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庫布其沙漠,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總面積約145萬公頃,流動沙丘約佔61%,長400公里,寬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蒙古三旗。

2014生態文明企業家年會始於庫布其,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作為年會發起人,在論壇期間接受了包括中國網在內的外文局主流媒體的專訪。“把生態當生意做,把保護生態,發展生態當成一種商業去做”,對於沙漠的治理,對於生態與商業之間博弈與權衡,王文彪有著自己的思考。

找到一條路 讓我們活下來的路 讓綠色可持續的路

“大家對於對於沙漠既熟悉又陌生,沙漠對於你和我都一樣,解決沙漠的生命和出路,關鍵是技術問題,沙漠被媒體稱為死亡之海,不毛之地,沒有生命的地方。讓沒有生命的地方有生命、沒有綠洲的地方有綠洲、沒有動物有動物等等、讓沒有生意有生意,沒有生活有生活,靠什麼?”談起沙漠及生態文明年會,王文彪有很多話要説。

王文彪説,如何讓沙漠有生命,關鍵是技術問題,更重要是用價值觀的取向來推動技術創新。他認為庫布其沙漠的核心有兩點。第一,找到一條路,讓我們活下來的路,讓綠色可持續的路。第二,找到如何在死亡之地上有生命有生長。這是最重要的。

庫布其沙漠從過去沒有一棵草沒有一棵樹變成綠城。截止目前,已經有1000多種草種、20多種樹種、幾十種多樣性的動物出生和誕生在這裡,主要靠的就是技術創新,而且更多的是自我創新。而到現在,教科書上也沒有治理沙漠的這一套理論和方法或模式。

“庫布其論壇是跟不同的國家探討沙漠治理,論壇給我們帶來很多資訊和技術情報,帶來很多發展模式,也能使我們在整個沙漠發展的平臺上實現多元化。比如説通過論壇我們認識了以色列、日本、南韓、美國許多國家的專家,我們有全球沙漠技術網用來匯集全世界40多國家專家,共同探討世界沙漠該如何治理,庫布其沙漠如何治理。包括與世界唯一的沙漠大學——本·古裏安大學合作。”

如何讓我們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最近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的秘書長訪問的第一站就是庫布其沙漠,並説“走遍全世界沙漠沒有發現庫布其”,“期望庫布其帶給世界更多的和平”、“希望非洲的國家和蒙古的國家來庫布其取經”。王文彪説,聯合國也建議明年的論壇邀請其他國的專家來庫布其。

把生態當生意做 把保護生態發展生態當成一種商業去做

如何把握企業的發展和生態保護之間的平衡?

“把生態當生意做,把保護生態,發展生態當成一種商業去做,這樣就可以可持續。把生態當生意,我們是企業,如果做公益不賺錢,一定不可持續,治理沙漠目前已經不再完全是公益事業,但一定是按照商業的智慧和用生意的理念來發展的生態經濟。”王文彪説。

他説,目前庫布其是按照這樣一個的生産模式:首先修復沙漠生態,如何沙漠有生態是最重要。第二,通過修復沙漠生態來修復土壤,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比如一種藥材如何讓沙子變成土壤?第三,既有經濟價值,又能改良土壤,又能夠固沙漠。

此外,他強調,GEP(注:生態系統生産總值)不是我們首創,而是跟國內國際相關組織共同做的一個重大課題研究。2013年向全球發佈,發佈結果第一個報告就是對庫布其沙漠進行測試,發佈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是305億。庫布其是GEP的第一塊實驗田,GEP是我們國家生態文明戰略推進,對新一代中國領導人的執政理念是一個重要影響,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一個發展戰略。

“我國不僅僅要GDP,更要GEP。不論是在中國還是世界各國,都需發展有品質的經濟、發展綠色可持續的經濟。目前中國戰略是很正確的,是很高遠的。”

在王文彪看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展成果不容置疑,確實也帶來了一些環境的問題,所以中央新一屆政府提出確實要可持續。從老百姓的迫切需求來看就是呼吸新鮮空氣,不要有霧霾,喝乾淨的水,吃健康的食品。我們的企業從事的事業無論是做沙漠生態經濟還是清潔能源,就是圍繞國家戰略和老百姓這種迫切的綠色生活的需求,來發展我們的經濟和推動我們的産業革命。這也是整個中國企業在積極配合國家的戰略向前積極推進的過程。

Q

記者:談到商業模式如何用網際網路思維,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如何運用網際網路思維?

A

王文彪:網際網路不是技術問題,更重要是思維問題,網際網路思維可貴之處是平臺經濟。用網際網路集聚國家的力量,企業的力量,特別是企業商業的力量來共同推進我們生態環境的改善。不能緊靠政府的撥幾千億的款治理沙漠,撥幾百億的款治理黃河;應該倡導生意社會商業加公益,在整個生態文明的平臺上去發揮作用,來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加速提高效率。

談到模式,庫布其模式其實就是網際網路思維,庫布其沙漠治理面積相當於天津是總面積,接近於北京市的總面積。億利畢竟是個企業,也不是中國最大的企業,財力人力各方面力量是有限的,靠的就是網際網路思維、這個平臺的機制、社會組織、當地老百姓。靠的相關投資者,當然還有背後政府的支援。這就是網際網路平臺發展機制,最近我們要推出一種網際網路模式的綠土地計劃,通過公益加生意的計劃。

Q

記者:億利資源集團的庫布其模式如此成功,其他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是不是也能夠走庫布其模式?

