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初,如果你曾到過農村,就會發現,一排排的都是低矮土房。有的房子門窗上面挂著一卷秫秸做的簾子,冬天的夜晚就把這簾子落下來,以抵禦風寒。農村的土房當時被稱為“車轱轆圓”,原因是房子兩側墻體都是半圓形的。當時,不單單房子是土砌的,連院墻和屋裏的灶臺、炕等都是土的。放眼望去,整個村子都是土黃色的。
由於是土房,所以不禁風雨。記者記憶最深的是,老叔家住的幾十年的老房子,那年正好趕上連綿不斷的陰雨,在雨水的浸泡與侵蝕之下,土房子一側墻體倒塌了。老叔冒雨從村上的磚窯撿來磚頭,把墻體砌上,才算勉強渡過了雨季。如今土房已成為那個時代一個永久的記憶。改革開放以後,農村實行大包乾,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産積極性。此後山更綠了,農田長勢更旺了,農民的住房也悄然發生變化,磚瓦房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紅瓦鋪的屋頂、白瓷磚墻面、鋁型材窗戶,屋內裝潢也逐漸考究起來,有組闔家具,有專門的廚房和衛生間,還安裝上了暖氣,房頂上有太陽能熱水器,屋裏添置了家用電器。
回首改革開放40年,最顯著的變化就體現在農村住房的改善上。好像一夜之間,一幢又一幢大瓦房就建起來了,那些破舊的土房一點一點地退縮,直到完全消失。前不久,記者來到奈曼旗白音塔拉鎮廟屯村,村民將一片土房完整地保留了下來,正在打造“鄉愁文化博物館”。走進土屋,土炕、簸箕、驢槽子、碾子、大車、籮筐、水瓢等等幾十年前人們生活所用的器具,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讓人不禁感慨:改革開放40年,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走進農村,一排排的磚瓦房,在水泥路兩側整整齊齊向遠處延伸。有時還能看見農民自己建的別墅。在瓦房前的大院裏,停放著轎車、鏟車以及大型拖拉機,有的院子裏堆滿了金黃色的玉米,這些無一不反映出農民生活的富足。農民住房改善的背後是市委、市政府強有力的投入和推進。數字顯示:2008—2012年通遼市改造農村牧區危土房8.9萬戶;2013—2017年,通遼市實施百姓安居工程,改造農村牧區危土房17.8萬戶。
(來源:通遼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