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察哈爾文化的主要發祥地;這裡擁有典型的火山草原;這裡是特色工業的始耕田,是綠色農牧業的金土地,是文化旅遊的百樂園;這裡更是百姓安居樂業的新熱土。這裡就是塞外草原——察哈爾右翼後旗。
近年來,察右後旗旗委、政府在國家“一帶一路”新常態和“四個全面”方針引領下,在內蒙古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和“打造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智慧的帶動下,在市委、政府“做活三篇文章”和“五城聯創”舉措的輝映下,團結帶領全旗各族人民,立足優勢,創新思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譜寫了一曲曲政通人和、文明進步的新篇章。
務實創新譜寫經濟發展新篇章
走進坐落在察右後旗杭寧達萊工業園的內蒙古白雁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但見整潔的廠房,高聳的機窯,全密閉的電石爐,自動化的生産線……該公司黨支部副書記袁忠告訴記者,公司從1990年建成到現在,歷經企業改制和轉型升級。目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水準最高、工藝最先進、技術最成熟的電石生産企業,公司資産總額也達到8.67億元。2014年,在內蒙古民營企業100強中,該公司排第68位。
白雁湖化工公司的成功,只是察右後旗在經濟快速發展中一個縮影。在科學發展的實踐中,察右後旗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戰略思想不動搖,始終把工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石,把發展工業作為“增實力、促發展、惠民生”的主導産業。圍繞做大做強建材化工基地、清潔能源輸出基地,以項目為抓手,以園區為平臺,以環境為依託,以招商為手段,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全旗經濟實現了由農牧業主導向工業化引領的轉變。
在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的同時,察右後旗還把發展二、三産業作為推動全旗經濟向前發展的推動力。近幾年,察右後旗通過優化軟硬兩個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批大物流、大市場、大商場、大酒店正加速培育,現代服務體系和市場流通體系逐步健全,第三産業總體發展水準和産業品質有了新的提高。不僅如此,全旗以馬鈴薯、蔬菜、肉牛、肉羊四大特色産業,也由傳統經營發展到現代經營,現代化農業、舍飼化牧業,成為旗域內農牧業發展的主要模式。
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察右後旗還大力實施城鎮化建設,以建設生態型宜居宜業城鎮為目標,全力推進城鎮化建設。截至目前,全旗的城鎮化率已提高到47%。
守望相助打造民族團結風景線
察右後旗歷史悠久,秦漢時期便是雁門郡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在北元時期,又成為蒙古族察哈爾部落遊牧之地。長期的歷史積澱,使得察哈爾後旗成為多民族水乳交融的熱土。
家住察右後旗白音淖爾嘎查的牧民巴音瑪,在察右後旗旗委、政府的幫助下,通過自主創業,把一個由個人經營的、只有三間蒙古包的“牧家遊”,發展成為一個由集體經營、擁有20間蒙古包“牧家遊”合作社,富裕了的巴音瑪還經常幫助嘎查裏的孤寡老人和殘疾人。2013年,巴音瑪被評為全旗民族先進團結個人,2014年,被評為烏蘭察布市勞動模範和烏蘭察布市五四青年先進個人。今年,她再次被評為自治區勞模。
近年來,察右後旗認真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及其若干規定,堅持把改善少數民族群眾生産生活條件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大牧業投入和對牧區經濟的扶持力度。通過整合項目資金,加大投入力度,採取以工代賑、整村推進、産業扶持、社會幫扶和勞務輸轉等多種方式,對牧區嘎查給予重點扶持,近三年對牧區的項目資金年均投入都在500萬元以上。同時,結合産業發展佈局,通過禁牧舍飼、調整種養結構等政策措施,利用幫扶項目資金、扶貧貸款、圈舍良種和機具補貼等資源,培育了雪龍黑牛、優質肉羊、奶牛、馬鈴薯、紅蘿蔔等一大批特色種養産業。此外,還將民族文化産業作為新興産業進行培育。毛植、奶製品加工、民族服飾、民族工藝品、牧家遊、蒙餐、火山草原生態旅遊等一批民族特色産業迅速興起。特別是今年,在實施“十個全覆蓋”的全過程中,察右後旗優先考慮少數民族居住區,在“三到村三到戶”的幫扶過程中,資金項目優先向牧區傾斜。
民族工作的開展,讓察右後旗結出了民族團結的纍纍碩果。“十一五”以來,全旗先後獲得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旗、烏蘭察布民族團結模範集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等多項榮譽稱號。全旗呈現出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可喜局面。
弘揚草原文化打造文化繁榮風景線
“在美麗的賽裏木湖畔,心懷大愛、英勇戍邊的察哈爾軍民,將從故鄉帶來的五彩哈達,虔誠敬獻給新建的敖包,企盼家鄉風調雨順、親人安康,祝福祖國邊疆穩定、國運興旺。”這是6月29日晚,在內蒙古人民會堂成功上演的原創蒙古劇《忠勇察哈爾》劇末片段,而出演該劇的主演則來自於察右後旗烏蘭牧騎。
由於歷史上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漢族人民的交往,給這片熱土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禮儀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建築文化、體育競技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交流,使得這裡成為草原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絢麗瑰寶。
