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草原上的“堡壘戶”特木勒

2016-02-15 10:40:14 | 來源:正北方網 | 作者:毛鍇彥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30多年來,特木勒為滿都拉邊防派出所提供了不少線索,既破過大案,也救過人命。一個晴朗的上午,滿都拉派出所接到特木勒報警電話,説有5名形跡可疑的外地人開車到邊境線附近用望遠鏡瞭望。

2月20日,農曆大年初二。中蒙邊境達茂旗草原一片銀裝素裹,大風夾帶著雪粒肆意呼嘯,抽得人臉上生疼。一大早,57歲的牧民特木勒就燒好了一大鍋奶茶,擺上了蒙古果子、奶酪、奶豆腐等食品,穿上嶄新的蒙古袍,在自家的院子裏來回踱步,像是在焦急地等待家人回來探親。

等待多時,一輛皮卡車衝出茫茫白毛風,順著崎嶇的路忽高忽低地駛來,停在特木勒家的小平房門前,下來一群軍容整齊的邊防戰士。特木勒迎了出來,緊緊握住了戰士們的手。戰士們把帶來的100公斤飼草料和生活用品放下,便與他嘮起了家常。原來,每年初二上午,滿都拉邊防派出所的戰士都會來拜年。這已經成了特木勒與戰士們的“約定”,不見不散。

滿都拉邊防派出所代所長路鳴告訴記者,從上世紀90年代起,為防範人畜頻繁越界,內蒙古邊防總隊在全區邊境地區推廣草原110報警服務系統,包頭市邊防支隊因地制宜,發展了一批治安積極分子和邊境“堡壘戶”,設立草原110報警點。當時20歲出頭的特木勒積極參加,而他家距離中蒙邊境只有4公里,滿都拉邊防派出所就在他家設了一處草原110報警點,特木勒義務充當起了派出所的“千里眼”和“順風耳”,只要邊境有個風吹草動,他就會立即撥通報警電話。

近年來,隨著新牧區建設的不斷深入,以前分散在邊境地區的牧民大都搬到了移民新村。而邊境一線牧民的減少,客觀上造成管邊控邊難度的加大。特木勒因為對故土的依戀,放棄了搬遷移民新村的機會,選擇留在原址。這樣一來,特木勒家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邊境“堡壘戶”。算一算,官兵們換了一茬又一茬,而特木勒已經在邊界值守近30年了。

30多年來,特木勒為滿都拉邊防派出所提供了不少線索,既破過大案,也救過人命。

一個晴朗的上午,滿都拉派出所接到特木勒報警電話,説有5名形跡可疑的外地人開車到邊境線附近用望遠鏡瞭望。30分鐘後,幹警出現在事發地點。經審查得知,這5人通過滿都拉口岸偷渡到蒙古國射殺蒙古野驢,野驢已經打死並被埋在邊境地區,正想伺機拉走,不料草原上有雙“鷹眼”盯著呢。

一個漆黑的風雪夜,特木勒給邊防派出所打電話,稱發現一位老人獨自向邊境線方向走去。接警後,邊防官兵展開全面搜尋。經過一夜的搜尋,老人被找到並被民警帶回了派出所。原來,老人是迷路的聾啞人。經過幾個月悉心照料,老人的身體逐漸康復。後來,老人被官兵們送到了達茂旗敬老院。

30年來,特木勒的家就像戰士們的溫暖驛站,隨時為戰士們提供各種方便。只要官兵們巡邏經過他的家,特木勒都會為官兵端上熱騰騰的奶茶和飯菜,還為新來的戰士當嚮導,介紹邊境一線的情況。

內蒙古包頭邊防支隊政治處主任田兵告訴記者,僅近3年來,支隊通過邊境“堡壘戶”共為群眾辦好事1.7萬餘件,解救迷路、傷病等受困群眾100余人,為牧民送醫送藥320余人次,為群眾找回迷失牲畜2.2萬多頭(只),成為守護邊境地區安全不可或缺的力量。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