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文化> 熱點新聞

草原古塔 千年沉浮

2016-01-21 11:25:36 | 來源: 草原文化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草原之上,塔影千年,激越光陰,氣勢流轉。建造于遼金時期、元明清時期的佛塔,在今人看來,是當時佛教歷史狀況的實物資料,也是他們的觀光旅遊對象之一。

草原之上,塔影千年,激越光陰,氣勢流轉。週而复始,巍巍屹立。

起源於古印度的佛塔,是佛教文化的內容之一。從梵文音譯的“浮屠”到晉代葛洪《字苑》裏的“塔”,這個建築,已然與文化、文明相接,它承載著太多象徵,它集合著宗教、歷史、哲學、美學……川流不息的歲月,內蒙古曾出現過數千座風格古樸典雅,造型美觀的、大小不同的各類佛塔。惜,在時代的變遷和天災人禍之下,大部分佛塔已被毀壞或倒塌。剩下的佛塔,以其歷經滄桑的姿態,越過時間的羈絆,至今煥發著令人仰慕的神采。

不同時期的佛塔,有著不同的形制。內蒙古佛塔,遼金時代為密檐式和樓閣式佛塔;元明清時期則多為覆缽式佛塔。

今日,人們遊賞風景,多暗含著一種求知的心境。佛塔,在許多人看來帶有神秘的色彩,其實細述而來,神秘之處,不僅有它的建築形制,還有修築佛塔時的歷史環境、所涉及活佛、歷史事件等方面。

建造于遼金時期、元明清時期的佛塔,在今人看來,是當時佛教歷史狀況的實物資料,也是他們的觀光旅遊對象之一。

●慶州白塔

慶州白塔,又稱“白塔”,是釋迦佛舍利塔俗稱,蒙語名為“金金察罕索布爾嘎”,位於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遼代慶州城遺址內西北角,遼代歸上京道管轄。佛塔所在地是契丹族肇興之地,且在皇家的奉陵邑中,為皇家的奉陵塔。

該塔高70余米,磚木結構,為八角七級樓閣式佛塔。雖為空心樓閣式建築,但卻未設置梯道。據發現的“螭”(古代傳説中一種沒有角的龍)記載,這座佛塔是遼興宗生母法天應運仁德章聖皇太后“特建”。開工時間為遼興宗重熙十六年(1047年),建成于重熙十八年(1049年)。

該塔外觀潔白莊嚴,挺拔秀美,遠遠望去,座置平原,直插青天。近觀細看,此塔建築工藝精湛,塔身托于仰蓮塔座之上,外檐上飾有螭首、鐵馬、銅人。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塔檐和塔剎上嵌有的銅鏡,經過九百餘年的風霜雪雨,雖有脫落,但現存的數百面在陽光下仍放射著絢麗的光芒。遠觀近看,景色若畫,思緒不禁飛躍至千年前的北國大遼。

1988年至1992年,國家投資對其進行了重點加固和局部復原,其與遼慶州古城遺址和遼慶陵都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慶州白塔以其古老的身姿,迎接著八方信徒,訴説著歷經千年的故事。

草原古塔 千年沉浮

  ●敖漢五十家子塔

敖漢五十家子塔,位於赤峰市敖漢旗瑪尼罕鄉五十家子古城遺址內,居於古城址正中線略偏北,是一座八角十三級密檐空心式磚塔。藍天之下,五十家子塔挺拔巍峨,遠望之,即是一座八方佛塔身構圖的塔形,層層密檐出檐不算深。

整體造型較為粗糙,塔身逐步內收,塔剎為仰蓮,但毀壞較嚴重,僅存剎桿。總體來看,比較雄渾、簡練。

草原古塔 千年沉浮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