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3.8%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發佈時間:2023-08-29 17:45:00 責任編輯:閆景真

 5月22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人社部、財政部發佈《關於2023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23年1月1日起,為2022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準,總體調整水準為2022年退休人員月每人平均基本養老金的3.8%。

據人社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次調整繼續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其中,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一致;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使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多得養老金;適當傾斜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等群體予以照顧。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儘快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髮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相關新聞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確保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承諾必達”

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5月21日向社會公開發佈。

基本養老服務內容有哪些?如何提供這些服務?民政部養老服務司有關負責同志近日回答了記者提問。

《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是此次意見的一大亮點

截至2022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超過2.8億,佔全國總人口19.8%,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達2.1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4.9%。

“意見在中央文件中首次確定了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的內涵和主要任務,明確了政府、社會、市場和家庭在基本養老服務中的職責定位,明確了基本養老服務涵蓋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等主要內容,突出了對老年人生活安全與失能長期照護服務的保障。”這位負責人表示,意見是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養老服務方面急難愁盼問題,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的重要制度設計。制定《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是此次意見的一大亮點。

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安全為主線

這位負責人介紹,《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安全為主線,對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中已經明確的涉及老年人的基本服務項目進行了梳理歸納,整合到基本養老服務的制度框架下。清單包含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等三大類16個服務項目,並分別明確了每個項目的服務對象和內容。

“將養老服務劃分為基本養老服務和非基本養老服務,並且用清單化、標準化的方式將基本養老服務作為公共産品向全體老年人提供,是根據我國國情作出的一項創新性政策舉措。”這位負責人表示,這樣的政策舉措可以讓地方政府對現階段保障養老服務“重點要保什麼”“保到什麼程度”做到心中有數,把有限的財力用到老年人最關心的領域、用到老年人生活最需要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有利於廣大老年人對於能夠從國家、社會得到什麼樣的服務保障,做到心中有底。

下一步民政部將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落實

目前我國各地區的發展仍不均衡,老齡化程度差距明顯。在此背景下,應當如何實現基本養老服務的公平保障?

這位負責人表示,一方面,黨中央、國務院已經明確的我國老年人應該享有的基本養老服務,原則上要做到全覆蓋、不漏項,《國家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所列的服務項目必須在現階段基本落實到位;另一方面,省級及以下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實際和老年人需要,研究提出地方具體的實施項目和標準,在滿足人民群眾基本養老服務需要與國家財政保障能力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能夠使財政可持續,並按照程式進行動態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意見明確基本養老服務主要由國家直接提供或者通過一定方式支援相關主體提供,這其中就包括充分發揮市場作用。

“各級民政部門要落實發展養老服務優惠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基本養老服務,將政府購買服務與直接提供服務相結合,優先保障經濟困難的失能、高齡、無人照顧等老年人的服務需求。”這位負責人説,具備條件的地方要優化養老服務機構床位建設補助、運營補助等政策,支援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基本養老服務。

“下一步,民政部將發揮養老服務部門聯席會議機制的牽頭協調作用,推動各部門和地方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落實。此外,民政部還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建立健全評價機制,把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納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綜合績效評估。對做得好的先進地區或單位要表揚激勵,對工作落後的地區或單位要幫助搜尋原因,推動工作落實。”這位負責人説。

老有所養

老有所依

老有所樂

熱點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