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網志  
  當前位置:   首頁 >   鄉村振興
花橋苦筍有點“甜”
更新時間:2024-06-11 15:34:34 來源:中國網

“這些就是花橋苦筍系列産品,有泡椒、酸菜、酸辣三種口味,還有一款清水筍。上個月,縣裏在福州舉行了一場推介會,花橋苦筍深受歡迎,被福州市民搶購一空。”6日,記者走進南平市松溪縣花橋鄉眾橋振興投資有限公司的展廳,只見鄉長葉松楠化身“推銷員”,正向到訪的賓客推介花橋苦筍等當地“土特産”。

嘗鮮無不道春筍,筍中極品數苦筍。在國家級生態鄉松溪縣花橋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閩北地區特有的苦筍品種——花橋苦筍。

每年小滿前後,雨水充足,農作物進入灌漿期,花橋苦筍則進入成熟期。相比于其他苦筍用“拗”的手法採,花橋苦筍則需要從土裏“挖”出來。

“別看花橋苦筍露出地面的長度只有十幾公分,但埋在地下的部分會超過1米,需要花力氣去挖。”葉松楠介紹,“花橋鄉坐擁1萬多畝的純天然苦竹林,産出的苦筍徑大肉厚、口感鮮脆,微苦中帶著鮮甜,不僅美味可口,更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

聽了葉松楠生動的介紹後,我們對花橋苦筍充滿了好奇,便驅車前往源尾村——花橋苦筍的主産地之一。

“這些天,很多外地的朋友打電話給我,想買一些花橋苦筍,我告訴他們今年的賣光了,明年要早點。”

“沒想到,以前沒人買的苦筍,現在這麼好賣,價格也不錯。”

“是啊,今年是産筍小年,明年是大年,苦筍的産量肯定不低,大家賺得會更多。”

……

源尾村文化活動中心“吃茶話事”點,村黨支部書記楊春花、村委會副主任王福全、村婦聯主席楊春英等人一邊品著松溪白茶,一邊談著花橋苦筍。

苦筍,是大自然的饋贈, 也是當地人揮之不去的鄉愁。源尾村有5000多畝的苦竹林,苦筍也是當地人愛吃的山珍。“我們村的苦竹林從不施肥打藥,苦筍又脆又甜,不僅可以清炒、煮湯,還可以生吃。”62歲的王福全家裏有30多畝苦竹林,平日的管護只是給竹林除除草。他説,曾有村民做過實驗,施過肥的苦筍不如天然的苦筍好吃。

苦筍雖好,但因知名度不夠,一直走不出深山。即使村裏于2019年成立了花橋鄉源尾農家果蔬專業合作社,“小眾”的花橋苦筍依然名聲不顯。

轉機出現在2023年。這一年,花橋鄉通過“黨建體檢”,摸清了當地優勢資源和存在問題,並於當年6月成立了“鄉村振興公司”——松溪縣眾橋振興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化運營兼顧社會效益的合作模式,努力讓花橋苦筍等“土特産”出圈。

“在南平市委統戰部的幫扶下,我們與福建夷山物産食品實業有限公司成功牽手,採取‘鄉村振興公司+合作社+公司’的模式,申請註冊花橋小徑竹苦筍商標,

開發花橋苦筍系列産品,讓時鮮山珍飛入尋常百姓家。”葉松楠説。

如今的苦筍,讓當地農戶嘗到了甜頭。

家裏有100多畝苦竹林的楊春英感慨地説:“原來,苦筍6毛錢一斤都沒人買;現在,合作社保底2元一斤收購。而且,苦竹林是天然的,每家每戶都有,這份收入很穩定。”

“目前,花橋苦筍的産業化發展,只是邁出了打基礎的第一步,預計年産量500噸,産值400多萬元。”葉松楠表示,今後,花橋鄉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推動花橋苦筍等“土特産”走出閩北、走向全國。(盧國華 何丹燁 周燕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