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黃雪鷹:蒙古族“女槍王”,每一種槍械都像她的“孩子”

2018-04-20 09:59:16 | 來源:中國軍網 | 作者:張曉祺 柳剛 宗兆盾 | 責任編輯:阿藝思
摘要:黃雪鷹,蒙古族,陸軍某基地某區高級工程師,中國輕武器試驗主持人,是人們公認的“女槍王”。 在陸軍某基地某區工作多年來,承擔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課題12項,主持和參與了50余種槍械試驗,實射彈藥300萬發,7種不同類型的槍械從她手中領到了“出生證明”,6種存在嚴重問題的槍械在她手下“起死回生”,譜寫了一個女性的傳奇。2010年7月7日,總裝備部為黃雪鷹記一等功。

“砰、砰、砰!”她的視力雖然左眼只有0.1、右眼0.5,耳膜嚴重內陷,走上靶場,卻能憑槍聲準確判定各類槍械型號和每顆子彈飛行的軌跡。

“砰、砰、砰!”入伍21年,她主持參與120多種槍械試驗鑒定,實射彈藥逾300萬發,7種型號槍械從她手中領到“準生證”,人稱中國“女槍王”。

陽春3月,記者走進位於科爾沁草原深處的中國白城兵器試驗中心,伴隨著“砰砰”槍聲,聆聽高級工程師黃雪鷹的傳奇故事。

一身火藥味,一手真功夫——

如花年華書寫中國槍族輝煌

2009年10月1日,國慶60週年首都大閱兵,受閱方隊氣勢如虹通過天安門,向世界展示著人民解放軍威武之師的嶄新形象。

誰能想到,此次受閱官兵手握的所有配槍,竟然都是由黃雪鷹——這位來自草原的蒙古族女軍人,親手檢驗定型。

那一天,她和家人一起端坐在電視機前,幸福地品味著那震撼人心的場面,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

要知道,一支槍要進入我軍戰鬥序列,需要千錘百煉——只有在國家靶場通過嚴格考核,新型槍械才能領到“準生證”。

黃雪鷹所在的中國白城兵器試驗中心輕武器所,正是槍械試驗鑒定的最後“關口”。為了讓槍械早日成為打營利器,黃雪鷹和戰友們付出的努力和艱辛,常人難以想像。

21年與槍彈為伴,天天聞著硝煙味,黃雪鷹練就了一身令人稱奇的真功夫。採訪現場,記者親眼目睹了這樣的場景——

射手隨機舉槍射擊,她僅聽聲音就能準確判定槍械型號、介紹彈藥性能:“這是新型大口徑手槍,威力較大,壽命3000發……”“這是軍用霰彈槍,每次擊發可射出14顆彈丸,對100米集群目標進行打擊……”

拉槍栓的聲音,擊發的力度,拋彈殼的方向……作為槍械定型的“考官”,黃雪鷹總能從這些蛛絲馬跡中判斷槍械性能狀態。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她,卻是靶場上的“主心骨”。

一次槍械試驗中,10多支槍齊射,黃雪鷹從一連串槍聲中聽到一聲異響,果斷終止了試驗,經過檢查,果然發現一顆子彈卡在槍膛內,避免了一起炸膛事故。

某型手槍定型試驗,數據與設計指標相差甚遠,軍工廠設計人員一籌莫展。黃雪鷹舉槍實射,迅速判明病症:“準星過寬、缺口填充太滿。”設計人員照方改制,故障迎刃而解。

終日與槍彈為伴,危險也如影隨形。那年,黃雪鷹帶隊在某海區進行水下武器鑒定。參試人員潛到水下進行射擊,海底一股暗流湧來,射手身體發生了偏移,槍口正好指向試驗指揮位置。

射擊指令下達瞬間,一梭子彈呼嘯著躥出水面,打在離黃雪鷹不到1米的礁石上,頓時火花四濺。身後的指揮所傳來一片驚呼,黃雪鷹卻出奇的冷靜,還在專注觀察子彈的彈著點。

“當時啥也沒想,就是想不要放過試驗中的任何細節。”事後,她一臉輕鬆。

2010年12月,總裝備部首屆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模範評選揭曉,黃雪鷹榜上有名。

頒獎辭這樣總結:“一身火藥味,一手真功夫。一股英雄氣,一腔女兒情。與槍為伴,在槍林彈雨的洗禮中,她用如花年華書寫中國槍族的輝煌。”

無論高溫酷寒,還是揚塵暴雨——

槍在哪錘鍊她就鉚在哪

不足10平方米的房間,塵土飛揚,硝煙瀰漫,槍聲震耳。

身著悶熱的防護服,背著20多公斤重的氧氣瓶,黃雪鷹和射手胡愛軍一起,已經連續試驗了5個小時。此刻,汗水順著她的衣服往下淌,無孔不入的塵土滲入防毒面具,與臉上的汗珠混合在一起,模糊了視線,讓呼吸變得異常困難……

試驗終於結束了。黃雪鷹脫下防護服,耳朵、鼻孔、嗓子眼兒裏全是土,就連咳出的痰也是黑色的。

這是某新型槍械的揚塵試驗現場。總師助理張俊兵説:“為檢測該新型槍械在極端天氣中的作戰性能,黃雪鷹帶領團隊已進行了11次揚塵試驗。”

