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便民資訊
講好非遺故事 廣州城市理工學院“侗鄉新語”實踐團深入三江調研侗族刺繡
更新時間:2024-07-25 16:32:45    來源:中國網

(全春麗 林瀅淇 莊麒勳 文淼瑩 宋依博)為深入挖掘非遺項目的文化內涵,利用青年力量進一步傳承併發揚好我國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産,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文化動力,7月20日至22日,我校“侗鄉新語”實踐團赴三江縣清花繡坊和侗繡博物館開展實踐調研活動。

文化傳承,源於對侗繡的熱愛與堅持

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鄉侗繡博物館的四層木樓中五個展廳裏的各類展品琳瑯滿目,一樓展廳展示侗繡傳統工藝製作工具,二樓展廳集中展示侗族工藝品,有侗族嫁衣、侗族蘆笙衣、侗族背帶蓋、背包、花鞋、兒童花帽、十二生肖繡片、頭巾、項鍊、手鍊、耳環、苗族背帶蓋等等,藏品300余件,所有藏品紋飾精美,‌色彩斑斕,‌讓實踐團的成員駐足稱讚。

“我從七歲開始第一次跟母親學刺繡,就喜歡上了這門手藝,放學和忙完農活後自己總是喜歡躲在房間用剪刀和繡針來練習,結婚以後又跟婆婆學,繡到現在已經50多年了。”館長楊甜對實踐團成員説。一套純手工的侗衣,從紡布開始直至繡制完成,往往需要耗費半年甚至要一年的時間。而所有的工序中,最難的是剪紙。一幅好的作品需要幾百、上千剪,每一剪都必須一氣呵成。

侗繡技藝傳承人楊甜展示獲獎展品(霍子樂 攝)

隨後,楊甜向實踐團成員展示了她的剪紙技藝,並介紹了眾多精美的侗族刺繡藝術品。一手握剪,一手拿紙,以剪代筆,無需草圖,短短幾分鐘,一幅生動的鳳凰剪紙圖樣就成型了。刺繡時,她將所有圖樣和紋路都存於心中,只要拿起剪刀,各式各樣妙趣橫生的圖案就能躍然而出。隨著繡技越發精進,楊甜的侗繡作品多次獲獎,先後獲得“柳州工匠”“廣西工匠”“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

實踐團成員採訪侗繡技藝傳承人楊甜(全春麗 攝)

談及建設侗繡博物館的初衷,作為廣西非遺項目侗繡代表性傳承人,楊甜的目光堅定,“我阿媽和婆婆都喜歡刺繡,我也喜歡,她們把手藝傳給了我,刺繡很美,我要讓來三江旅遊的客人知道我們侗繡。”“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外出務工,能見世面,賺錢也快,我建侗繡博物館展示侗繡的製作工具、工藝和展品,也想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喜歡侗繡和參與侗繡製作,傳承不能斷了。”為了建設博物館,楊甜克服種種困難,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歷時兩年多,建起三江侗繡博物館,為侗繡文化提供一個集中展示與傳播的重要平臺,為了將侗繡宣傳好、傳承好。

博物館建好後,楊甜借此作為培訓基地培訓繡娘,打破了“母傳女、婆傳媳”的家傳局限,盡可能地將自己的技能傳授給周邊的婦女,讓更多當地婦女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掌握一門謀生技能,不用外出打工,實現傳承侗繡的夢想。

産業發展,侗繡搭臺助力鄉村振興

三江清花繡坊是國家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實踐團走進三江清花繡坊就被色澤艷麗的侗族服飾和精美精緻的侗繡飾品所吸引。繡坊創辦人韋清花同是廣西非遺項目侗繡代表性傳承人,這些都是她和繡娘們親手縫製的,包括侗族的傳統服飾、腰帶、頭飾,還有裝飾有刺繡的團扇、茶杯墊、抱枕等。

在與韋清花的訪談中,實踐團了解到,韋清花憑藉精湛的刺繡手藝過上了好日子後,她一直在思考怎麼樣帶動自己身邊的繡娘脫貧致富,讓更多外出務工的年輕人看到侗繡産業發展的前景。她深知,只有將“指尖技藝”轉變為“指尖經濟”,侗繡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傳承人韋清花和覃桂珍交流侗繡(文淼瑩 攝)

