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頭圖>

感覺海拉爾: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交匯相融的城市(原創)

2016-01-04 10:09:43 | 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 | 作者:許衛國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海拉爾,蒙古語意為:“野韭菜生長的地方”。很久以前,在這三面環山的伊敏河畔,綠草茵茵,岸邊長滿了茂盛的野韭菜,羊群如流雲飛絮點綴其間,風光綺麗,來這裡遊牧的牧民越聚越多,在這裡逐漸駐紮停留,最後一部分終於定居下來,伊敏河兩岸散落著很多蒙古包。

在茫茫的大興安嶺西麓,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東北部,有一座三面環山,一水中流的城市——海拉爾。這是一座草原之城、民族之城、歷史之城、文化之城、旅遊之城。它古老,一度是中國歷史文化靜謐的後院;它年青,崛起于改革開放的年代;它坦誠,用寬闊的胸膛擁抱八方來客;它浪漫,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遼闊的呼倫貝爾草原上。

海拉爾,蒙古語意為:“野韭菜生長的地方”。很久以前,在這三面環山的伊敏河畔,綠草茵茵,岸邊長滿了茂盛的野韭菜,羊群如流雲飛絮點綴其間,風光綺麗,來這裡遊牧的牧民越聚越多,在這裡逐漸駐紮停留,最後一部分終於定居下來,伊敏河兩岸散落著很多蒙古包。持原始蒙古語的蒙古人把這條河流叫“海拉爾河”,城因河而得名,這座草原城就叫海拉爾且流傳至今。

海拉爾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南與鄂溫克族自治旗接壤,北與陳巴爾虎旗比鄰,東連牙克石市。徜徉于海拉爾街頭,你時常會與身穿各種長短服飾的蒙古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牧民擦肩而過,他們中間有的剛剛從草原深處走來,有的對這座城市一點都不陌生。這些少數民族牧民們長年在草原上騎馬放牧,滄桑的臉龐佈滿紅潤油亮;他們逛街的節奏不緊不慢,一舉一動都顯得輕鬆愜意;逛百貨、蹓市場、下飯店……。事實上,正是有了他們,草原城市海拉爾才有了自己的特色,才有了蒙古族風味的餐飲娛樂場所,才有了以少數民族生活習慣為主要內容的旅遊景點、度假村、廣場、冰燈、雪雕等等。過去的蒙古説書廳、海拉爾飯店、民族飯店、呼倫飯店、貝爾飯店可以説都是以蒙古族兄弟為主要招攬對象的。現在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些餐飲娛樂場所在服務對象、內容、檔次上有了新的提高,這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是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老鄉們來到海拉爾除了要參加一些文化娛樂活動外,每月來一兩次城裏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購物。城裏人購物用手拿著,至多用方便袋拎著;而老鄉們卻用袋子,甚至用馬褡褳,裝滿所需商品往肩上一褡背著走。他們用成群賣牛羊的錢在海拉爾消費,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買一些衣物、皮具,包括蒙古袍、皮靴、馬鞍、馬鐙等,有的甚至要購買液晶電視、全自動洗衣機、數位照相機、汽車等高檔商品。世世代代發展起來的畜牧業使老鄉們的生活日益富足而殷實。

在海拉爾北山敖包山,是神奇的地方,海拉爾的佛教聖地--一塔兩寺。一塔是指藏傳佛教的菩提塔。該塔坐落于敖包山頂,建築海拔744.7m,是由塔基、塔身、相輪、剎頂組成,有九層,塔高88.138米,塔基由漢白玉大理石砌築三級多邊形蓮花座臺階,塔基99m×99m,塔身高51m,38.2m×38.2m,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相輪29m高,為鋼結構外噴金黃色氟碳漆。頂端為剎頂,由日、月和寶瓶構成。項目佔地1512㎡。總建築面積為5928㎡。佛塔內供佛像十萬尊。

兩寺是指藏傳佛教寺院和漢傳佛寺院

達爾吉林寺(藏傳佛教寺院):藏語“達爾吉林寺” 漢稱:昌盛寺寺院。座落在敖包山上(海拔698.7m)是由5個主殿、6個配殿和僧房、活佛府、齋堂、居士院、轉經樓、佛學院等建築構成。建築用地為45861㎡,總建築面積為13788.89㎡,建築密度為21.63%,容積率為11.39%。綠化面積為16174㎡。綠化率為45%,主體建築風格是漢藏結合式,建築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裝金色琉璃瓦,白墻,紅柱,臺階為漢白玉大理石和白色花崗岩,路面為倣石藝術磚。主殿大雄寶殿,面積41.6m×24.8m,高18.3m,單層面積1007.1㎡,佛學院39.6m×40.8m是內蒙古佛學院呼倫貝爾的分院,建築高28.88m,建築面積5132㎡,可供100名僧侶在此學習深造。

