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草原驕子>

浩林·潮爾:蒙古族民間音樂的活化石

2015-12-09 16:14:04 | 來源:正北方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許浩成
摘要:2009年9月30日,被譽為世界音樂界“天籟之音”的中國蒙古族呼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會議批准的76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蒙古國的呼麥、新疆阿爾泰山蒙古族中流傳的“浩林潮爾”與內蒙古“潮爾道”中的“潮爾”,是同一種藝術形式,呼麥一直在內蒙古地區民間傳承。

 

2009年9月30日,被譽為世界音樂界“天籟之音”的中國蒙古族呼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會議批准的76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這是繼蒙古族長調民歌之後,內蒙古第二個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由內蒙古申報的蒙古族傳統喉音藝術呼麥申遺成功,很多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人都感到非常詫異。按照規定,申報人類非遺代表作有一個先決條件:所申報的項目在申報地區一直以原生態形式傳承,且沒有失傳。然而,一些人們一直認為,已有800多年曆史的呼麥曾經在內蒙古失傳了近一個世紀,上世紀90年代才從蒙古國引進。是這樣嗎?

呼麥是蒙古族古老的民族歌唱形式,純粹利用人的發聲器官,同時唱出兩個聲部,形成罕見的多聲部形態,是世界上頗為少見的“喉音藝術”,被譽為“蒙古族民間音樂的活化石”。20世紀90年代,呼麥的一種形式——帶有“哨音”的“高音呼麥”,從蒙古國傳入內蒙古後迅速流行。這個被蒙古國稱之為呼麥的具有濃郁蒙古民族特色的神奇藝術,逐漸引起中國人的廣泛關注。正當越來越多的人欣賞、學唱從蒙古國傳來的呼麥時,在錫林郭勒草原的深處,當地牧民也在表演一個叫“潮爾道”的民間藝術。“潮爾道”也是蒙古民族獨具特色的多聲部演唱方式,由兩人或多人進行演唱,其高聲部是著名的長調,而低聲部則是一種被稱為“潮爾”的中低音伴唱形式。這種聽起來與蒙古國的呼麥相似,但沒有“哨音”的“潮爾”音樂,引起了內蒙古藝術研究所所長喬玉光的注意。“潮爾”是不是呼麥的一種?喬玉光帶領他的團隊,查閱了大量資料,開始對呼麥的概念以及與此相關的一些基本問題進行研究,最終確定:在錫林郭勒草原北部世代流傳的“潮爾”就是呼麥,更確切地講,是低音或中音呼麥。

蒙古國的呼麥、新疆阿爾泰山蒙古族中流傳的“浩林潮爾”與內蒙古“潮爾道”中的“潮爾”,是同一種藝術形式,呼麥一直在內蒙古地區民間傳承。由於內蒙古的呼麥一直沒有從“潮爾道”中獨立出來,這樣就造成了相關研究的缺失,致使人們普遍認為呼麥在內蒙古地區已經失傳。

蒙古國把呼麥稱為“國寶”,中國將呼麥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圖瓦人則把呼麥視為民族的魂。幾乎所有擁有這種傳統唱法的國家,都把呼麥的發掘和研究列入國家藝術重點學科。

呼麥是中國、蒙古國、俄羅斯圖瓦共和國共同享有的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象徵,與蒙古族長調民歌、馬頭琴並列為蒙古族最典型的文化表現形式,是蒙古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生動藝術表現。呼麥主要分佈在中國(內蒙古、新疆地區)、蒙古國和俄羅斯圖瓦共和國的蒙古族聚居區,各自具有不同的風格與特點,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隨著時代的發展、自然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呼麥的生存和傳承面臨巨大的挑戰。保護呼麥,對於保護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促進蒙古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音樂理論界泰斗呂驥先生指出:“蒙古族有一種一個人同時唱兩個聲部的歌曲,外人是想像不出來的,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研究。”內蒙古音協名譽主席莫爾吉胡撰文:“浩林·潮爾”音樂是人類最為古老的具有古代文物價值的音樂遺産,是活的音樂化石,是至今發掘發現的一切人種、民族的音樂遺産中最具有科學探索與認識價值的音樂遺産。

內蒙古廣播電視藝術團男低音歌唱家、著名呼麥演唱家胡格吉勒圖先生作為代表性傳承人,為呼麥藝術的弘揚和普及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從2005年起開始了他的呼麥傳承之旅。胡格吉勒圖1999年開始拜蒙古國呼麥大師、國際呼麥學會副會長巴特爾·敖都蘇榮為師學唱呼麥。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了1200小時的練習,隨後便踏上了推廣呼麥的艱辛之路。

胡格吉勒圖認為,在竭力保留原生態呼麥的同時,呼麥也可以借助藍調、搖滾等形式,融入現代元素,如圖瓦就有“搖滾呼麥”,又如騰格爾的草原歌曲,也有長調、呼麥等蒙古族唱法的影子。事實上,流行元素和民族元素的適當融合,對於呼麥的傳承十分有益。他建議,國內有條件的音樂院校可以借鑒蒙古國音樂院校的做法,設立呼麥專業,引導學生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系統地學習呼麥。此外,作曲家多寫一些中國的呼麥曲目。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