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富於想像力的遊牧民族把天空大膽的比作自己居所——穹廬。在遊牧民族無盡的遷徙中,穹廬這種特殊建築與草原結下了難捨之緣。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便於搬遷移動的房舍,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自匈奴東胡時代已在使用,一直沿用至今,是造型、功能獨特的傳統建築。蒙古包搭蓋迅速,拆卸容易、裝卸方便、搬遷輕便,是遊牧民族“逐水草遷徙”生産生活的産物,成為遊牧人移動的家。
蒙古包外觀呈圓形,沒有棱角,大風雪中阻力小,加之結構牢固,比土木建築更具抗風、抗震功能。外面用羊毛氈圍裹,冬暖夏涼。體現了蒙古民族的審美觀和高超的技能和智慧。
傳統蒙古包製作,工藝講究,其結構由架木、苫氈、鬃繩三個部分組成。蒙古包的架木一般用榆木、松木、樺木等製作,整個架構不是用任何鐵件。苫氈由頂氈、圍氈、外罩、氈門頭等組成。還有用以覆蓋陶腦的方形蓋氈,稱作“烏日和”,拉開可通風采光,蓋嚴可擋風避雨。鬃繩,是用馬鬃馬尾搓成的繩索,包括:扎帶——又叫捆繩,把相鄰的兩片哈那的口綁在一起並連接哈那與門框。圍繩——分內圍繩和週邊繩,用以圍捆加固哈那。壓繩——用以固定頂氈。墜繩——也叫拽帶,從天窗下垂在包內的繩索,大風起時將其拉緊,以防蒙古包被風掀起。
蒙古包因地域不同而存在著差異,主要表現在哈那(墻壁)、奧尼(椽子)的長度、套腦(天窗)的形式、布日葉素(房頂和外墻覆蓋材料)、門和門簾的設計以及內部裝飾等方面。
隨著牧民生活方式的逐漸改變,牧民自有的蒙古包逐漸減少,作為草原文化的遺産而被保護起來。在現代社會賦予了更重要的意義,被遊人體驗、感觸,成為傳播草原文明的符號與載體。(文:圓明暢和攝影:孟松林 、趙芮芬、許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