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夫(1906—1988年),內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蒙古族,幼名慶春,學名雲澤,留學前蘇聯時俄名拉謝維奇,戰爭年代曾化名陳雲章、烏雲達賚和雲時雨,是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優秀領導人,卓越的民族工作領導人。
烏蘭夫13歲入歸綏土默特旗高等小學學習。在這裡,他接觸了《新青年》、《每週評論》等革命刊物,受到“五四”時期新思想的影響,積極參加反帝愛國學生運動。1921年在歸綏參加反對“二十一條”、抵制日貨的大遊行,邁開了革命征途的第一步。
1923年夏,烏蘭夫到北平,入蒙藏學校學習,在李大釗、趙世炎、鄧中夏等共産黨人的幫助下,參加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1923年12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為蒙古族第一代覺醒的青年之一。烏蘭夫熱情投身大革命運動,參加了“五卅”反帝愛國運動。1925年4月,與多松年、奎壁等共同創辦了內蒙古最早的革命刊物——《蒙古農民》,向蒙古族人民宣傳馬克思主義,宣傳中國共産黨反帝反封建反民族壓迫的政治主張,向蒙古族人民灌輸一種全新的先進的思想文化。《蒙古農民》成為鼓勵、指導蒙古民族開展解放鬥爭的有力工具。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0月受黨組織委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29年6月烏蘭夫回國,先後擔任中共西蒙工委組織委員、書記,在內蒙古西部地區組織農民協會,發動群眾開展鬥爭。1933年5月組織抗日救亡團體,參加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成立大會,與馮玉祥將軍共商綏蒙抗日大計。1936年2月,與雲繼先等人秘密策劃蒙政會蒙旗保安隊舉行“百靈廟暴動”,打響了蒙古民族武裝抗日的第一槍。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蒙旗保安旅改編為蒙旗獨立旅,烏蘭夫擔任政治部代理副主任,並擔任地下黨委書記,這支軍隊成為當時蒙古族中最大的抗日武裝。1941年8月,烏蘭夫赴延安工作,任延安民族學院教育長、陜甘寧邊區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1945年4月,烏蘭夫出席中共七大,並當選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抗日戰爭勝利後,烏蘭夫任綏蒙政府主席、中共晉察冀邊區中央局委員、中共內蒙古工委書記、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主席兼軍事部長等職,致力於內蒙古民族自治運動。1946年初奉中央指示,率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代表團與東蒙自治政府代表團談判,通過了具有重大意義的“四三會議”決議,實現了內蒙古的民族團結與統一。1947年成功地主持召開了“五一”大會,成立了我國第一個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擔任自治區政府主席、內蒙古軍區司令員。
建國後,烏蘭夫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主任,中央民族學院院長,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華北局副書記,中共中央內蒙古分局書記,綏遠省人民政府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內蒙古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內蒙古大學校長,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二書記,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席,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領導職務。1955年,烏蘭夫被授予上將軍銜。
烏蘭夫主持內蒙古工作近20年,領導了內蒙古自治區的政權建設、軍隊建設、黨組織建設、經濟文化建設。在內蒙古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依據中央精神,烏蘭夫創造性地提出了“三不兩利”(即不分、不鬥、不劃階級,牧工、牧主兩利)和“穩、寬、長”政策。這一政策切合內蒙古的實際,成為牧區工作的指導方針,使畜牧業生産迅速發展,牧民生活得到極大改善,為其他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內蒙古自治區被周恩來總理譽為“模範自治區”。
“文革”期間,烏蘭夫立場堅定,與林彪集團及“四人幫”進行了頑強鬥爭。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烏蘭夫出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等職務,積極從事國務活動,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對完善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健全民主和法制,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8年12月8日,烏蘭夫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烏蘭夫為內蒙古的解放與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全國民族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為全中國人民的解放與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鮮花 | 握手 | 雷人 | 路過 | 雞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