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草原生態> 焦點關注

新疆:草原補獎機制敲開牧民幸福之門

2015-11-26 09:47:23 | 來源: 新疆經濟報 | 作者: 冉波 | 責任編輯: 許浩成
摘要: 前不久,按南領到了近1萬元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距離他實現辦“牧家樂”的願望又近了一步。政策連結我區每年投入近20億元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  2011年,自治區全面啟動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每年投入近20億元作為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

今年38歲的按南是巴裏坤哈薩克自治縣石人子鄉韓家莊子村牧民,是村裏公認的放牧好手,全家3口人。雖然按南已經4年多沒有在冬季轉場放牧了,但一家人的生活依然過得有滋有味。在按南看來,這一切得益於自治區實施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以下簡稱草原補獎機制)

為保護生態,再現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從2011年起,自治區全面啟動草原補獎機制,旨在通過實施禁牧補助、草畜平衡獎勵、牧草良種補貼和牧民生産資料綜合補貼四項措施,保護草原生態,保障牛羊肉等特色畜産品供給,促進牧民增收。自此,按南每年可以從石人子鄉財政所領到一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

實施草原補獎機制之後,按南再也不用為牲畜冬季轉場發愁了。以前,每年到11月,按南就開始為牲畜轉場忙碌,趁著大雪還未封山,他用卡車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運到冬窩子,然後準備三四天的口糧,趕著羊群步行前往冬牧場,按南説:“轉場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暴風雪,羊群的損失會很大,人也非常辛苦。”回憶起轉場的過程,按南感慨不已。

以前轉場,整個冬季都是按南一個人住在山上。但不轉場,家裏草料不足,牲畜就會挨餓。如果自家買草料,這會是一筆很大的開支。按南説:“現在好了,冬天不用待在冬牧場。我既可以騰出時間照顧家人、做點小買賣,又可以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自從巴裏坤縣實施草原補獎機制後,按南利用冬閒時間,學習了種植和養殖技術,他説:“現在提倡舍飼養殖,科學育肥。我給自家的牲畜棚也修了暖圈,羊羔的成活率提高了。”

去年,按南看準冬季牲畜育肥的商機,用當年領到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和從石人子鄉信用社貸的1萬元資金,從甘肅省購買了一批玉米。按南笑呵呵地説:“冬季不轉場了,牧民會用玉米給牛羊育肥,保持肉質。去年,我僅賣玉米這一項就掙了1萬多元。”去年按南一家收入增長了30%。

近幾年,巴裏坤縣全面落實草原補獎機制後,草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遊客也多了起來。按南和妻子奧英想開一傢具有蒙古族特色的“牧家樂”。今年冬天,聽説石人子鄉舉辦了創業培訓班,按南和奧英第一個就報了名,按南説:“這兩年,我們一家人生活得越來越幸福。”

今年,巴裏坤縣發放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4885.65萬元。其中,264.1萬元牧民生産資料綜合補貼由巴裏坤縣政府統一購買飼草料以實物形式發放。草原補獎機制的實施為實現巴裏坤縣草原牧區“轉人、減畜、轉移生産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有效激發了農牧民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的積極性。政策連結我區每年投入近20億元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

2011年,自治區全面啟動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每年投入近20億元作為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其中,今年禁牧面積達1.5億畝左右,獎補33.5568萬戶牧民,實現牧民全覆蓋。5年來,自治區草原植物物種多樣性日趨豐富,草原生態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基本達到了“禁牧不禁養,減畜不減肉,減畜不減收”的目的。

原標題:草原補獎機制敲開牧民幸福之門

本報記者冉波通訊員劉亞男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