依託察哈爾文化,火山草原等獨特的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察右後旗認真貫徹落實市委、政府“培育四大新興産業、推動文化與旅遊産業深度融合”戰略,充分發揮察哈爾文化優勢,提升地區文化軟實力,全力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全旗先後榮獲“內蒙古察哈爾文化研究開發保護基地”、“內蒙古‘一旗一品’文化品牌示範旗”、“內蒙古察哈爾毛植工藝之鄉”、“內蒙古察哈爾蒙古劇創作基地”、“烏蘭察布市察哈爾火山文化之鄉”等多項殊榮。同時,還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築牢屏障打造生態文明風景線
昔日的荒山禿嶺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山水環繞、綠樹成蔭、林草豐茂、鳥語花香。如今的察右後旗宛如一幅長長的綠色長卷,向世人展現著察右後旗生態文明建設的可喜成就。
從2000年啟動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及退耕還林工程以來,察右後旗立足於本地區實際,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大力開展以造林綠化、豐富城鎮內涵、提升區域生態魅力為重點的生態文明建設。通過實施風沙治理和植樹造林工程,全旗防沙治沙、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全旗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前的4.74%提高到目前的24.81%,林草覆蓋度由2000年前的18%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
不僅如此,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也使項目區産業結構得以調整,變過去的以種糧為主的廣種薄收為集約經營的精種高産。
通過生態文明建設,全旗已形成了北部“三縱五橫”和南部“兩山一灘”的生態建設保護框架。全旗生態環境在不斷改善的同時,也為加強當地農牧業生産發展,繁榮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促進民族團結和農牧民脫貧致富發揮重要作用。
維護穩定打造邊疆安寧風景線
平安是百姓之福,更是民生之要、發展之基。察右後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陰山北麓,我市北部,是通往二連浩特口岸和蒙古國的“北窗口”,其重要地理區位優勢,使這裡社會穩定和邊疆安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維護邊疆安寧方面,察右後旗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的呼聲為第一信號,以人民群眾的願望為第一要求,切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努力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各族群眾。
圍繞“平安和諧旗”創建目標,深入推進平安創建活動,並不斷強化“人防、技防、物防”建設。此外,察右後旗還通過制定“四個攻堅戰”專項行動方案和“四項工程”項目書,切實維護地方穩定,並在建立完善多方聯動“大調解”工作體系、推動實施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構建執法監督工作新格局、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創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等方面多處發力,全力服務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築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讓平安遍佈塞外草原的每一個角落。
求真務實打造各族人民幸福生活風景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我區時指出,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我們要扎紮實實做好各項民生工作,努力讓各族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黨把真情送萬家,真情送給你我他,到處都是風景線,黨和人民心相連……”一句句肺腑之詞,道出了農牧民對新生活的無限讚美。近年來,察右後旗始終高度關注民生,持續加大改善民生投入,努力讓各族人民充分享受到各項優惠政策。特別是“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以來,察右後旗堅持把扶貧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統籌實施“開髮式、轉移式保障式”扶貧,並將自治區貧困線以下在村困難群眾全部納入到現金直補範圍,全旗基本實現了扶貧到戶全覆蓋。此外,全旗城鄉養老、醫療保險也實現了全覆蓋,農村牧區低保和五保供養制度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僅2014年,察右後旗在民生領域的支出就達9.7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10%和12.1%。在黨的富民政策感召下,察右後旗各族人民政想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大踏步前進。
一組組數據,一項項成就,是察右後旗不斷提升發展水準,不斷增強發展能力,不斷激發發展活力的結果,更是全旗各族人民主動作為,創新實幹獲得的輝煌成就。今天的察右後旗砥礪前行,明天的察右後旗也必將書寫出更加宏偉的篇章。 (記者呂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