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便民資訊
《明月照天山—林則徐在新疆》:妙遣音聲鑄偉人
更新時間:2024-07-25 15:53:00    來源:中國網

每當夜深人靜聆聽廣播連續劇《明月照天山——林則徐在新疆》時,我都會被這盈盈入耳的音聲打動,在腦際鮮明地浮現出一位令人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閩人先賢的聲像,仿佛林則徐從遙遠的道鹹年間,隨著廣播劇的音波,來到了這人世間,將故事幻化成了獨特的聲光。

該劇回顧了林則徐在新疆以罪臣、戍卒的身份忍辱負重,積極參與新疆的屯墾、水利、塞防等治理政務時做出的業績。過去因種種歷史原因,有關這段故事的正史語焉不詳,野史逸聞訪而未曾理通,既未得到史家的考訂虛實,也不為新疆之外的大眾所詳知,是林則徐研究中的薄弱環節。進入新時代以來,這種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觀。新疆史志工作者劉長明、周軒綜合了近些年的眾多史學成果,編著了《林則徐在新疆》一書。該書成為了廣播劇創作的史料庫,為廣播劇的創作提供了優而裕的素材。

《林則徐在新疆》一書從林則徐遠戍入疆、流放伊犁、南疆勘地到終獲賜環、奉旨回京的史事中,梳理出了一條以時間線、地理圖、人物志、風情畫為結構的章節體系,並用穿插倒敘的方式,把林則徐在新疆的即時性記事,與林則徐在內地的歷時性簡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將歷史巨人的形象完整地付之於筆端。這種嚴謹又靈活的組織形式,對於廣播劇的情節構建是有啟發意義的。

面對浩如煙海的史料,究竟應當如何取捨?處理的輕重、詳略,應該依據怎樣的藝術法則?從這些關鍵肯綮的創作點上,我們可以看出編劇的經驗和創新能力。為了突出主題、塑造人物,該劇把林則徐在新疆的流戍生活作為重心和主幹。此外,新疆作為故事的背景地,還突出了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風情等特色。

廣播劇作為一門集文學、音樂、戲劇于一體的單獨的藝術門類,需要在尊重藝術規律的基礎上保有虛構的藝術空間。這是發揮其以聲移情、以聲構象藝術特點的關鍵,也是現代廣播劇在處理虛實關係上的核心問題。編劇採用了敘事實少虛多,寫人實多虛少的原則,在表現人物性格時,採取典型化中的集中、鮮明、雅正的統一格調,以達到強化全劇藝術感染力的功效。

廣播劇共分三集,講述了林則徐在邊疆興修水利、屯墾戍邊和促進民族團結的感人故事。劇中不僅描繪了林則徐體察民風邊情、關注維族同胞生計的形象,更展現了他過人的智慧與勇氣,讓聽眾深刻感受到歷史人物的厚度與光輝。此外,該劇還細膩描繪了林則徐與布彥泰、魏源、左宗棠等人物的深情厚誼,通過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角色展現了時代風貌。這不僅是對歷史的一次重溫,更是對林則徐精神的一次傳承。

廣播劇《明月照天山—林則徐在新疆》在劇本的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使無聲的劇本變成聲調繁富、活潑交流、節奏多變的身歷聲音體,以語音話聲藝術地呈現戲劇衝突,取得了時而暴風驟雨、時而清風明月的演播效果。劇組匯集了多位資深演員。在導演的調配和指揮下,演員們不僅把握住了全劇的總基調和總意蘊,還展現出了每個人物角色的個性,讓觀眾感受到了人物在不同的細節場景中的感情變化,用聲音的絲縷塑造出一個個豐富飽滿人物形象。

廣播劇要表現的劇情和人物,是靠演員一句句、一字字朗誦出來的,因此對演員識字、辨音、歸調有很高的要求。漢語有四聲,“平、上、去、入”的聲調,實際上是高低不同、輕重有別的音調。循此音調變化誦讀文章詩詞,也就使得誦讀帶上某種音樂性了。文學中美的文字是一種音律的文字,繪畫的文字。以創造性的語言創作文學作品,自然天然地就帶著音樂性。因此,我們在美的文字中,可以聽出音樂性的節奏與協和,也可以看出空間的形相和色彩。

以廣播劇《明月照天山》的身歷聲音體的總體演播藝術效果而論,使我想起了《樂記》中所描繪的通感奇效:“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鉤,纍纍乎端如貫珠。”在如萬斛珍珠播發的跌宕起伏的誦讀聲、音樂伴奏聲的協調交融中,林則徐在天山的鳥道間,在雪湖的岸涯旁驅柴車而行,披風沙而尋路的形象,漸漸清晰起來、飽滿起來。他和他的親友師生們在逆境中,時而引吭齊謳,時而散淡吟咏,有的白頭對雪山,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有的青春尚年少,相戀相吸,逸興湍飛向未來。維族、哈薩克族、滿族、漢族,乃至我們的閩粵移民,共同生活在新疆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共同誦唱著一曲緬懷先賢、尊崇偉大、弘揚文明、創造未來的歷史交響曲。原來,以耳為目也能看到如此骨格端翔、沉鬱頓挫、激揚聲光的歷史活劇。

( 曾鎮南:係文藝評論家 )

【相關新聞】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