A

王文彪:模式如果不可複製那就不能稱之為一種模式,模式是一定能夠複製的。庫布其的模式是什麼?第一,生態經濟民生怎樣可持續。沒有老百姓參與是不可能完成的。第二,如何把生態修復和修復土與産業結合起來?這叫立體經濟,包括立體種植及空間利用。第三,庫布其是個平臺,要結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治理。

至於能不能在全球可複製,我不能講絕對的一句話,它的理念和發展方式技術一定可以在有沙漠地區利用上。但能否一步步搬到非洲不能下定論,還要充分考慮環境地域的影響。模式可以借鑒,但核心技術必須在創新以適應,以實現庫布其模式。

Q

記者:當時您懷揣著夢想在庫布其沙漠裏實現了這樣一個奇跡,習總書記也提出中國夢的概念,那麼您或者是億利集團現在是否實現了當初的夢想。

A

王文彪:我很贊同中國夢的構想,人還是要有夢想的。我認為,沙漠的夢想實現了,就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中國夢是非常有意義的。29歲來到這片沙漠,帶領團隊,26年至死不渝。沒有改變這種夢想,這麼多年堅持下來,最大的挑戰是人言可畏。如何堅持,靠的就是堅持、接受、實現這個夢想。

無論是老年人還是青年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夢想,什麼夢是自己胸懷決定的,只要認為夢想是正確的,堅持自己的夢想就一定能實現。但戰略一定要正確,否則越堅持越背道而馳。我們庫布其這個企業來了很多能工巧匠,他們不是奔著我們這個企業來的,他們是奔著這個沙漠事業來,是值得的。

Q

記者:沙漠治理有哪些不錯的投資機會呢?哪些環節願意引入一些企業一塊兒來做?

A

王文彪:綠土地投資空間太大了,不僅是投資者的需求,也是整個社會的需求。綠土地給我們提供了最好的資源,最乾淨的土地,給我們提供了有機的、綠色的土地。開拓綠土地,保護綠土地,使用綠土地,應該成為是一種綠色消費時尚。

第二,沙漠裏種植綠色食品;第三,沙漠裏發展立體能源。例如上面發電,下面搞綠色養殖。中國有26億畝沙漠,如果能改造三分之一,那麼我們就可以再造一個中國的奇跡。這是一個重大的戰略。儘管沙漠是威脅人類有害的東西,但恰恰給我們很重要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Q

記者:你在長期跟庫布其沙漠打交道的過程中,你認為庫布其沙漠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A

王文彪:庫布其的治理最大特點,就是如何把生態當生意做,如何用商業的力量和企業的思維來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如何在國外其他地區開展項目?例如目前澳大利亞達爾文地區能不能去治理?這些也在通過政府與政府的溝通,我們這樣的企業能不能參與到,這都在計劃當中。

Q

記者:中國製造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中國生態治沙這件事走出去是一個新鮮事,11月份APEC將在北京舉行,可能這也是亞太地區經貿領域的最大就一件事,也是中國主場外交的壓軸戲,APEC特別關注亞太地區商業環境的塑造,您作為民營企業家,也作為工商聯的領導,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特別是民營企業走出去,有什麼困難嗎?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A

王文彪:這麼多年走出的企業很多,做了很多購並,很多投資,大部分是成功的,然而也有很多教訓。過去走出去,一是為了一種影響力,二是投資的佈局。更重要的是站在更好的制高點是自己的企業國際化。而現在對中國企業走出去應該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視角。

中國企業的優勢是什麼,我們國家社會經濟的核心能力是什麼,這應該是民營企業走出去應把握的重點。找到自己的優勢,例如中國的網際網路物流風生水起,以馬雲騰訊為主,這就是一種優勢,如今庫布其沙漠生態經濟的模式廣受國際社會的關注,中國的生態生意走出去很有可能是全球社會最歡迎的,也是很可能是中國最好的品牌。

中國企業的優勢是什麼,我們國家社會經濟的核心能力是什麼,這應該是民營企業走出去應把握的重點。找到自己的優勢,例如中國的網際網路物流風生水起,以馬雲騰訊為主,這就是一種優勢,如今庫布其沙漠生態經濟的模式廣受國際社會的關注,中國的生態生意走出去很有可能是全球社會最歡迎的,也是很可能是中國最好的品牌。

我的夢想是讓更多的沙漠有綠洲 讓更多的沙漠有生活

做公益不賺錢一定不可持續

把生態當生意做,把保護生態、發展生態當成一種商業去做,這樣就可以可持續。我們是企業,如果公益不賺錢,一定不可持續。

不僅要GDP 更要GEP

“我們不僅僅要GDP,我要GEP。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各個國家,發展有品質的經濟,發展綠色可持續的經濟。”

庫布其模式可以借鑒

庫布其模式可以借鑒,但必須要進行技術創新。庫布其的治理最大特點,就是如何把生態當生意做,實現可持續。

中國夢非常有意義

“我很贊同中國夢的構想,人還是要有夢想的。我認為,沙漠的夢想實現了,就沒有實現不了的夢想。中國夢是非常有意義的。”

最大挑戰是人言可畏

29歲來到這片沙漠,帶領團隊,26年,至死不渝。沒有改變這種夢想,這麼多年堅持下來,最大的挑戰是人言可畏,如何堅持,靠的就是堅持。

我的夢想也是這個企業的夢想

讓更多的沙漠有綠洲,讓更多的沙漠有生活,而且是一種綠色可持續的生活。

掃描二維碼關注
中國網財經微信
Tel: 68735082

相關專題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