綠水”,這説明,三江源一期、二期工程以及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實施以來,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的觀念深入人心。在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不少牧民放下牧鞭,成了生態管護員,收入有保障,還能維護長江生態環境。牧民脫離草原畜牧業,進入城市安家立業,既減輕了草場壓力,又減緩了草地退化趨勢。近幾年,隨著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大,三江源水資源蘊藏量、草地覆蓋面積、生物多樣性均持續增加就是青海生態向好的例證。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共飲一江水。長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江蘇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席雲竹説,“這次走完通天河流域才發現,長江就像一條青藍色的飄帶,衝破山嶺的阻隔,流向東海,哺育著沿岸所有的兒女。”

北京日報記者艾方容説,他在格爾木市長江源村採訪時,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牧民們對黨中央建設三江源生態保護屏障的擁護,對長江源頭的保護是無私的。

“他們為了保護生態、保護家園,甘願與故土訣別,搬遷400多公里來到格爾木生活。他們對家鄉、對長江、對三江源的愛是無私的。”艾方容説。

艾方容在長江源園區看到了藏羚羊、藏野驢、藏原羚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國道兩側,它們願意出現在人類的公路兩側,它們願意與人類共處同一片陽光下。而在通往可可西裏的路上,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挂出了很多“野生動物通道”“禁止鳴笛”的牌子,這説明青海通過最大的努力喚醒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強和諧共生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