説幹就幹,2018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韋清花在三江縣城開設了以她名字命名的繡坊——清花繡坊。通過“企業+基地+傳承人+繡娘”模式,即企業帶頭、基地培訓,傳承人帶動、繡娘生産,繡坊將承接的訂單分配給繡娘們,經過培訓的繡娘利用閒暇時間刺繡,每個月可增收2000元至3000元。清花繡坊成立後,很多村中無就業崗位而外出打工的繡娘們也紛紛回鄉,帶動了當地留守婦女發展指尖經濟。

幾年間,清花繡坊已在三江縣不少鄉鎮及易地搬遷社區開展繡娘技藝提升培訓班,培訓繡娘2700余人次,帶動當地200多名留守婦女靈活就業,開創出了一條侗繡産業化的道路,帶領數百名繡娘實現家門口就業,擴寬增收渠道,大力傳承侗繡文化,用非遺扶貧推動了鄉村振興。

實踐團調研三江清花繡坊與韋清花(吳章娟 攝)

前景展望,新一代傳承人談創新與發展

作為第五代傳承人,覃桂珍從小耳濡目染,接觸侗族刺繡、織錦、剪紙、織染等技藝。每逢暑假,她都跟著奶奶、媽媽學習侗族刺繡,大學畢業後,覃桂珍毅然回鄉投入侗繡事業的發展之中。在交流過程中,作為侗繡的新一代傳承人“創新”和“發展”是覃桂珍的高頻詞。

怎麼樣在傳承好刺繡傳統技藝和文化的同時,創新侗繡是覃桂珍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內容。“侗族刺繡不僅僅是一種手藝,更是一種文化的傳遞和生活的態度。我一直想兩條腿走路,一邊傳承,一邊創新,讓更多人了解和使用侗繡!”在技藝傳承方面,她按照侗繡的傳統技藝先剪紙圖案為樣底,再用絲線進行繡制,雖然工藝複雜,成品時間更長,但是傳統的工藝使得繡線能夠保持平整且具有一定的立體感,製作出來的侗繡作品不僅圖案精美,而且質手感獨特。

同時,她緊跟時代需求,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出文創産品,不斷拓展侗繡應用場景,將侗繡元素融入戒指、耳環、手鐲等日常飾品中,深受消費者青睞。她希望未來能夠繼續通過創新和開放,讓侗族刺繡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的生機,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光大。

覃桂珍向實踐團成員講解侗繡(全春麗 攝)

訪談時,覃桂珍對做好做大侗繡産業也有自己的思路,她堅定地説:“我們要做‘能吃得飽飯’的非遺人。”在政府的支援下,2019年,覃桂珍在三江南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建起非遺扶貧就業“微車間”,提供侗繡培訓和居家就業機會。為此她還爭取到同樂鄉的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為基地添置了兩套電腦繡花機。如今在三江縣同樂鄉、洋溪鄉、林溪鎮3個鄉鎮6個貧困村帶動了300多名侗族婦女為其生産侗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4人,有23人實現脫貧,依託侗繡,每人平均每年增收6000至7000元。現在覃桂珍在探索利用三江文化旅遊資源和線上平臺宣傳侗繡,讓侗繡産業向著規模化路子發展。

覃桂珍與實踐團成員們座談(吳章娟 攝)

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實踐團指導老師李大章表示,三江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豐富,學校“侗鄉新語”實踐團將通過調研挖掘其背後的深厚歷史和文化內涵,宣傳好三江的非遺文化、非遺故事和非遺傳承人,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與産業發展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實踐團成員文淼瑩表示,“每每提到傳承,非遺傳承人總説‘做夢都想’,我深受觸動也切身體會到她們渴望發展好侗繡的迫切心情。如今,非遺傳承的重擔落在了青年一代的肩上,我們大學生有責任保護好、傳承好這些民族非遺工藝。”

【相關新聞】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