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要聞>

王承傑:畜種改良新愚公

2018-04-27 20:02:29 | 來源:西藏日報 | 作者:劉倩茹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牲畜放養是薩迦縣群眾生産生活的重要支撐。從2004年開始,薩迦縣從縣域實際和群眾需求出發,實施了以黃牛、綿羊、白絨山羊、牦牛為主的牲畜四大改良和推廣項目,全力建設半細羊毛原種基地、優質奶牛繁育基地和白絨山羊原種基地,畜牧業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

他是一位76歲的老人,已經退休13年了,但卻十幾年如一日地做著西藏自治區日喀則薩迦縣推進畜種改良工作。薩迦縣的百姓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

他就是西藏自治區農牧廳原廳長王承傑,一位從薩迦縣成長起來的藏族幹部。

10多年來,王承傑心繫群眾,堅持退休不褪色,全身心撲在薩迦縣畜種改良事業上,腳踏實地、勤勉苦幹,讓薩迦縣的畜種有了新提升,使群眾的生活有了新氣象。

牲畜放養是薩迦縣群眾生産生活的重要支撐。從2004年開始,薩迦縣從縣域實際和群眾需求出發,實施了以黃牛、綿羊、白絨山羊、牦牛為主的牲畜四大改良和推廣項目,全力建設半細羊毛原種基地、優質奶牛繁育基地和白絨山羊原種基地,畜牧業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

13年來,由王承傑牽頭,每年定期協同自治區、市農牧部門相關領導和專家,深入全縣11個鄉鎮、107個行政村實地檢查實施了四大良種項目進展情況,指導畜種改良工作。通過行政+科技、項目+管理、基地+農戶等運作模式,使牲畜良種項目取得良好成就。

回到2004年,那時薩迦縣的畜牧業發展才剛剛起步,個小奶少的本地牛效益較低,畜牧業發展一時難有起色。

在農牧業領域摸爬滾打了半輩子的王承傑看到家鄉牧業的發展現狀,內心一直無法平靜。

從那時起,薩迦縣畜種選擇、人工授精、産業經營,草種籌措、基地建設乃至解疑釋惑、説服引導,哪有需要,哪就有王承傑的身影。畜種改良一經推廣,成效立即顯現,對此群眾心裏最清楚。

這一幹就是13年。13年裏,王承傑克服諸多身體疾病,堅持每年都到薩迦縣指導和幫助開展畜牧業工作,平均每年2次,每次都在10天以上,足跡遍佈薩迦縣11個鄉鎮107個行政村。王承傑成了薩迦縣畜種改良的宣傳員、牧業發展的調研員、溝通協調的辦事員、指導工作的技術員。

通過十多年的努力,薩迦縣牲畜“四大改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牲畜良種改良和推廣取得顯著成效。在王承傑和區市農牧部門的協調支援下,2004年以來,薩迦縣投入758.085萬元,從山南市隆子縣等地引進種牛1215頭,對全縣所有行政村全面開展黃牛改良工作;從拉薩市林周縣等地引進種羊2738隻,對10個鄉鎮83個行政村開展綿羊品種改良;從阿裏地區日土縣引進白絨山羊1892隻,對11個鄉鎮104個行政村重點推廣白絨山羊選育改良;從那曲地區嘉黎縣引進種牦牛70頭,對6個鄉鎮33個行政村開展牦牛優良品種繁育。截至2017年底,全縣改良後的優質黃牛存量30019頭,良種覆蓋率達到90%;綿羊117509隻,良種覆蓋率達到61%;白絨山羊64556隻,良種覆蓋率達到52.8%;牦牛3776頭,良種覆蓋率達到48.7%,基本實現家家有牲畜良種。

在王承傑的專情投入、無私奉獻下,薩迦縣農牧部門和各鄉鎮通力協作,以黃牛、綿羊、白絨山羊、牦牛為主的牲畜四大改良和推廣項目紮實深入推進,現代畜牧業轉型步伐加快,有效地轉變了薩迦縣的畜牧業增長方式,成為農牧民增收的新渠道。

為了科學規範制度化畜種改良工作,近年來,王承傑還參與制定了《薩迦縣畜種改良工作責任書》《薩迦縣畜種改良工作責任及獎懲規定》等,調動了各級組織、人員、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使薩迦縣畜種改良工作不斷走向規範化、制度化。

“薩迦縣畜種改良取得較為豐碩的成果,農牧民的‘錢包’鼓起來了,群眾心裏是滿意的。”王承傑説,群眾還有著更大的期待,真抓實幹需馳而不息、服務群眾要久久為功,只要還有力氣,就要把畜種改良這件好事實事幹到底。

接下來,王承傑和薩迦縣領導班子計劃以雄瑪鄉種羊為基地建設半細羊毛原種場,以薩迦鎮為基礎建設優質奶牛繁育基地,以木拉鄉亞果村和薩迦鎮卡吾村為基地建設白絨山羊原種場,並在其他鄉鎮建立擴繁場,依託3個基地,形成科學良種繁育體系,帶動促進畜種改良工作向縱深發展。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