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是經濟命脈。
多少次我們乘坐火車去北京,晚發朝至,每每這個時候你可曾想到40多年前的那一天,京通鐵路建成通車。
京通鐵路是那個時代的國家級重點項目。
1979年4月,京通鐵路初步建成,為各地輸送各種物資1532300噸,其中支農物資75萬噸,送往各地的旅客達23.6萬人次,為支援工農牧業、促進經濟繁榮做出了貢獻。
京通鐵路起自北京郊區昌平,經過隆化、赤峰,到達通遼,線路全長870公里。沿途是遼闊的草原,連綿起伏的沙漠和丘陵,而後進入蜿蜒的燕山山脈,跨越近百個大小隧道和1000多座橋涵。
40年後的今天, 2018年5月22日這一天,新民北至通遼高鐵全線鋪軌貫通。此舉標誌著自治區連接東北地區的首條高鐵——新民北至通遼高鐵全線鋪軌完成,與在建的京沈高鐵正式“牽手”,為全線開通運營奠定了基礎。
通遼人的“高鐵夢”前所未有的臨近,大筆揮就改革開放40年的一地繁華。
回首3年前,2015年12月25日上午,自治區黨委召開通遼、赤峰至京沈高鐵項目建設動員大會,標誌著通遼、赤峰至京沈高鐵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是鐵路總公司2015年60個重點開工項目之一,也是自治區重大建設項目。線路起自通遼,經甘旗卡、彰武,引入在建京沈高鐵新民北站,總投資175.7億元,正線全長197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
通遼高鐵項目的實施,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八橫八縱”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的建設,連通並縮短了通遼與北京、瀋陽的時空距離,對於完善通遼乃至蒙東地區與周邊大中城市群的快速互聯互通,對於深入實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對於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三五”規劃建議,使通遼地區深度融入京津冀和東北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必將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從“京通”到“高鐵”,改革開放40年巨變,令人讚嘆不已。
“高鐵夢”意義深遠,作為褐煤的家鄉,煤化工重點項目發展意義非凡。
回首8年前的那一天,在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金煤化工生産車間內,世界乙二醇生産歷史在通遼金煤人面前改寫——全球第一批用褐煤製成的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乙二醇正式下線,結束了目前世界各國只採用石油技術路線來生産乙二醇的歷史。
通遼金煤化工由中科院、丹化集團、上海金煤化工公司投資建設,2007年10月入駐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全部建成後,年可生産120萬噸乙二醇。經過兩年多努力,一期投資26億元、年産20萬噸乙二醇項目全部建設完成,並在2009年12月初打通所有工藝流程,生産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煤制乙二醇。
2010年元旦後轉入正式生産,年可轉化褐煤130萬噸。一期工程滿負荷生産後,通遼金煤化工成為全國前五大乙二醇供應商。
2015年,金煤化工在原有煤制乙二醇、煤制草酸、煤制乙醇酸産品的基礎上,又有了一款每年可為企業帶來3000多萬元利潤的新産品——煤制碳酸二甲酯,年産8000噸的工業化示範裝置已經投入生産。
乙二醇産業方興未艾。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世界對乙二醇的年需求量為2000多萬噸,其中我國需求量佔到三分之一。而目前國內乙二醇生産總量只有200多萬噸,僅能滿足20——30%的市場需求,缺口的400多萬噸只能依賴進口。
通遼金煤化工採用的“萬噸級CO氣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和草酸酯催化加氫合成乙二醇成套工藝技術”(簡稱“煤制乙二醇”),是由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丹化集團以及上海金煤化工新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並於2009年3月18日通過了相關權威專家鑒定,這一技術的研製成功並投入生産,標誌著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實現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術路線和工業化應用,是一項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世界首創技術。
據專家測算,用石油技術路線,每生産1噸乙二醇約需2.5噸石油,如果都由這項用煤為原料的技術進行生産,全球每年節省下來的石油就相當於新開發一個年産量5000萬噸的大油田。
乙二醇的發展見證了通遼堅持不懈打造支柱産業的不尋常歷程。
發展轉向高品質。改革開放40年,通遼綠色發展的腳步從未停歇。
回首10年前,通遼市決定利用8年時間實施“收縮轉移”重點項目,即投資8.8億元,採取轉、封、禁、退等綜合措施,減人減畜與發展二三産業並舉,轉移人口與轉變生産方式並進,引導農牧民向城鎮工業園區轉移,向非農非牧業轉移,實現農牧增收、生態環境恢復的雙贏目標。
通遼市設立了切實可行的目標:2010年,通遼市現有農牧區全部禁牧、牲畜全部舍飼,建立封禁區16處,退牧還草面積達407萬畝,退耕還草面積達13萬畝,全市林草覆蓋度達到85%以上。
“風吹草低見牛羊”曾是歌頌草原美景的詞句,但由於超載放牧,使通遼市草牧場嚴重沙化。在實施“收縮轉移”戰略階段,草原大部分時間見不到牛羊,原因是通遼市開始了關上傳統放牧“門”,打開舍飼增收這扇“窗”的劃時代偉大變革。
通遼市當年之所以禁牧禁得住、畜牧業能發展、群眾能增收,主要是做到了堵與疏的有機結合,即在圍封禁牧區域,大力加強棚舍、窖池建設,重點抓飼草料基地建設,全面推廣舍飼精養技術,轉變了農牧民傳統的、粗放的畜牧業生産經營方式。
實施收縮轉移戰略是通遼市指導生態脆弱地區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重大舉措,是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牧民收入,提高農牧民生活品質,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
今天,通遼市生態文明建設大步向前,離不開昔日“收縮轉移”戰略打下的基礎。以2015年為例,通遼市建成飼草料基地500萬畝,牲畜存欄突破2000萬頭只大關,完成林業生態建設884.3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2.68個百分點、達到28%,科爾沁沙地在全國四大沙地中率先實現良性逆轉。
如今,“收縮轉移”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這一舉措永遠地記在了改革開放的史冊上,為科爾沁的美麗做出了貢獻。
(來源:通遼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