她如此執著“自討苦吃”,因為在她心中“槍是戰士的第二生命”。該新型槍械經過反覆嚴格試驗,先後改進22項設計參數,穩定性能提高了5倍。

“一支槍問世,在靶場通常需要經過上百道工序檢驗。”輕武器所政委陳萬俊介紹,以環境模擬為例,就要經過常溫、高溫、低溫、揚塵、淋雨等重重考驗。

這些年,槍在哪錘鍊,黃雪鷹人就鉚在哪——

跟隨她走進低溫試驗室,短短幾分鐘,寒氣徹骨,記者臉部皮膚仿佛變成了塑膠。此刻,室內溫度計顯示:-50℃。

脫下厚厚的防寒服,一頭扎進高溫試驗室,瞬間仿佛進入了桑拿間,全身毛孔迅速擴張,汗水四溢而出,這裡的溫度是50℃,滾滾熱浪幾乎要把體內的水分烘乾。

“這不僅是在試驗槍,也是在錘鍊人!”所長王曉天告訴記者,每年黃雪鷹和戰友要在這種冷熱頻繁交替的極端環境中工作超過1500個小時。

對於普通女性來説,換衣服是為了美。黃雪鷹換衣服,則是為了試驗槍。沙塵試驗中,她必須換上密不透氣的橡膠服;低溫試驗,她得穿上重達10多斤的特殊防寒服;高溫試驗,她又換上了長袖迷彩……很多時候,她每天試驗僅換衣服就要四五次。透過穿衣這一個細小環節,她的辛苦勞累就可想而知!

“靶場就是戰場,試驗就是戰鬥。”懸挂在輕武器所門前的這句標語,默默見證著黃雪鷹和戰友日復一日的艱辛付出。

一天沒摸槍,心裏空蕩蕩——

槍是她的另一個“孩子”

槍,是冰冷堅硬的。

然而,21年與槍為伴,槍之魂魄已深深融入黃雪鷹的血脈。她常説:“我有兩個孩子,一個是兒子,一個是槍。”

每次拿到被試槍械,她總會仔細地端詳,愛憐地撫摸,想方設法把“孩子”打造得盡善盡美。

正是這種特殊的情愫,讓黃雪鷹真切感到,自己和槍之間存在著一種靈犀——一天沒摸槍,心裏空蕩蕩,就像一天沒見到自己的孩子。

與槍的這種靈犀,源於孕育兒子的那一年——1994年,26歲的黃雪鷹第一次獨立主持某型狙擊步槍試驗。

那段時間,兵器城裏的人總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位肚子越來越大的孕婦,整天穿梭于硝煙瀰漫的試驗場。

回憶那段日子,黃雪鷹笑呵呵地説:“別人的孩子胎教天天聽音樂,我的孩子天天聽槍聲。”所以,兒子出生時,黃雪鷹説:“就叫衝衝吧,衝鋒槍的衝。”

兒子上學後,學校開家長會,衝衝發現:“別人的媽媽身上是香水味,自己的媽媽身上滿是硝煙味。”

可是,她根本聞不到自己身上的“特殊味道”——常年接觸有毒的火藥氣體,她患上嚴重鼻炎,前些年就徹底失去了嗅覺。如今,每天晚上睡覺,她不得不用嘴呼吸,經常把自己憋醒,早上起床後打噴嚏不止。

那年兒子過生日,晚上她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推門一看,兒子躺在沙發上睡著了,生日蛋糕一動沒動。她鼻子一酸,把兒子緊緊摟在懷裏。兒子揉揉眼睛,趴在她耳邊悄悄地説:“我夢見自己長大當了醫生,治好了媽媽的鼻炎,讓媽媽可以聞到蛋糕味……”那一刻,黃雪鷹淚流滿面。

走進黃雪鷹家裏,墻上挂的時鐘居然是用彈殼製作的。客廳挂著一幅1993年拍攝的結婚照,相框裏的照片擺放得有點斜,同是軍人的丈夫郭文勝打趣道:“我們家的重心就在她那兒!”

因為工作忙,從孩子出生至今,惟一一張全家福攝于2011年——當時,駐地一位作家給《家庭》雜誌寫了一篇反映黃雪鷹事跡的報告文學,為了給文章配圖,一家三口才有了這張全家福。

離開“兵器城”那天,耳畔響起戰友寫給黃雪鷹的一首歌:“那翱翔的雪鷹,是草原上最美的風景……”

短評

傳奇背後見忠誠

“靶場連著戰場,使命連著生命,槍魂連著軍魂。”中國白城兵器試驗中心高級工程師黃雪鷹21年與槍彈為伍,用智慧和汗水,用創新和奉獻,譜寫了新時代“女槍王”為國建功的人生傳奇。

聽槍聲能準確判定槍械型號,憑感覺能辨清子彈落點……品讀這一個個傳奇細節,人們不禁會問:一個柔弱女子為何能練就這身硬本領?答案其實很簡單——忠誠!因為有了對黨和祖國、人民的無限忠誠,她才能面對艱難無所畏懼,面對危險毫不退縮;因為有了對人民軍隊的無限忠誠,她才能居安思危從嚴把關,無私奉獻淡泊名利。

傳奇背後見忠誠。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廣大戰友應以黃雪鷹為榜樣,懷著忠誠信念,拿出堅實行動,自覺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不計得失、默默奉獻,為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作出更大貢獻。

(原標題:中國女槍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