海拉爾在原有的萬佛寺(漢傳佛教寺院)基礎上移地重建了漢寺。漢寺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是恢復建設原海拉爾萬佛寺的主要建築,工程總用地49353㎡。建築面積:一期5104㎡,二期4839㎡。一期建設項目有:天王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菩薩殿、二期建設項目有:萬佛寶殿,七佛殿、文殊殿、彌勒殿、藏經樓、僧房等建築物構成。如今這裡香火繚繞,祥雲出岫,經號聲聲,佛風盪漾。草原人民經常匯聚在此,祈福草原吉祥。

走在海拉爾的大街小巷,你會聞到絲絲奶茶的乳香、陣陣手把肉的馨香。隨便走進一家飯店,熱情好客的主人會馬上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再把盛滿了奶茶的茶壺拎上來,放在你面前,意思是喝完了讓你自己隨便倒,讓你盡情地品嘗這草原風味的溢滿奶香、茶香、濃郁悠長的奶茶。對草原人來説,奶茶既是一種解渴的飲料,又是一種充饑的食品。奶茶熬製的過程也是很講究的。先用一鼎專門用來熬奶茶的鍋放入適量清水、磚茶,熬至黑紅色,沸騰幾分鐘後倒入另一個容器,用羊油將鍋擦兩遍,放入炒米炒熟,倒入熬好的磚茶水,放入少許鹽,再兌入鮮牛奶一起熬十多分鐘,一股奶香飄來,這時,奶茶就熬製好了。我想,奶茶之所以深受人們尤其是草原牧民們的喜愛,主要是熬製工序的細膩、原料搭配的合理。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説它是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相匯相融的結晶。現在有了各種銷往全國各地的奶茶粉,人們居家旅遊喝奶茶方便極了。但不知什麼原因,奶茶粉的味道遠不如新熬製的鮮奶茶好喝,城裏的奶茶不如草原蒙古包的奶香濃郁。追本溯源,在於原始的天然的東西最純粹。可以説,奶茶養育了世世代代的馬背民族,養育了整個北方民族。隨著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匯相融,它必將養育整個中華民族。

感覺手把肉也是海拉爾極富民族風味的食品。這種食品同樣傳承于草原上的蒙古人。在海拉爾的飯店用餐,只要有手把肉,連山珍海味都會略顯遜色,甚至受到冷落。因為來自草原上的手把肉除了具有主副食兼備的優點外,還特別下酒。吃手把肉喝當地的純糧白酒,越喝越香甜,不免要多喝幾口。北方人喝酒與南方人不同,南方人喝酒用盅,就是“牛眼珠子”,喝得拖泥帶水,喝不下去了只好猜拳行酒令勸酒,輸者喝得擠眉弄眼,酒一沾唇,一張紅臉就遮不住;而北方人喝酒傳統用杯、碗,甚至直接用瓶,三兩一杯的白酒仰脖就幹,每人一瓶酒放面前自斟共飲,喝完白酒還要用啤酒“蓋帽”,很少“打酒官司”。喝啤酒時要用大碗,倆人抬一箱啤酒喝是平常事。要是覺得倆人喝酒沒意思,手機一撥,馬上邀來朋友若干。在北方人看來,朋友不好不請,一請不好不到,一坐不好不喝,能喝不喝也不好。海拉爾人喝酒是強項,南方人沒法比。可其他方面海拉爾絲毫不敢小瞧南方人。你看,海拉爾的高樓幾乎全是南方人建造的,在這一點上海拉爾人早就有壓力;此外南方人的服裝加工、傢具裝璜、電工電料、電腦耗材也非常價廉物美。南方人頭腦精明,經商能力強;北方人坦誠、實在、好客、大方、朋友多;現代的海拉爾是南北方人共同生活、共同經營的城市。

這座草原城市總是在乳香中香甜地睡去,又總是在陽光沐浴的長調中醒來;現在,它又在飄滿雲朵的天空下掙扎、膨脹,鋼筋混凝土構築的森林與野韭菜一起生長,它的周圍又被草原和牛群羊群所包圍。感覺到城市在飛速發展,人口在膨脹,佔地面積在擴大,工業化的城市正在慢慢地向周邊吞噬著草原。而生態保護的大環境又要限制城市佔地面積的無限擴大,使它不得不向空中發展。於是,樓房越建越高,土地的使用價值與來越高。城市的陽光也變得彌足珍貴,它用無邊無際的溫柔,撫摸著城市的每一塊綠地,每一座花園,每一道流水,每一座建築,每一縷炊煙,給他們生命的光澤,讓草原城的每一個角落充滿明艷和靈感。工業園區正在崛起,海拉爾哈薩爾斜拉大橋橋飛貫東西,巍峨壯觀,呼倫貝爾新城區氣勢恢宏、海拉爾古城飛檐鬥拱……,“美麗與發展雙贏”,科學發展的和諧理念正指導著呼倫貝爾各族人民奮發崛起;“天然林保護工程”、“呼倫貝爾沙地治理工程”等關鍵舉措讓呼倫貝爾的綠色得到恢復和發展。近年來,呼倫貝爾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有序推進資源開發,發展大産業、大集群、大項目,用百分之一的開發節點釋放百分之九十九的森林草原,走美麗與發展雙贏的道路,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

無論是春、夏、秋、冬四季的任何一天,如果你在海拉爾街頭漫步,你總會覺得這裡空氣無比清新,呼吸順暢,仿佛正置身於一座大氧吧裏。沁人肺腑的清新空氣伴著大草原的縷縷草香溫潤著人們的心扉。你的頭腦異常清醒,精力非常充沛,使你思如泉涌,神接天地。於是呼倫貝爾多詩作、多情歌、多畫家、多韻律、多長調!

