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建一新的康寧寺
中國網4月6日訊(記者王金梅)這是一座“古老”的新寺,它穿越700餘年的歷史,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呈現於世人面前;亦是一處隱居山谷的清凈莊嚴之所,堂皇富麗的每一處細節,都訴説著信眾對佛陀信仰的虔誠。它遙遠而又親近,繁華而又清凈,莊嚴而又平易……它從遙遠的雪域高原而來,為信眾帶來最平易溫暖的心靈慰藉。
康寧寺,隱居在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谷,與繁華喧鬧的北京城只有三小時車程。
康寧寺住持堪布多傑向中國網記者介紹康寧寺歷史及復建情況
據薩迦派高僧、康寧寺住持堪布多傑介紹,這座康寧寺緣起于700餘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和帝師八思巴留下的一段佛緣。
康寧寺內供奉的元世祖忽必烈與大元帝師八思巴像
西元十三世紀中葉,元世祖忽必烈帝師八思巴在世時,為使藏傳佛教在蒙古、漢地廣泛傳播,于廣大國土建寺七百有餘,康寧寺即為其中之一。
康寧寺最初為隨軍護法殿,即氈包寺廟,依蒙古地方信眾,有四季遷徙牧場之俗,故不恒居。寺廟之名,蒙語為哈日和屯,藏語為古爾納,即黑帳篷廟。相傳主尊為一肘尺高之殊勝黑木祜主即瑪哈嘎拉像。
古老的700餘年的康寧薩迦寺舊址
元初薛禪皇帝、祜主法王八思巴福田施主東巡之時,多次踐履並予加持,故寺廟所在,遂成要衝,利眾之業,日漸興盛。其後至元順帝時,帝師貢噶洛追率隨從至此,再與加持。後來牧民改為定居農牧,遂有莊田村鎮,寺廟亦建殿堂于景山陽坡福地,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藏經閣、密宗護法殿、四大天王殿等,配以花園林地,美妙莊嚴。其後蒙古王子林丹汗廣捐資財,夏爾巴喇嘛多次親臨加持。入清後康熙皇帝之時,對此寺無比關照,以寺中寶帳祜主法力護安國土,改寺名為康寧寺,此後至今遂以康寧寺名之。
搬遷復建到新址的康寧寺密法殿舊殿
相傳寺院右方之花墻寺,乃先前哈日和屯寺之僧舍,左方依次有靈悅寺及財神廟,為一方眾生積聚福德資糧之所,僧眾亦於此匯聚駐錫。
改革開放之後,落實黨和國家政策,密宗護法殿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受到保護。2006年,現任住持堪布多傑,及佛法具德施主張湧、汪濱居士等,發清凈善願,重新修復此帝師法主檀越之寺院。因原先寺院所在,除護法殿外大部已成住房、公路,空地狹小,故商議決定異地重建。
夏日,群山環抱的康寧寺
2009年,復建修繕之緣起,康寧寺住持堪布多傑帶領一眾僧人前往青藏高原,朝禮岡底斯神山及阿尼瑪卿神山等藏區八大聖地及百餘修行處、拉薩大昭寺及薩迦寺為首的二十余座古寺及大小寺院百餘座,總計行程二萬三千多公里,同時赴印度、尼泊爾各佛法聖地及漢地佛教四大名山,採集各處之水土福根及各寺廟加持之物。
冬日,銀裝素裹的康寧寺
著名國學大師夏荊山居士親臨美林谷,為康寧寺堪輿定址。主山門的“康寧寺”牌匾,藏文由薩迦法王親筆題字,漢文則由佛學泰斗星雲大師親筆題字。康寧寺開光大典由薩迦法王子智慧金剛仁波切主持,引領僧眾誦經加持。
康寧寺八思巴紀念塔
據寺院僧人介紹,寺廟復建的過程中,吉相頻現。2010年春舉行七晝夜凈地法事之時,佛壇下出現有成就水流出之奇異吉兆;2013年寺院內外殿堂佛像建造完成後,薩迦法王子親臨,于7月17日主持寺院開光儀式,天空亦出現絢美彩虹;開光法事至一百零八日(即11月1日)開光圓滿之時,天空出五日並現之瑞相,眾人親見,均覺不可思議。
藍天白雲輝映下的康寧寺
康寧寺住持堪布多傑(藏傳佛教薩迦派)
堪布多傑説,之所以選擇沿用“康寧寺”這個寺名,也是希望能應“康寧”二字,為廣大信眾帶去福壽康寧,為眾生帶去安寧祥和、美滿順意。
康寧寺送康寧 溫暖行暖眾生
復建一新的康寧寺,是國內少有的集藏漢蒙文化為一體的寺院。佔地面積共100余畝,建築面積近5000平米。包含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大黑天護法殿、白財神殿、藏經閣、原舊寺密法殿古跡、閉關中心等。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文殊菩薩、綠度母、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時輪金剛壇城、各大本尊上師護法、財神等佛像100余尊。其中最大的釋迦牟尼佛總高9米,阿彌陀佛等佛像總高6米。藏經閣內藏有藏漢大藏經、各大祖師的卷集三萬多件。
康寧寺送希望活動
康寧寺送溫暖活動
康寧寺住持堪布多傑帶領一眾僧人,在赤峰市政府和各界人士、施主信眾加恩支援下,以愛國愛教精神為根本,按法主伯侄之善規,繼承和發揚法主檀越之事業,將700年前忽必烈和帝師八思巴留下的這顆佛種,繼續生根開花;將佛陀的智慧,在廣袤的人間大地,繼續發揚光大。(部分歷史資料作者:陳慶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宗教研究所原所長)攝影:王金梅堪布多傑
大雄寶殿內的酥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