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子即順義夫人(1550年—1612年),係衛拉特蒙古奇喇古特部落首領哲恒阿哈之女,她本名叫鐘金,又被稱為“克兔哈屯”、“鐘金哈屯”、“也兒克哈屯”等(“哈屯”:即夫人)。是被明朝封為順義王的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領、傑出的政治家俺答汗(阿拉坦汗)的王妃。她有著非凡的美貌,且性格豪爽,擅長歌舞騎射,是明代蒙古的一位傑出女首領,具有卓越的政治遠見和軍事指揮才能。
美麗的三娘子從小就聰慧過人,她飽讀書文,通蒙古文字,且胸襟開闊,通達事務,為蒙古族的傑出女性。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俺答汗率部西征後,欲與衛拉特部結和親之好。哲恒阿哈就將愛女鐘金嫁給了俺答汗。在成為了俺答汗的王妃以後,三娘子過人的才智更是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和發揮。互市圖
明隆慶二年(1568年),為了輔佐丈夫擴展疆土,發展漠南蒙古經濟,三娘子隨夫出征瓦剌,其間生一子,取名卜他失禮。這使得三娘子更加受到俺答汗的寵愛和器重,無論大事小事,俺答汗對她總是言聽計從。此後,三娘子用了五年的時間協助俺答汗與明朝建立了通共互市關係,積極維護與明朝的友好和貢市關係,使得蒙漢人民可以自由貿易。每當互市時,常常出現兩族民人“醉飽漚歌,婆娑忘返”的情景。可以説,在俺答汗促成蒙漢人民和睦相處幾十年這一不朽的功績中,三娘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五年三月,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封三娘子為“忠順夫人”。
明萬曆六年(1578年),三娘子曾隨俺答汗同赴青海仰華寺謁見了索南嘉措(達賴三世),從此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傳入了內蒙古地區。
美岱召不久,三娘子又協助俺答汗營建了庫庫和屯城(即今呼和浩特),並親自主持督修。從此土默特部人民結束了歷代“逐水草而遷徙”的遊牧生活而定居下來,後來庫庫和屯城逐漸演變成為蒙古草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是她的又一重要貢獻。人民懷念著三娘子,傳頌著她的偉大功績,所以稱呼和浩特為“三娘子城”。如今包頭市美岱召的“太后廟”就是為了紀念三娘子而修建的,廟內靈堂供有三娘子的骨灰,又稱“三娘子廟”。
萬曆九年(1581),俺答汗去世,執掌兵權的三娘子一躍而成為土默特集團中的核心人物。這時,俺答汗的長子黃臺吉依舊俗想娶新寡的三娘子為妻,三娘子心有不甘,遂率眾遠遁。明朝的宣大總督鄭洛意識到這會影響貢市的如期舉行,就立即派人去勸説三娘子,三娘子為了顧全大局,也出於對明朝廷的尊重,終於同意與黃臺吉合婚。萬曆十一年二月(1583),黃臺吉嗣順義王,三娘子再次被封為“忠順夫人”。仰華寺法會
萬曆十三年十二月(1585),黃臺吉病逝,其長子扯力克自立為王。三娘子考慮再三後,將王印傳給了扯力克,自己則另外築城居住。總督鄭洛擔心這樣不利於安頓邊塞,於是再次派人規勸扯力克,並告之:如果不與三娘子合婚,順義王則另封他部。扯力克權衡利弊以後,“盡棄妻妾”,與三娘子合婚。萬曆十五年三月(1587),扯力克順利承襲順義王位。
萬曆二十二年(1594),扯力克死去,土默特部落因爭奪王位的繼承權發生了一場紛爭,爭奪的雙方分別是扯力克之孫卜石兔臺吉和三娘子之孫素囊臺吉。在這緊要關頭,三娘子不徇私情,遵循俺答汗生前與明朝廷達成的“世代相傳為王,以長部落歸心”的約定,毅然將順義王印移交給了據力克之孫卜石兔臺吉,此舉雖遭到了素囊臺吉的怨恨,但卻很快消除了內部紛爭,從根本上保證了蒙古地區的安定和發展。萬曆四十一年(1613)四月,三娘子病逝,終年六十四歲。
三娘子一生歷配三王,掌兵權,主貢市,在她執政近四十年中,始終堅持和平互市的政治原則,並繼續執行與明朝友好的方針。這不僅順應了歷史的潮流,也符合人民的願望,並且對蒙、漢、藏民族友好關係的發展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她還吸納並重用漢人,引進了先進的文化技術,促進了本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因此,她在蒙古草原上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受蒙漢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三娘子堅持民族團結,維護民族利益,顧全大局的精神,不僅得到了當地蒙古族人民的認可和擁戴,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曾有詩云:
麟閣雲臺蓋世勳,
論功一例遜昭君。
若從邊塞爭芳烈,
順義夫人亦不群。——(傅增湘《咏昭君墓》)
這首詩把三娘子與千古流芳的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相比,更加突出地反映了三娘子這位巾幗英雄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和她卓越不凡的歷史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