我感覺到這裡每座山的筋骨,每條河的脈絡,每片土地的肌肉,都儲存著遠古的氣息:蒙古人的瀟瀟馬鳴,遠遊浪子的行吟步履,商賈的憂怨,狩獵的弓鳴,徵旅的淚水,離人的惆悵,慈母的針線……我追逐著昨天的落日,懷著滿腔熱忱,沿著逶迤的興安故道,踏著迷離的衰草,去找尋那關於海拉爾天荒地老的傳奇和神話。

我感覺到了,腳下這片綠色的凈土,埋藏著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射大雕的彎弓和馳騁疆場的金戈,埋藏著古代少數民族的血與火,埋藏著一部部綠色的史詩,浪漫、充滿誘惑的史詩!當你俯身撿拾海拉爾西山沙土下出現的各類經過打磨的石片、石器,就會了解海拉爾文明起源的久遠。中石器時代的採集狩獵經濟,就曾始於海拉爾並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來到海拉爾,你一定要到北山侵華日軍海拉爾要塞遺址去參觀。昔日烽火狼煙早已散去,今日猙嶸遺跡歷歷在目;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願這段侵華日軍要塞遺址似警鐘長鳴於人們耳畔,讓歷史永遠銘記這段中華民族的屈辱血淚史。

感覺海拉爾的冬季寒冷而漫長,與夏季的溫差很大。每年八月中下旬就進入霜凍期,最冷時夜間最低氣溫達零下四十多度,白天達零下三十度,真是滴水成冰。海拉爾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怕冷。無論天氣多麼寒冷,人們都能在室外不緊不慢地從事著各種工作。做買賣的、清理路面積雪的、參加各種體育鍛鍊的、散步的、跳廣場舞的……,人們在寒冷中盡情地體驗著生活的快樂。如果在散步,偶爾還能看到有的人邊走路邊吃著雪糕、冰糖葫蘆的情景,這是海拉爾人在體驗冰雪中的馨香與甜美。看他們那隨意的樣子,好像寒冷與他們無關,或者離他們還很遠,寒冷的天氣絲毫抵消不了他們對生活如火的熱情。

感覺海拉爾人非常愛美。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們覺得這也是一個展示自身美的機會。受到草原牧民服飾的熏陶,冬天寒冷的季節,這裡的人們非常喜歡穿皮衣、皮靴、戴富有個性的皮帽、氈帽。追求民族服飾的美是海拉爾人的重要特徵。

感覺冬季的海拉爾簡直就是一個大冰箱,人們就在這個冰箱裏工作生活著。嚴寒霧靄中,各種車輛在覆蓋著一層冰雪的路面艱難爬行。海拉爾的司機與內地司機不同,他們練就了一身在冰雪路面開車的好手法,路面再滑也不緊張。這種情況下,常常是坐車的覺得提心吊膽,而開車的卻心中有數,平穩駕車行駛。在旅遊旺季,海拉爾的每一位計程車駕駛員都能與你熱情攀談,告訴你該住那家賓館,附近有哪些旅遊景點,並能安全地用車把你送到目的地。這座草原之城給外地人的深刻感覺是氣候非常寒冷,而海拉爾人卻非常熱情。

嚴寒中的海拉爾,最有生命力的除了一歲一枯榮的小草,再就是各種樹木了。海拉爾西山的樟子松,在藍天白雪的映襯下,顯得生機勃勃,遠觀似一幅幅壯麗的風情畫。而遍佈于街道兩旁的楊樹、柳樹、榆樹等,則早已脫下了綠色的外衣,赤裸著身體與嚴寒做著不屈不撓的抗爭。它的外表雖然光禿難看,顯得蒼老呆滯,而它的根卻依然活著,整棵樹依然活著,深扎樹下幾十米的根向樹榦輸送著維持生命的營養。這些樹在耐心地等待著,等待著。他們早已懂得,冬天都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正是這種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使他們能夠不畏嚴寒,仍然保持著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海拉爾,你是一座美麗神奇的魅力之城。一座鐫刻歷史的文化之城,一座民族和諧的聚居之城,一座明亮疏朗的天空之城,一座草原擁抱的綠色之城,一座富有自然詩意的浪漫之城!我為生活在你溫暖的懷抱裏感到驕傲!

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有一座美麗的城——海拉爾。(攝影/作者:許衛國)

1  2  3  4  5  6  7  8  9  10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