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溫都蘇巴圖:我從農村來要為農村辦實事兒

2016-01-12 10:21:06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張麗娜 王靖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衣著樸素,手掌粗糙,皮膚黝黑,滿面憨笑,這是今年53歲的內蒙古黨委宣傳部外宣處處長溫都蘇巴圖。2006年1月,在內蒙古黨委宣傳部的安排下,溫都蘇巴圖來到興安盟貴力斯臺嘎查開展駐村扶貧工作,2011年,他又輾轉來到西日嘎嘎查工作。

衣著樸素,手掌粗糙,皮膚黝黑,滿面憨笑,這是今年53歲的內蒙古黨委宣傳部外宣處處長溫都蘇巴圖。經過10年駐村扶貧經歷,他身上的鄉土氣息越發濃郁。

“我原本就是個農村人。小時候,家裏生活艱難,穿的衣服幾乎沒有不打補丁的,家裏的糧食不夠吃了,就和哥哥姐姐掏野菜吃。下鄉駐村開展扶貧工作的10年裏,每次遇到日子過得不好的鄉親,我總忍不住難受,心想自己一定要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儘快脫貧。”溫都蘇巴圖説。

2006年1月,在內蒙古黨委宣傳部的安排下,溫都蘇巴圖來到興安盟貴力斯臺嘎查開展駐村扶貧工作,2011年,他又輾轉來到西日嘎嘎查工作。10年來,溫都蘇巴圖每年扶貧蹲點平均200天,寒來暑往間,他增了白髮、多了皺紋,但扶貧點上也多了歡聲笑語。

溫都蘇巴圖到貴力斯臺嘎查的貧困戶張寶山老人家走訪時發現,老人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他當即拿出300元錢塞進老人手中。老人掉著眼淚説:“我沒什麼招待你的,我用口琴給你吹一曲《嘎達梅林》吧!”溫都蘇巴圖深受感動,他尋思著給錢只能幫得了一時,幹些實事兒才能讓他們擺脫貧困。

溫都蘇巴圖發現,水是制約當地發展的重要難題。他四處奔波,找來打井隊,為嘎查3個牧點新打了26眼40米的深水井。同時,他還為嘎查原有的42眼井配齊井房和電灌等設備,讓嘎查6000畝耕地全部變成旱澇保收的水澆地,貴力斯臺嘎查農牧民吃飽飯的問題終於解決了。“過去,我家地裏糧食畝産100多公斤,如今,一畝地至少能打350多公斤糧。人吃飽了,牲畜也餓不著,還能存下錢蓋房了,日子不一樣了!”牧民敖其日美圖感激地説。

工作之餘,溫都蘇巴圖總愛到村民家串門子。這種方法讓他短時間摸清了西日嘎嘎查裏最貧困的人家,並使張振國等貧困戶家的危房及時得到改造。溫都蘇巴圖發現,村民們尤其是貧困戶的精神文化生活極度匱乏。為此,他成立了由嘎查農牧民群眾組成的“瑪拉沁藝術團”,舉行了村級那達慕大會,還設立了進行政策、技術培訓的“蒙語講堂”。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還提高了他們生産、生活技能。

10年來,溫都蘇巴圖12本厚厚的工作日記不僅記錄了嘎查中每個貧困戶的扶貧進度,還記錄了他扶貧的心路歷程。“扶貧工作就是做好事,既然把做好事的機會讓給了我,那麼我一定盡心盡力。”

溫都蘇巴圖10年的付出換回可喜的回報。剛下去扶貧時,貴力斯臺嘎查和西日嘎嘎查每人平均年收入還不到1000元,如今卻超過了6000元。10年的基層工作,也讓溫都蘇巴圖和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元旦前後,興安盟農村到了殺豬的時節,每天都有許多村民打電話給溫都蘇巴圖,邀請他到家中吃殺豬菜。他説,“每一聲道謝、每一張笑臉都激勵著我去為村民們做更多的實事兒!”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