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風雷激蕩,歲月崢嶸;40年櫛風沐雨,滄桑巨變。從主要靠步行到出行選擇豐富多樣;從草原上的搓板路到高速公路;從時間浪費在路上到快速直達;改革開放40年來我盟道路交通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天一大早,歷時一小時五分鐘,飛越直線距離501公里,呼和浩特——錫林浩特GS6609次航班穩穩降落,旅客們有條不紊的到達出口。如今錫林浩特機場經過轉机聯程可達全國17個主要旅遊城市,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萬人次,絕對的時間優勢造就飛機成為人們出行的優先選擇。而在40年前,受地域、經濟、運力等諸多因素影響,錫林浩特機場航線只保持在一兩條,發展緩慢。地面服務部值機人員張麗萍的日常工作是負責飛機起飛前人員、貨物的配載,作為一名機場的老員工,她見證著機場的改革發展。
今年73歲的馮毓安老人是一名重慶人,1968年他來到錫盟種畜場上班,在錫盟一待就是十幾年,如今,已經退休多年的老人又一次回到錫盟,來看看當初工作生活過的地方。回憶起上班時候到蘇尼特右旗出差,三百多公里的路程需要走兩天時間,看到如今交通條件的大幅改善,老人感慨頗多。
2002年錫林浩特火車站建站,火車載客量大、票價便宜的優勢打破了當時居民出行的局限性,使錫盟交通邁入了改革開放以來的又一發展新階段。走過16年,如今的錫林浩特火車站從最初開行一對列車,增加到五對,站場股道從6股道改造增加至12股道,年旅客輸送量從十幾萬增加至五十多萬,從設施設備到人員服務,都為旅客營造著舒適的出行環境。
經濟社會發展,交通必須先行。40年來,我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群眾出行空前便利,公路從最初的泥土路、砂石路發展至今,全盟道路總里程有5626公里,其中高級公路兩條。40年間交通事業變遷、進步的縮影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源:錫林郭勒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