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內蒙古亮麗風景:生態文明和草原文化相融共生
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內蒙古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係著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多年來,內蒙古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力度,取得纍纍碩果,成為中國北疆生態文明的亮麗風景線。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草原生態建設取得的碩果,為文化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生態文明和草原文化相融共生。
走進內蒙古大草原,文化繁榮的亮麗風景線精彩豐呈、光彩奪目……
矗立起生態安全屏障
內蒙古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有森林、草原、濕地、河流、湖泊、沙漠、戈壁等多種自然景觀,保留著大面積的原始生態區域。2015年7月31日,全國防沙治沙現場經驗交流會在錫林郭勒盟多倫縣舉行。內蒙古的生態建設成果,再次引起全國的矚目。
而就在十多年前,沙塵暴肆虐春天的北方。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和阿拉善被指認為沙塵暴的源頭,批評之聲不絕於耳。
內蒙古各族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努力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正藍旗林業工作站站長蘇海林,自1986年8月畢業以來,一直奮戰在生態建設一線。
“當年每年舉行春季、秋季造林會戰,栽的樹遠遠抵擋不住風沙的侵襲,我們一年也幹一萬多畝,但沙化面積得10萬畝。”蘇海林面對的是渾善達克沙地。他記得,當地養路工段蓋的一座二層小樓,後來小樓的一層被沙子蓋死了。
在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中,正藍旗在渾善達克沙地進行封育飛播,十多年來沒有停歇。
每年5月開始,蘇海林帶領工作站的全體人員出工,選飛播區、修跑道、飛播。
“有時候帶的速食麵不夠,四五個小夥子一啃,榨菜一吃,水一喝,下一頓沒了。”蘇海林説,“飛播期間,當地只有一間房子,七八個人住不下,我和單位一個小夥子鑽進車底下,行李一鋪大衣一蓋就睡,任憑蚊子咬。下雨就不行了,雨點都濺臉上了。”
蘇海林辦公室挂著兩張衛星影像圖,一張是2000年的,渾善達克沙地沙帶明顯;一張是後來的,沙帶被飛播植物覆蓋了。
“飛播區沙子大的時候,風一吹吹到50米外了。所以我們做沙障,風再吹也吹不出6米的網格。”蘇海林説,“飛播對我們正藍旗來説,對生態恢復相當大,特別明顯,效果特別好。飛播的固沙草種,長起來還能為牧民提供一些飼草料。”
如今的渾善達克沙地,已經成為綠洲,由原來的“沙中找綠”變成“綠中找沙”。這裡樹木鬱鬱蔥蔥,灌木叢生,野生動物和珍稀禽類棲息其間……
“沙漠愚公”蘇和治沙的故事,從阿拉善盟傳向全國。
2004年初,阿拉善盟政協主席蘇和向自治區黨委申請:提前兩年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他請辭理由令人震驚:“到黑城種樹去!”
這年春天,蘇和打了個簡單行李,帶了頂帳篷,雇了十幾個民工,迫不及待地進入黑城。當時正值沙塵暴肆虐季節,幾乎每天都是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沒有路,沒有水,沒有電,也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支起的帳篷吹跑了,栽下的樹苗刮走了,端起飯碗,有半碗是沙子。
沒幹幾天,民工們忍受不下去了,背起行李掉頭就走。蘇和到30公里外的鎮子上重新找人。一看見蘇和來了,民工們都擺手:“黑城我們不去,那裏風沙太大。”
蘇和拿出三萬元積蓄,在黑城腳下蓋起一排小平房,就算是在大漠安營紮寨了。
希望再一次破滅:蘇和種植的梭梭苗90%都死了!夏天是給梭梭補水的季節,沙漠裏氣溫高達40℃,地表溫度則有60℃。白天出不了門,蘇和就來了個晝夜顛倒,晚上10點開始給梭梭澆水,一直幹到淩晨四五點。
如今,蘇和從牙縫中省出來的30萬元,已變成了荒漠中的片片新綠。就像紮根在大漠戈壁的老胡楊,蘇和11年堅守,種下9萬株梭梭苗,治理沙漠3500畝,建起了一道寬500米、長3公里的生態屏障。
內蒙古全面落實草原生態補獎政策,嚴格實行階段性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在26個旗縣開展了基本草原劃定工作,草原建設總規模5106萬畝。全區年均完成林業生態建設任務10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了21.03%。全區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200多萬畝,荒漠化和沙化面積年均減少140萬畝和37.6萬畝。
在長期實踐中,內蒙古探索出了行政推動、産業帶動、政策促動、群眾主導、社會參與的防沙治沙機制,成功走出了一條科學治沙、綜合治沙、依法治沙的新路子,實現了“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轉變,為全國生態建設提供了示範。
文化根植于廣袤草原
藍天、白雲、綠草,歌聲、哈達、笑容……內蒙古草原美麗迷人,有水草豐美的別致景色,更有天堂草原的文化魅力。
草原文化的根在草原!文化藝術根植于厚重而源遠流長的草原文化中,並逐步形成具有草原風格、富有民族精神、體現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文藝系列精品。
8月5日晚,在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上演的大型原創舞劇《恰同學少年》,拉開了第十六屆中國·呼和浩特昭君文化節和第五屆中國·呼和浩特少數民族文化旅遊藝術活動的帷幕。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吸引國內外的遊客流連忘返。
草原文化,是內蒙古遞向世界的一張極高含金量的名片!
七月以來,內蒙古草原文化節、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節等一大批多彩多姿的文化節慶活動在全區各地相繼拉開帷幕,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讓草原上處處歡歌笑語,成為推介草原文化的新興力量。
各類節慶活動,推動了一批文化精品的産生。如民族舞劇《草原記憶》、二人臺《花落花開》、話劇《拓拔鮮卑》先後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資助劇目;《草原記憶》、《拓拔鮮卑》等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內蒙古大力發展文化事業,不斷滿足廣大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一幅文化惠民的畫卷漸次展開: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標準化、均等化建設,出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意見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深入實施文化資訊資源共用、數字圖書館等文化工程,擴大“數字文化走進蒙古包”工程覆蓋面,實施邊境旗縣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固邊工程,推動首批自治區公共文化示範區、示範項目創建。加強對精品創作演出的扶持引導,以“中國夢”主題文藝創作活動為抓手,推進內蒙古文化藝術長廊建設,繼續抓好重點舞臺劇目精品創作、草原文學精品創作和優秀蒙古文作品翻譯工程。同時,加大重點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力度,促進優秀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繁榮發展社會科學、廣播影視等事業,促進新型媒體與傳統媒體協同聯動、融合發展。
2008年,內蒙古博物院、紀念館在全國率先免費開放。2011年,全區“三館一站”實行免費開放,這場由政府買單的文化盛宴吸引了大批觀眾涌入公共文化場館,一時間,原本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博物院、紀念館、圖書館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節假日參觀博物院等文化場館,也成為內蒙古人業餘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實施文化産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健全重點文化産業項目庫,培育文化産業主體,充分發揮大企業大項目的帶動作用,扶持發展特色中小微文化企業,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文化企業和品牌,引導開發一批特色文化旅遊項目。搭建自治區文化産業發展投融資平臺,擴大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內蒙古積極推動特色文化産業發展。
內蒙古努力提升對外文化交流水準。積極參與國家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推動民族優秀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按照自治區加強對外宣傳工作意見的要求,落實重點任務,建立長效機制,拓展交流合作領域,創新話語體系和表達方式,講好中國和內蒙古故事。同時,內蒙古擴大文化産品和服務出口,提升草原文化的對外影響力。
文/張泊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