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生命科學的高峰
旭日幹,是內蒙古科學界、教育界的一座豐碑,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書寫他的一生,自然應該從他攀登科學實驗的高峰説起。
旭日幹1960年考入內蒙古大學生物系,兒時草原的生活鑄就了他熱愛草原,獻身獸醫科學的夙願。從上世紀70年代起,旭日幹就致力於以家畜生殖生物學為中心的現代畜牧業高技術研究,從此長期耕耘在生命科學領域,為國家和內蒙古自治區家畜胚胎工程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開始了他辛勤而艱難的跋涉。
1982年4月,由於旭日幹的突出表現,國家公派他赴日本深造,專攻家畜繁殖生物學。發達國家的科學條件給了他施展才華的平臺。當時,哺乳動物體外受精屬世界性的重大課題,儘管上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先後育成了“試管兔”和“試管嬰兒”,但在畜牧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家畜羊的體外受精試驗,卻一直未獲成功,關鍵技術難有突破。
此時的旭日幹躊躇滿志,對自己的事業矢志不渝,用現代科技推進祖國畜牧業的發展,已經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知難而進的動力源泉。在國際頂級專家花田章博士指導下,他專攻“山羊、綿羊體外受精”重大課題,對此,他義無反顧,終生不渝。他的兒子包曙幾次憶及父親為事業嘔心瀝血的往事時,對友人都這樣説:“爸爸就像一部不停運轉的機器一樣,將全部時間和精力獻給了科研事業,就連他人生的最後一刻都是在工作臺上,發病時爸爸正在起草科研項目的申請。”
在日本,五光十色的科學城築波,旭日幹從未用心瀏覽過。他的生活學習每天都是兩點一線——從宿舍到實驗室。在兩年700多個日日夜夜裏,他每天工作13至17小時。用廢寢忘食來形容也有點言不及義,因為他要把對所有前人的牛羊體外受精試驗方法和相關資料進行系統研究分析,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老天不負有心人,付出必有回報。最終,他以堅實的專業理論功底,經過數百次的實驗研究,提出了山羊、綿羊精子藥物誘導獲能新方法,並用於山羊體外受精實驗,一舉獲得成功。1984年3月9日18時10分,世界上首例試管山羊順利誕生,轟動了日本和國際學術界。“試管山羊”的育成,將國際胚胎工程技術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展現了家畜改良的巨大美好前景。這位蒙古族學者也被譽為“世界試管山羊之父”。這一年,他獲得大學畜醫學博士的學位。
辛勤耕耘在教學科研第一線
內蒙古大學是旭日幹的母校,也是他步入人生輝煌的起點。在內蒙古大學,旭日幹的成就更是可圈可點。1984年,旭日幹由於在日本的科研成果已名滿生物學界,他的導師花田章博士盛情挽留他在日本繼續深造和研究,可他毫不猶豫地謝絕了。因為他的根在中國,在內蒙古大草原。他毅然離開日本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載譽回國,回到了他的母校——內蒙古大學。
母校更是他自由馳騁的天地。他到校後便馬不停蹄,為實現自己獻身生命科學的夢想日夜操勞。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創建了國際先進水準的實驗基地——內蒙古大學實驗動物研究中心,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以牛羊體外受精為中心的家畜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的研究。從此,旭日幹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成果接踵而至。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有:他先後主持完成了國家“863”高科技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1989年,成功培育出我國首胎、首批試管綿羊和試管牛,該項成果被評為我國1989年度十大科技成果之一。這一重大成果,使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成為繼美國、日本等國家之後,擁有該技術的少數國家之一。2001年,內蒙古大學實驗動物研究中心提升為哺乳動物生殖生物學及生物技術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2年躋身4個國家級動物學重點學科之一。
旭日幹的辛勞和貢獻,自然換來了黨和人民對他的高度評價。期間,他共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10多部(包括合著合編)。獲得的相關獎項有100多項。這裡,我們只羅列一些重頭的榮譽和獎勵: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特等獎、科教興區特別獎、烏蘭夫獎金獎、台灣光華科技基金獎、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863”高技術計劃突出貢獻獎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並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兩次)、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創新是科學研究的引領。如果用創新來衡量旭日幹的科研教學之路,可以説他的成功之路,就是一條條創新之路。他提出的試管內雜交育種新概念和新技術,在他創建的開發基地上成功培育出試管內雜交育種第三代羔羊,為家畜改良和育種開創了新的技術途徑。創新成果必然要引起國際同行的關注。旭日幹多次應邀赴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西班牙、德國等國家講學和學術訪問。1990年以來,他帶領研究團隊完成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自治區重點研究項目等40多項,獲科研經費3000多萬元,科研成果多次獲國家和自治區的多種獎勵。
旭日幹是科研、教學上的領軍人物,在高等院校的管理上,他依然創造了一流的業績。1993年5月,年富力強的旭日幹出任內蒙古大學校長,直到2006年10月赴北京任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連任內蒙古大學校長達14年。14年的耕耘,他多次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校長。
內蒙古大學在旭日幹主持工作的14年裏,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14年中,旭日幹帶領全校教職員工,團結奮鬥,緊緊抓住內蒙古大學“211工程”建設和省部共建的歷史機遇,乘勢而上,全面提高學校辦學水準和辦學效益,使內蒙古大學辦學條件顯著改善,辦學水準不斷提高,辦學實力明顯增強,學校聲譽與日俱增。變化之大,在內蒙古教育界,乃至各族人民的心目中,都是里程碑式的標誌。
今天,在內蒙古大學管理層,對旭日幹的貢獻人們説起來還是如數家珍。現任內蒙古大學校長陳國慶這樣評價一位離任多年的老校長:“旭日乾老校長對內蒙古大學的建設、改革與發展做出了歷史性重大貢獻。在近14年的校長任期內,他以‘211工程’建設為抓手使內蒙古大學的品質水準得到快速提升。到工程院工作的9年多來,他仍全心全力關心支援內蒙古大學的建設與發展。最讓我們緬懷的是他高尚的品德和對崇高大學精神的執著追求與堅守,為內蒙古大學注入了新的精神和靈魂,使學校始終保持著誠實嚴謹、求真務實、風清人正、守正創新的優良學風校風。我們一定要傳承發揚老校長的治學治校傳統和精神,更加奮力拼搏,團結一心,以有特色高水準大學建設的實際行動和新成效告慰老校長的英靈。”
教學科研並重,是高校建設的重要走向。旭日幹在這方面的建樹也是有口皆碑。在他14年的任期內,學校承擔的科研項目和科技經費逐年增加,科研成果水準不斷提高,社會服務取得長足進展。期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旭日幹把眼光投向了世界,以他廣泛的國際學術影響,大力推進學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先後與國內外2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有4000多人(次)來校進行學術訪問和學術交流,舉辦了10余次國際學術會議,大批教師先後出國留學和學術訪問。時至今日,內蒙古大學的師生談起老校長從嚴辦學帶來的變化,個個都如數家珍,欽佩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