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新吉樂圖:讓世界聽到草原音樂

2016-02-04 11:58:02 | 來源:正北方網 | 作者:院秀琴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比賽結束後,新吉樂圖自己爬上山頂,面朝錫林浩特,邊哭邊寫下了《長調情》的旋律,來展現錫林郭勒草原的變化和錫林郭勒人的精神面貌。

草原之子:做草原音樂的傳播者

每一位草原之子的心中,都珍藏著這樣一份對草原最質樸又至誠的眷戀。新吉樂圖也不例外。

在很多人看來,新吉樂圖已經功成名就了,作為一個作曲家,讓生活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就可以順風順水,可新吉樂圖並不滿足於自己僅僅是一個作曲家。面對草原音樂“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境況,新吉樂圖看在眼裏,急在心頭。

憑著對草原音樂的信仰,揣著把民族音樂帶向世界的情懷,新吉樂圖踏上了去世界各大城市考察的旅程,他意識到:只有將民族音樂引入市場運作,接受時代的洗禮,才能在新世紀傳承下去、發揚光大。而蒙古族音樂恰恰缺少這樣一個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臺。於是,新吉樂圖個人獨立投融資2000多萬元,全部投入到發展民族音樂的事業上。

經過奔波籌備,從2007年開始,新吉樂圖成功啟動“愛在草原”系列大型文化活動項目,組織承辦“我思念草原”新吉樂圖原創音樂作品新人新秀演唱大賽,成功舉辦了國際音樂節、“愛在草原”國際大型歌會、“愛在草原·友誼彩虹”中俄蒙大型歌會等上百場大型文化活動。

從恐龍之鄉二連浩特到科爾沁沙地,從天邊草原呼倫貝爾到開放前沿深圳,從新疆牧場到揚子江畔,都隨著新吉樂圖的到來颳起一陣浪漫的草原風。在成功完成“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週年巡迴演出”後,他開始了“我思念草原”新吉樂圖作品音樂會走進通遼、走進錫林浩特等多場系列巡迴演出。此後,又組織了錫林浩特“愛在草原·友誼彩虹”中俄蒙大型國際歌會、內蒙古國航“炫動拉丁風”聖誕晚會、中國二連浩特中蒙俄經貿合作洽談會上的“俄羅斯之夜”“蒙古國之夜”“二連浩特之夜”演出和錫林浩特“愛在草原”中、蒙、俄、日、韓5國國際歌會,2011年“愛在草原”波蘭小交響樂團新吉樂圖作品音樂會錫林浩特、呼和浩特及鄂爾多斯等地的巡迴演出,“中國首屆遊牧音樂節”等活動。“思念草原”系列演出活動也順勢走進區外多個省份及部分亞洲國家,成了無數觀眾“這個季節最美的聲音”。

這些演出全部對公眾免費,在一般人看來,新吉樂圖做得全是“虧本的買賣”,然而他自己卻不這麼看:“草原音樂是我一輩子的事業。如果不把錢投入到我熱愛的事業上,它還能用來幹什麼?我們的草原音樂這麼流暢、優美,然而國際上卻聽不到,這非常可怕。我們平時也唱義大利歌、英文歌,我就想能不能讓國外的交響樂團唱我們草原歌曲,與他們同臺演出,互相學習,交流不同的音樂和文化,通過文化活動的方式把草原音樂帶出去。”

新吉樂圖原本健壯的身體在近乎瘋狂的創作、演出和不分晝夜地為牧民獻愛心、送歡樂的各類文化活動中,嚴重透支。2013年,新吉樂圖查出得了尿毒症,他不得不暫時離開心愛的舞臺,走進醫院。

坦蕩的草原賦予了新吉樂圖豁達的性格,病痛磨白了他的頭髮,卻無法磨滅他的意志,他越發感覺到時間的緊迫。新吉樂圖抓緊一切空暇儘量多寫歌曲、多傳播草原音樂。

特殊的人生經歷使新吉樂圖的音樂風格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他的音樂當中增添了一些無奈和悲傷。

新吉樂圖寫完《大哥》後,淚水打濕了譜紙,這首歌寫出了他面對人類發展與自然生態衝突的無奈,離開草原的孩子思念大哥的馬群、江嘎、弓箭、馬頭琴和大哥為兄弟遮風擋風的胸膛;《遙遠的白樺林》則借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細膩地表達出他自己的嚮往和懷戀,他們在白樺林的見證下,許下了對彼此的承諾;而《兩個人的草原》不但寫出了《嘎達梅林》影片中女主人公牡丹對嘎達梅林深深的依戀,同時也是對不公的命運和蒼天的吶喊……

音樂是心靈的藝術,草原上的音樂感染了新吉樂圖,新吉樂圖又用他的激情創作出了感染時代的作品,他的作品與草原共生息,與馬背民族共融合。他説:“只要有草原赤子們激昂的熱情在,民族文化就永遠不會褪色。”  

1  2  3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