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僧格林沁:毀譽參半任評説

2016-01-20 09:59:00 | 來源:草原文化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僧格林沁,蒙古族,姓博爾濟吉特氏,1811年出生在今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一個普通臺吉家,是成吉思汗之弟哈薩爾後裔。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僧格林沁會同禮部尚書瑞麟(置直隸總督)受命到天津加強海口防務,1858年6月升為督辦軍務的欽差大臣。

僧格林沁,蒙古族,姓博爾濟吉特氏,1811年出生在今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一個普通臺吉家,是成吉思汗之弟哈薩爾後裔。僧格林沁的叔父索特納木多布齋是科爾沁札薩克多羅郡王,他娶的清朝公主未生育,僧格林沁被道光皇帝選為公主繼子。1825年,僧格林沁襲科爾沁郡王爵,先後任御前大臣、署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後扈大臣、總理行營大臣等職,是道光、咸豐兩朝的重臣。

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僧格林沁會同禮部尚書瑞麟(置直隸總督)受命到天津加強海口防務,1858年6月升為督辦軍務的欽差大臣。僧格林沁重建大沽口炮臺,在大沽口兩岸增設兵營,駐兵共達6000人,還在天津招募了鄉勇、團練共5萬餘人,組成軍民聯防。1859年6月25日,英法聯軍進犯大沽,僧格林沁命令守軍還擊,激戰一晝夜,擊沉敵艦5艘,擊傷6艘,斃傷英法官兵千余人,取得了重大勝利。

1860年,英法聯軍擴大侵華戰爭。7月初,聯軍約25000人到達上海,進逼天津。僧格林沁不守北塘,敵乘隙由此登陸,8月21日攻陷大沽口,24日佔領天津城。進而,英法聯軍兵犯北京。咸豐皇帝諭令僧格林沁統管通州一帶防務。9月18日,英法聯軍在張家灣與僧格林沁部激戰,英法聯軍首先開火,清兵不敵,紛紛後退,聯軍佔領通州,僧格林沁退守八里橋。八里橋距京城15公里,是由通州進入北京城的咽喉要地。21日上午,聯軍對八里橋守軍發起攻擊,僧格林沁命令蒙古騎兵衝殺,他們用長矛、馬刀和弓箭等落後武器頑強反擊。決戰時刻,僧格林沁立馬橫刀,站在橋中央,命令一旗手高舉“僧王大旗”立在橋上,戰至最後,僧格林沁全軍覆沒,八里橋失守,北京淪陷。

1853年秋,太平天國派林鳳祥、李開芳等率北伐軍突入直隸(約今河北)。咸豐皇帝特命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僧格林沁為參贊大臣,部署抵禦。1854年正月,太平軍南撤,退守連鎮,又分兵駐高唐。僧格林沁在連鎮周圍挖壕築墻,長期圍困。1855年正月,攻入連鎮,俘林鳳祥。再移軍圍攻李開芳部,並引運河水倒灌馮官屯,俘李開芳,北伐的太平軍覆沒。僧格林沁以功進親王。

在太平天國影響下起義的捻軍,在淮河南北廣大地區不斷打擊清軍。1863年,僧格林沁攻佔捻軍根據地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殺捻軍領袖張樂行。1864年11月下旬,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淮王邱遠才所部與鄂北地區捻軍匯合,組成了一支新捻軍,以賴文光為總帥。僧格林沁奉命進剿,12月,被賴文光敗于湖北襄陽,再敗于河南魯山。從1865年初到5月,僧格林沁追擊捻軍,從豫西、豫中、豫東、豫南,直到山東,行程數千里。5月中旬,捻軍馳抵菏澤西北高樓寨地區,設伏。18日中午,僧軍進入捻軍伏擊圈,激戰半天而敗。當夜,僧格林沁率少數隨從冒死突圍,逃至菏澤西北的吳家店時,被一捻軍戰士砍死在麥田裏。

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僧格林沁與中國歷史上諸多顯赫的人物一樣具有雙重性,他既領導抗擊外國侵略者,維護了國家獨立和民族尊嚴,也曾縱橫五省,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他的歷史功過,任由後人評説。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