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鄉村振興
南安翔雲沙溪村:一個小山村的“網紅蝶變”
更新時間:2024-06-13 11:19:45 來源:中國網

翔雲鎮沙溪村,位於廈門、安溪、南安三地交界處,平均海拔達800米以上,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達75%,是一座天然的氧吧,境內雲頂山海拔1175.84米,是南安最高峰,峰頂常年雲霧繚繞,宛如人間仙境。

image.png

近年來,沙溪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強化基層自治,團結帶領黨員、群眾真抓實幹、銳意進取、奮力拼搏,逐步探索出了一條黨建引領的沙溪之路,有力地推動了村級各項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沙溪村近三年先後被評為福建省美麗休閒鄉村、泉州市低碳試點示範建設對象,南安市“三爭”行動先進集體、“和諧村”等榮譽稱號。

堅持黨建引領,讓戰鬥堡壘更有強度

一是完善公開制度。早在2018年村級組織換屆後的第一天,沙溪村就建立了議事微信群,將每一筆款項、每一個重大事項、每一次會議決議等都在群裏公佈,嚴格落實“四議兩公開”,主動接受村民監督,真正做到將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作。如今,從一個信訪問題突出村,變成一個連續幾年無信訪的和諧村。

image.png

二是健全工作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2018年村級組織換屆以來,沙溪村黨支部積極探索創建並一以貫之執行“五個一樣”制度,即:領導在與不在、檢查與不檢查、上班與下班、白天與晚上、人前與人後一個樣,為沙溪做優做強提供堅實保障。

三是發揮黨員力量。沙溪村黨支部能夠充分調動黨員、群眾參與疫情防控、防汛抗旱、鄉村振興等志願服務的積極性,相關事跡多次被中國網、新福建、福建電視臺、泉州晚報等主流媒體報道。

image.png

統籌轄區資源,讓鄉村振興更有速度

一是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要致富,先修路”,沙溪村大力推動農村公路窄路面拓寬工程,在沙溪村黨支部的倡議號召下,黨員、群眾帶頭捐資,2018年以來投入了資金850余萬元實施村內道路拓寬項目和村主道連接廈門同安道路項目,將主要幹道路面由原來的3.5m拓寬至8m,極大提高了群眾出行效率,為後續産業融合發展留足空間、留足餘地,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奠定牢固基礎。

image.png

二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沙溪村多渠道壯大村集體經濟,依託豐富的風力、水電和太陽能資源,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産業。沙溪水電站平均每年可發電約80萬千瓦時,可增加村財收入30余萬元;引進中廣核風電年總發電約1億千瓦時,每年能為翔雲帶來600多萬元的稅收;引進福泉翔(南安)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進行養鹿,每年可增加村財收入10萬元,同時每年可通過項目為村民提供50余個靈活就業崗位;轄區生態林、公益林每年也能夠收入20余萬元。

image.png

三是助推全域旅遊發展。沙溪村黨支部始終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全域旅遊的“紅色引擎”,構建“紅+綠”發展新格局,積極謀劃鄉村振興發展之路,充分挖掘南安第一峰——雲頂山、風車、沙溪水庫等生態資源優勢發展鄉村休閒旅遊,“雲頂風車”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視頻被新華社轉載報道;省級戶外帳篷露營基地——星空露營基地假期“一票”難求,沙溪村已然變成推進全域旅遊的“排頭兵”。

image.png

暖心為民服務,讓鄰里守望更有溫度

一是愛心幫扶救助。沙溪村積極開創“鄰里守望”新模式,開展結對幫扶和愛心救助,每年從村裏挑選出條件最困難的家庭或者發生重大變故的家庭進行發佈愛心接力活動,有力地幫助困難學生、群眾重塑信心、走出困境,讓沙溪村從“小村莊”變“大家庭”,極大提升村民歸屬感和幸福感。2021年以來已開展幫扶救助愛心接力6人次,幫助籌集善款達80余萬元。

二是長者集體生日。為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豐富老年人的娛樂生活,營造“和諧鄰里一家親”的濃厚氛圍,沙溪村每月為年滿60周歲以上老人舉行集體生日活動。同時,與翔雲鎮衛生院黨支部結對共建,開展健康義診下鄉、知識宣講,促進鄰里互動,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感。

image.png

三是“跑腿”服務上線。在疫情特殊時期,考慮到沙溪村距離鎮區路途遙遠,沙溪村黨支部發動黨員、志願者主動“攬活”,在小微權力監督群發佈行程,幫助有需要的村民取快遞、購買物資,對於一些行動不便的村民,還承擔“跑腿”送貨到府服務。如今,幫取快遞、幫買東西、搭順風車等已成為沙溪村鄰里守望互助的一個慣例。

創新工作模式,讓基層治理更有力度

一是幹部主動解題。2018年沙溪村信訪投訴、矛盾糾紛多,為此,沙溪村“兩委”帶頭入戶了解情況,以身作則,主動切入,多方溝通協調,先後處理沙溪村多年信訪案件40余起,化解較大的歷史積案就達10余起,比如與廈門同安區的土地權屬糾紛等難題。

二是黨員帶頭破題。為了改變交通現狀,沙溪村拓寬村主幹道路提上議程,修路需要徵得村民田地,沙溪村黨支部黨員帶頭出讓自家田地,並幫忙做親朋好友思想工作,最終2022年沙溪村就以20元/㎡極低的補償價格徵得耕地35000㎡,遷移墳墓16個,新建道路3.4km,硬化2.5km,極大地便利了群眾出行。

image.png

三是群眾參與答題。沙溪村積極探索創新鄉村治理方式,黨支部、村委會牽頭組建的議事群,確保每戶家庭都有代表入群參與村莊管理。如今,每天都有村民反映事情、提建議,村級大事也通過微信群進行討論,形成全民參與、全民共治、良性迴圈的基層治理新格局。(林鋒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