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沙縣:老年教育助力鄉村振興 家門口的大學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文章來源:中國網 發佈時間:2023-12-12 13:10:58 責任編輯:閆景真

中國網12月12日訊(記者閆景真)八隻老鼠抬花轎,兩隻老鼠放鞭炮,四隻老鼠來吹號,“嗚哩哇啦”真熱鬧,老貓聽見來賀喜,一口一口全吃掉……

image.png

圖為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富口鎮富口村的樂齡學堂識字班

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富口鎮富口村的樂齡學堂,一群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正在老師戴美雲的帶領下朗讀當地民間童謠《老鼠抬花轎》。正因為有了樂齡學堂,讓這些留守鄉村的老年人不再寂寞,還能增進彼此的交流,同時還可以識文斷字,與時俱進。

戴美雲老師已是82歲的耄耋老人,上世紀60年代因工作來到這裡。目前在富口村的樂齡學堂帶識字班已有五年。戴美雲介紹説,班裏最大學生73歲,這些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他就教他們一些詩詞和簡單的書寫。教材也是他自己整理的,比如教老人家要怎麼樣穿衣服,怎麼注意養生等。

沙縣區富口鎮富口村的樂齡學堂是福建老年教育網路體系中的最末端,可以説是開在家門口的老年大學。

早在2017年,福建就出臺了《福建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7-2020年)》,對省老年教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規劃》明確提出依託開放大學系統建設老年大學,探索線上線下互動互補學習新模式,真正做到把老年教育辦在老百姓“家門口”。

記者了解到,國家開放大學福建分部(福建開放大學)是在發揮現代資訊技術和系列辦學優勢,以網際網路、移動終端、智慧電視等為支撐,線上教學與實體辦班相結合、自主學習與體驗學習相補充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截止目前,全省共成立分校70家,其中9所設區市分校,57所縣(區)級校,4所省級直屬分校。開展高校老年大學建設工程,推動指導建設高校老年大學25所。激活社會力量參與辦學,推動行業企業、社會組織、民辦教育機構等20多家單位開辦老年學校或參與老年教育。建成覆蓋全省城鄉的省、市、縣、鄉、村五級老年教育服務體系,特別是通過2100多家社區(老年)教育機構,辦好家門口的老年教育。

2019年12月,沙縣區教育局依託國家開放大學福建分部(福建開放大學)成立沙縣老年開放(網際網路)大學,城鄉樂齡學堂納入全省老年開放(網際網路)大學體系,各社區、村居學堂統一命名為沙縣老年開放(網際網路)大學某某福開樂齡學堂,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老年教育網路體系。沙縣區城鄉樂齡學堂的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到面,已完成了試點先行、逐步推廣、全區覆蓋的三步走,目前全區已經創辦了75所樂齡學堂,參與學習的老年人達10萬多人次。

image.png

圖為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富口鎮富口村的樂齡學堂課程表

在富口村福開樂齡學堂秋季課程表上,記者看到,識字班、書法班、舞蹈班、繪畫班、手工班、唱歌班、健身操班等,豐富著村裏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據悉,富口村福開樂齡學堂于2018年3月9日正式成立,學堂按照“共學、共餐、共伴”的原則每週四開展一次學習活動。相對固定參加活動學員120人,學員骨幹16人,志願者老師5人。2018年還入選福建省示範性社區(老年)學校(學習中心)。

image.png

圖為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富口鎮富口村的樂齡學堂書法班

沙縣區政府研究員廖善健介紹樂齡學堂建設亮點時欣慰的説,辦好老年教育是沙縣開放大學轉型升級後,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社會職能的一次飛躍,解決了一些養老痛點、堵點問題,助推了鄉村振興。在開辦老年學堂校長學歷提升項目,二十多位校長參加大專及本科學歷的學習。其中三位退休人員參加學歷提升,最大年齡鄧仰清先生(95周歲),為全國在校最高齡大學生,成就終身學習典型的佳話。校長們通過系統理論學習,在樂齡學堂傳授給老年人,為開放教育探索了一種學教相結合的辦學新模式。

image.png

圖為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際口村樂齡學堂學員上課中

廖善健介紹説,學校定期組織在校大學生參加所在地老人學堂社會實踐活動,傳授智慧助老、防詐騙、疫情防控、公筷公勺等課堂知識,既豐富了老年課堂內容,又培養了成人大學生社會志願服務意識,增強了老年“小課堂”,社會實踐“大課堂”的教學效果。作為百姓家門口的大學,沙縣開放大學必將通過老年教育這一實踐基地,進一步融入鄉村振興大格局中大有作為。

老有所養

老有所依

老有所樂

熱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