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高端訪談>

侯向陽:西部半乾旱地區應大力發展旱作人工草地

2016-01-21 09:21:29 | 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 | 作者:侯向陽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我國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區,特別是分佈于廣大草原、農區之間的農牧交錯帶,面積廣袤,生態保障和社會經濟發展地位十分重要。加強産學研結合和多方聯動,推進旱作人工草地的理論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出色完成在我國西北廣大乾旱半乾旱區農業發展模式轉型的重大歷史使命。

我國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區,特別是分佈于廣大草原、農區之間的農牧交錯帶,面積廣袤,生態保障和社會經濟發展地位十分重要。但長期以來,在食物供給和生態保障方面,該區一直處於不易兼顧的兩難境地。一方面,為提高或維持當地農民生活水準,長期持續性或間歇性地擴展糧食生産,造成生態退化、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尤其是,近年來,在該地區大面積發展種植高耗水作物,大量採掘利用地下水,區域水資源嚴重失衡,有形成新的漏斗區的態勢;另一方面,近年來,為恢復生態,加快退耕還林和禁牧還草,又使得當地農民的經濟利益受到一定影響,成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當前,“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方興未艾,資源耗竭型産業結構進入調整期,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快發展草牧業”,該區成為新戰略實施的重點地區之一。以草業為基礎,以飼草生産、草食動物生産、加工等延伸産業的融合和耦合為一體的草牧業,將成為引擎這一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之一。在綜合考慮該地區水土生物等資源因素的基礎上,筆者及團隊認為,應儘快確立以旱作節水人工草地建設為主的西北草牧業發展戰略。

第一,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歷史上是重要的農牧交錯地區,但長期以來卻存在著種植業和養殖業結合不緊密、以秸稈養畜為主的問題。國際國內經驗和專家分析表明,動物生産水準與人工草地的佔比呈指數增長的關係,基於飼草種植、草食動物轉化的草食畜牧業,可大幅提高食物生産效率,明顯優於在我國仍佔主體地位的“糧豬模式”和“秸稈養畜模式”,紐西蘭的全草型畜牧業是全世界能量轉化效率最高的畜牧業系統(據任繼周先生)。人工草地的建設和利用是現代畜牧業的標誌之一,發展現代畜牧業必鬚根本解決優質飼草的生産和利用問題。因此,在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大力發展優質人工草地,轉變靠天吃飯的生産方式,是重要的戰略舉措。

第二,建設人工草地必須綜合考慮區域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約束性限制。歷史上農耕文化的擴張式發展,以及近幾十年數次大規模草原開墾種田,使農牧交錯界限不斷北擴,早已突破宜墾草原閾限。開墾草原退化沙化嚴重,典型草原開墾的農田土壤表層有機質僅有天然草原的一半,氮磷養分下降也很嚴重,在本區嚴酷的生態條件下這是很難恢復的,即使恢復也需要很長時間,並且是北方沙塵暴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必須儘快劃定草原生態保護紅線,嚴禁開墾天然草原。在此約束的基礎上,本區域建設人工草地的土地來源主要依託“糧改飼”和已經實施的退耕還草土地資源。本區有面積達2億多畝的中低産農田,耕作粗放,土地瘠薄,産量低,收入少,沙化嚴重;從2002年開始我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政策,大量的還草土地管理粗放,利用率很低,效益很低,一些地方有被重新開墾種田的勢頭。將這些土地建設成為優質人工草地是實現生態和經濟雙贏的重要戰略。

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緊缺,水是第一限制性資源。按照水利部牧區水資源規劃,到2030年牧區水資源供給量最多可實現3000萬畝灌溉草地的發展。在氣候變化和人為影響下,本區地表水資源減少趨勢明顯,隨著工農業和城鄉社會發展,水資源需求剛性增長,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面積採掘地下水已經産生嚴重的生態問題。近年來在本區域大面積規模化種植高耗水作物,包括玉米、馬鈴薯、苜蓿等,基本上都是以開采地下水、發展大型噴灌圈為主要形式的,一些地區因地下水下降,連居民和牲畜飲用水都成了問題,不得不再次生態遷移。事實上,據美國航空航太局(NASA)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測量2003年至2013年間全球所有地下蓄水層的總含水量,發現全球37個主要蓄水層有21個已“低於可持續利用水準”,13個蓄水層“水量減少速度令人憂心”。因此,西方國家是嚴格限制通過開采地下水發展種植業和草業的。因此,本區發展人工草地80%以上須是旱作的。這是由於資源條件限制決定的發展旱作人工草地的策略。

第三,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西北地區大力發展旱作節水農業正在引起重視,但旱作種草的優勢和潛力還沒有引起充分重視。在糧改飼的基礎上,立足於高效旱作,種植多年生耐旱牧草或飼料作物,充分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地下水資源的依賴,這是解決我國旱區優質飼草不足、並兼顧生態保護的有效發展路徑。應認真總結吸收傳統旱地農業的技術精華,借鑒國內外旱作農業的技術進步,建立符合區情的旱作種草技術體系,使自然降水利用率達到70%以上,旱作草地水分利用效率達到1.1kg/m3-1.3 kg/m3。以建設2億畝人工草地計,如提高生産力2-3倍,可每年增加飼草4000-6000萬噸,可解決8-12億畝草地的飼草生産問題,而且長期不影響區域水資源。旱作人工草地建設技術體系包括:(1)旱作牧草品種選育:以挖掘本土牧草優異資源為主,選育和擴繁抗旱、抗寒、耐牧型牧草品種;(2)旱作草地栽培管理技術:研發推廣提高種子萌發、增強苗期抗旱性、提高返青期抗寒特別是倒春寒能力、田間雜草防控技術,以“混播+補播”發揮牧草補償性生長優勢,實現增強産量和群落可持續性的管理;(3)旱作草地收穫技術:研究適用於旱作草地農業特點的牧草收穫技術;(4)保障技術與産品:研究適應旱作草地的種子包衣劑、土壤保水劑、除草劑、專用肥料(菌肥)等;(5)土壤保育技術:旱作草地農業的關鍵在於發揮土壤的生産功能,改善持水特性,增強土壤肥力,充分利用土壤種子庫、芽庫等資源。

科學推進旱作人工草地發展是擺在人們面前的新任務、新要求,也是西北廣大乾旱半乾旱區涉及千萬百姓農牧發展方式的重大轉型。要順利實現這一轉型,必須在觀念、政策和科技支撐上有充分的保障。要轉變觀念,真正樹立“大草牧業,大食物”的理念,即草和畜牧業産品也是糧食和食物的理念。要研究制定突破糧改飼過程中土地紅線、糧食安全和土地利用方式轉變的政策障礙的方案。建立和完善可持續草業發展的生態補償機制。加強西北地區草牧業試驗試點工作,根據區域內不同地區資源稟賦和生態地理條件,科學佈局,加快推進旱作種草和草牧業發展。加強産學研結合和多方聯動,推進旱作人工草地的理論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出色完成在我國西北廣大乾旱半乾旱區農業發展模式轉型的重大歷史使命。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