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草原上下起了雨。這是一場透徹淋漓的大雨,有一陣甚至還夾雜著雪花和冰雹。青藏高原,果洛藏族自治州南部達日縣德昂鄉莫日合村村支部書記德多的情緒,隨著天氣起起伏伏。
下雨,給草原帶來了珍貴的水分,是好事兒,可下冰雹就不太妙。見冰雹不大,德多才稍微安下心來。
今年58歲的德多,在草原上生活了一輩子,清楚村裏的草場由綠變黑,然後再變綠的過程。他深知,今天的綠色實在是太寶貴了。
德多所在的莫日合村,是一個典型的牧業村。而畜牧業,是達日縣的主體經濟。上世紀八十年代,達日縣的畜牧業發展得紅紅火火,莫日合村也不例外。
1984年,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工資是50多元。而達日當地人回憶,當時一隻羊能賣30多元,牛的價格就更高了。眼見這麼賺錢,牧民們都在想方設法多養牲畜,一戶幾百隻不算多。
再豐美的草場也有不堪重負的一天。在氣候變暖和過度放牧的雙重壓力下,草場佈滿創傷。嚴重退化的草場經風蝕和水蝕後,形成“禿斑”狀裸露土地,成為黑土灘。
據統計,從1986年到1994年不到10年的時間裏,達日縣的黑土灘面積由251萬畝迅速擴大到862萬畝。更可怕的是,退化為黑土灘的草地上鼠洞密布,鼠類活動猖獗。
甘萬青,現任達日縣三江源辦公室主任。2001年起,他曾在德昂鄉工作過三年。那時,情況依然沒有好轉。
“當時路還沒有修好,我們下村都騎馬,馬踩死老鼠是常有的事。我們也採取過一些措施,但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效果不大。”甘萬青説。
真正有力的大規模治理始於2005年。當年,三江源工程啟動,針對草原創傷———黑土灘的系統性治理開始了。
而治理的方法,則是向草原“取經”,學習自然的規律。
“草少老鼠進,草多老鼠退”。這是草原上群眾總結的一句話,揭示的是草原上的生存規則。草長得茂密,影響老鼠的行動和視野,老鼠就少;牛羊把草吃完了,老鼠行動無阻,就涌進草場吃草根。草根吃完了,草原就失去了生命力。
“人、草原、動物之間,有內在的平衡。一旦這種生態平衡被打破了,環境肯定會惡化。我們要做的,就是恢復這種平衡。”甘萬青説。
治理工作三管齊下。許多牧場被封育了。莫日合村的草場被鐵絲網隔成塊,輪流封育,期限為五年。一塊已經封育三年的草場內,人工種植的披鹼草和羊茅草長勢良好,已有五六十釐米高,這兩種草是精心培育的高原草種,很適合在這裡種植。
同時,大規模滅鼠行動開始。鷹、貓等老鼠的天敵被投放到草場上,圍剿老鼠。滅鼠用的是新型鼠藥,沒有二次反應,也就是説,老鼠被藥死以後,動物吃了老鼠屍體不會中毒,保護它們的安全。
草長起來了,老鼠少了,生態平衡慢慢恢復,野生動物也隨之增加。當地牧民反映,近幾年,這裡的馬鹿、石羊、麝、鷹等動物數量都明顯增加。其中,鷹和貓是老鼠的天敵,又可以反過來抑制鼠害。
目前,像在莫日合村一樣,達日縣已完成休牧圍欄463萬畝,人工種植飼草25萬畝,累計治理黑土灘16萬畝。
一塊土地從綠到黑、再到綠的過程,其實就是一次學習、運用自然規律的過程。雖然,已完成治理的黑土灘面積還不到總面積的2%,但卻為今後的工作積累了極其寶貴的經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德多家有三個孩子,都子承父業做了牧民。德多説,父輩的教訓深深地印在孩子們的心裏,現在他們很注意科學放牧,尊重自然規律,再也不會讓草原受傷害了。
□本報記者/黃瑾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