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草原工作站、寧夏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共同在寧夏鹽池縣麻黃山舉辦了寧夏草原蟲害防治新技術推廣培訓班,全區各縣(市、區)草原站負責人和從事草原生物災害監測與防治工作的技術人員參加了培訓。
寧夏天然草原面積為3665萬畝,草原蟲害主要以蝗蟲、沙蒿金葉甲及人工草地蟲害(苜蓿薊馬、苜蓿蚜蟲)為主。其中,草原蝗蟲主要在寧夏惠農區、利通區、鹽池縣、同心縣、原州區、沙坡頭區、中寧縣、海原縣發生,主要種類有亞洲小車蝗、白紋雛蝗、黃脛小車蝗、黑腿星翅蝗、赤翅皺膝蝗、短星翅蝗等,“十二五”期間危害面積達2011.79萬畝,嚴重危害面積880.26萬畝。草原生物災害的頻發,進一步加劇了草原的退化,嚴重制約著寧夏草原畜牧業生産持續健康發展和農牧民的增收。
近年來,寧夏在以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多項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草原生物災害方面取得了新進展,草原鼠蟲害總體發生趨勢得到一定遏制,總體爆發區域和損失有所降低,但是受環境、氣候、防控手段的制約和影響,局部地區生物災害危害呈加重趨勢,防控形勢不容樂觀。
圖1:寧夏草原蟲害防治新技術示範演示及培訓會現場
此次示範演示了三項新技術:一是巴西大型噴霧器超低量噴霧技術;二是微孢子蟲防治草原蝗蟲技術;三是無人機超低量噴霧防治技術。蝗蟲微孢子屬於生物製劑,選擇性很強,只寄生於蝗蟲體內,對天敵、人畜和其他生物無害;超低量噴霧防治技術,在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解決了草原蟲害防治無法取水的難題;無人機超低量噴霧防治技術覆蓋了地形複雜拖拉機無法作業的草原防治區,實現了防治區無縫隙防治,避免了二次遷飛,降低了防治成本;大型超低量噴霧器和無人機超低量噴霧防治技術,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人和藥物的直接接觸,保障了防治人員的安全。
圖2:巴西大型超低量噴霧器無水作業現場
圖3:無人機超低量噴霧防治現場
圖4:寧夏農科院植保所專家授課現場
培訓會上,來自寧夏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專家還就寧夏草原害蟲識別及調查技術進行了現場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