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鄉村振興
梅元村“黨建+”鄰里中心:黨建引領鄉村興 繪就共治新圖景
更新時間:2024-06-06 15:44:21 來源:中國網

近年來,康美鎮梅元村依託泉州市委黨建辦、南安市委黨建辦、康美鎮黨委三級共建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工作矩陣,圍繞“1+6+X”模式,完成“黨建+”鄰里中心建設工作,有效構建“15分鐘”便民服務圈,全面提升服務群眾能力和綜合治理能力,先後獲評福建省鄉村治理示範村、福建省衛生村、泉州市三星級“黨建+”鄰里中心、南安市和諧村、南安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南安市先進治保組織、南安市先進集體、南安市“楓橋式”村等榮譽稱號。

image.png

黨建引領夯基礎 蓄勢賦能開新局

梅元村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主線,依託“黨建+”鄰里中心主體建築,優化提升並整合周邊各類資源,完成新便民服務站、僑胞之家、黨建文化公園、美豐黨建公園等場所設施建設,在聚力推動“六有”服務功能體系提質增優的同時,積極探索創新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共建共治共用的基層治理新格局為鄉村振興深度賦能。

image.png

老有所養 凝聚銀發力量

建設幸福院打造健身保健、文體娛樂等為一體的新型養老模式,設立老黨員工作室,從村黨員骨幹中邀請黨性強、威信高、身體好、經驗豐富、樂於奉獻的老黨員擔任工作室“牽頭人”,積極吸納有意願、有經驗、有威望、有能力的老黨員17人擔任成員,發揮銀發隊伍餘熱,協助項目徵遷和衛生整治等基層治理工作,常態化組織老年人文娛活動,有效推動各項方針政策在農村一線落地開花,獲評泉州市2023年度“先鋒老黨員工作室”。

image.png

幼有所育 推動協同育人

以原有梅元小學、梅元幼兒園為主體,逐步完成教學環境提升改善,軟硬體資源均得到大幅度提升,連續十九年開展獎教獎學活動,培育了1108名優秀學子。聯合市司法局、團市委、市婦聯、閩南科技學院“ART”社會實踐隊、致和社工等機關和組織團體,整合黨員、青年、婦女等隊伍,招募專家、教師、大學生等志願群體,開設興趣班和暑期夏令營,構建“四位一體”協同育人新體系。

image.png

病有所醫 帶動資源下沉

設置健康自測小屋,購置健康一體機,提供血氧、血壓、血糖、心電圖、尿酸等身體指標自測服務。發動鄉賢力量,邀請泉州市中醫院蘇稼夫老中醫等10余名醫學專家和康美衛生院,定期免費為本村老年人、殘疾人、貧困戶等進行體檢和義診,舉辦健康知識講座及公眾諮詢活動,將優質醫療資源和服務帶到農村基層一線。

image.png

食有所安 築牢“舌尖屏障”

引入“鮮潤惠民超市”,推出網訂店取服務,為獨居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物資代採購和配送到家等服務。聯合多部門力量,採取明查暗訪方式,盯緊關鍵問題和重點環節,對食品行業定期開展檢查,著力在保障食品安全上狠下功夫,守護村民“舌尖上的安全”。

image.png

居有所樂 打造睦鄰家園

建設美豐、湖雅、堀內三處黨建文化公園,建成休閒步道和兩處微景觀,打造群眾休養讀書娛樂便利圈。結合傳統和重要節日,發揮鄰里中心“接地氣”優勢,2023年以來舉辦義寫春聯、粽藝比賽、包粽子、做香囊等各類活動50余場,弘揚中華傳統節日文化,進一步深化“近鄰”理念。

image.png

事有所辦 架起便民通道

對鄰里中心主體建築進行提升改造,把原有便民服務站從二樓移至一樓,集中設置便民服務窗口、網格化管理室、警務室、調解室、暖心驛站等便民服務場所,實現群眾“辦事不出村”。設立鄰里議事廳,定期召集村民代表討論村民關心的民生、發展、建設、治理等議題,為村民提供溝通交流場地,幫助班子收集村民問題,對症下藥進行解決,進一步發揮鄰里中心協調議事效能。

image.png

立足資源稟賦 凝聚“X”特色

黨建共建

發揮異地鄉賢和所處地理位置等優勢,與市審計局、閩南科技學院、順景(新順昌)集團、晉江市圍頭村、梅元小學等黨組織都進行了結對共建,在發展理念、資金資源、建設規劃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共建共贏,村集體經濟收入連續兩年突破百萬。

image.png

非遺研學

充分挖掘康美非遺文化,將非遺木偶雕刻傳習所融入中心建設,設置非遺展廳,開展研學活動,吸引群眾了解、感受非遺文化,讓古老的非遺技藝煥發新的時代光彩。

image.png

僑胞之家

發揮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眾多,僑情深厚的優勢,探索創建省級僑胞之家,設立“鄉賢回歸日”,搭建“線上+線下”相融合溝通平臺,激勵在外鄉賢為家鄉發展牽線搭橋、回歸創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李燕娜 卓翔淮)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