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草原剪花人"劉靜蘭:希望為春節添傳統韻味

2016-01-21 09:14:22 | 來源:包頭文明網 | 作者:宿春燕 王丹妮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劉靜蘭老師的剪紙剪出了家族情懷,剪出了農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家族的傳承讓希望不斷延續。生活在內蒙古的她深受草原文化的影響,將蒙古元素融合到剪紙藝術中也成為了她作品的一大特色。

  團花寓意團團圓圓吉祥如意

    原標題:"草原剪花人"劉靜蘭剪出家族希望為春節添傳統韻味

新春佳節即將來臨,裝飾家成為大家的一項重要工作。大街上人頭攢動,人們都在忙著購置年貨,滿世界的紅色讓年的氣息瞬間變得濃厚起來。買窗花是每個包頭人過年必做的事情。在包頭,有一位剪紙老手藝人,過年了能買上她的作品那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她叫劉靜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專題展”上,溫家寶看到她的作品當場吟詩:“姹紫嫣紅牡丹開,良辰美景新秀來”。劉靜蘭老師的剪紙剪出了家族情懷,剪出了農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家族的傳承讓希望不斷延續。

  原生態剪法作品《老窗戶——天圓地方》

今年60歲的劉靜蘭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包頭剪紙”的代表性傳承人。她七八歲就開始跟村中的“巧媳婦”郭嬸嬸學剪紙,隨後的五十多年中,她“剪”耕不輟,並形成了獨特的剪紙風格。她的作品承載了包頭剪紙的獨特性,弘揚地方傳統文化。可以説鄰家嬸嬸是劉老師的啟蒙老師,但真正將劉老師的興趣培養成藝術的是父母。生活在農村,剪紙是老百姓逢年過節的必備良品。劉老師的父母也存下了許多剪紙老樣子,這成為劉老師真正學習的開始,父母的鼓勵讓這份興趣成為一項能賺錢的老手藝,成為賺錢的工具,讓自己的小日子像火紅的剪紙一樣過的紅紅火火。如今,劉老師也將這份技藝傳給了自己的女兒,接過的手藝,傳承的是希望。

  作品《吉祥草原》

包頭剪紙是一種漢族民間剪紙藝術。它是西口文化的延續,吸收了北方遊牧和中原農耕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具有別樣的塞上風情。包頭民間剪紙被專家們形象地稱之為"一部活著的中西部草原文化發展的史書"。2010年,“包頭剪紙”成功申報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剪紙藝術品牌。劉老師的作品走出了小家,將這份美好傳遞到全國。

  傳統剪法——熏樣子

  認真剪紙

  成品出爐

劉老師的剪紙完整的保留了“原生態剪法”,剪出人們最原始的期盼。學習的第一步,就是熏樣子。將花樣子和紙依次放在乾淨的木板上,用水徹底打濕。點燃煤油燈,挑大火頭,使之産生較大的煙以便熏黑有花樣子的地方。去掉被熏黑的紙樣,便留下了我們需要的花樣子。固定好花樣與紅紙就可以剪了。按照“去黑留白”方法照著老樣子剪,剪的時候是紙轉剪子不轉,一般從中間下剪子,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覺進行創新。劉老師的學習歷程從興趣開始,慢慢的有了生活,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摸索,成為藝術品。“對於我就來説,剪紙不僅是一門手藝,更寄託著對家庭、對國家的美好祝福,剪紙豐富了我的生活,我會將這項技藝傳承下去,發揚光大。”現在也是剪紙老師的劉老師女兒這樣告訴我。

  剪紙作品《十二生肖》

“熱炕頭,矮方桌,煤油燈,白墻上貼著的剪紙……”走進劉老師的工作室,仿佛轉眼之間就回到了鄉間。劉老師出生在農村,每年佳節家家戶戶都要貼窗花,不同的樣式詮釋著莊稼人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十二生肖》、《老窗戶—天圓地方》、《鳳戲牡丹》、《吉祥草原》等都是劉老師的作品,藝術創作的靈感很多都來自大自然,劉靜蘭也不例外。生活在內蒙古的她深受草原文化的影響,將蒙古元素融合到剪紙藝術中也成為了她作品的一大特色。

  幾十年如一日創作的“草原剪花人”劉靜蘭

小時候母親對劉靜蘭説“窗花要剪的毛鎪鎪的、長甚甚的、檔檔要剪的細針針的,貼在窗戶上又亮堂又好看。”所以,劉靜蘭以剪細毛毛見長!如今,剪紙已經陪伴著劉靜蘭度過了五十多個年頭。剪紙帶給她許多榮譽,也帶給她各種“稱號”,但是對於她來説,剪紙就是一種純粹的愛好。最喜歡的還是靜靜的坐下來用一把剪刀和幾張紅紙描繪心中所想。整個採訪下來,我想到一個詞形容劉老師那就是“德藝雙馨”。紅紅的剪紙作品,通過劉老師的巧手,傳遞出對新春的最美祝福,同時也為春節增添了濃濃的傳統韻味。(宿春燕王丹妮)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