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法學生的美麗與哀愁

image

 巴黎的華人以傳統的中國方式慶祝新年。 IC圖

“我很喜歡巴黎,即使她如此的外在於我。”里昂高師的中國留學生陸華的這句話代表了相當一部分中國留法學生的想法。

法國現有大約六十萬中國移民,其中大部分都居住在法國首都巴黎。中國人移民法國的歷史,上點規模的應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距今已有近百年。

除了已經在此紮根的中國老移民之外,在中國改革開放後出來留學的留學生,有公費的,也有自費的。他們最後選擇留在法國發展,被稱為“新移民”。

法國政府歡迎中國留學生到法國深造,提供很多獎學金機會,很多像陸華這樣的中國學生,懷揣著或多或少對巴黎的嚮往,在這裡開始現實的留學生活。但能夠最後留下成為新移民的,仍然是少數。

 Elsie 現在想回國了

獲得獎學金去巴黎留學的學生都非常優秀,Elsie就是其中一個。在巴黎再見到她的時候,她已經是長髮飄飄,大約5年前她在大學的時候,還是一頭帥氣的板寸。

Elsie從大學開始在上海法語聯盟學習法語,本科畢業後,她只申請了一所法國學校———巴黎政治學院,被錄取了。學校坐落在小巴黎的中心地帶,靠近聖日耳曼大街,Elsie在3年留學生活中,在住處與學校之間來回奔波上課,最終拿到了碩士學位。今年9月,她在法國開發署獲得了一份工作合同。

“我原以為我肯定是留不下來的。”Elsie對記者説。“我一直在那裏用功地實習,但是直到8月底,我的老闆還和我説,沒有經費把我留下。”Elsie清楚地記得,8月31日是星期五,在週五結束實習後她就收拾東西離開了開發署,9月1日、2日是週末,到了週一,她接到了老闆的電話:“他説,經費申請到了。”

這個高個子大連女孩的留法途徑也許不是留法學生中的典型,但她的讀書和工作經歷卻很具有代表性。在法留學生每年根據學期的時間來延長居留時間,如果在畢業最後日期之前還沒有找到工作的話,就意味著居留時間不能延長,除非再去註冊一個學校,可以多一年時間,一邊讀書一邊實習、找工作。很多想留下的中國留學生在找工作季節都非常拼命。

對於已經留下工作的Elsie來説,接下來的生活卻不像預期的那樣有奔頭。

“有時候覺得,一個人在巴黎生活有什麼意義呢?父母都在大連,同學朋友大多在國內。”Elsie解釋説。她現在的住處離工作地點很遠,前些日子RER罷工,她只能帶著洗漱用具住在附近的朋友家。“巴黎的生活很貴,我有兩個朋友,也是留學生,小夫妻倆在這裡辛辛苦苦掙錢,就希望能夠在這裡落腳,買個房子。要是在國內,父母也許還能出錢幫上忙,可是在這裡,父母即便能幫忙,出的錢也要除以10。”

“不過,他們有這樣的目標,即便辛苦,過得也很開心。”Elsie説。在好不容易獲得工作合同之後,她現在卻考慮是否等這份合同結束之後回國生活。“我現在卻想回國了。” 李翻譯喜歡中法交流工作

留下的也有自己的生活。李翻譯就是早先在德國留學,後來到法國工作的,早已成為法國公民,他的名字現在叫做RichardLI。

李翻譯是東北人,他的爺爺輩就有人在法國,文革的時候吃過一些苦頭。不過,他當時卻並沒有去法國留學,而是受家裏世交朋友的影響,去了德國。從德國到法國來工作,相對來説就容易一些。

現在李翻譯是三個孩子的爸爸,他的太太是法國人。儘管自己是翻譯,太太是律師,收入很不錯,不過因為在巴黎郊區買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李翻譯笑稱自己還是揹債一族。

理查李在從事翻譯工作之前做過很多職業,後來還是覺得要做和中國有點關係的工作。“我還是喜歡做這個中法交流的工作。”理查李説。

據他介紹,目前,巴黎市內的華人聚居地主要有3處:巴黎13區唐人街、巴黎19區“美麗城”、巴黎3區和4區的“溫州街”。

在巴黎二十多年,理查李和無數中國人打過交道,他和他的太太還曾經幫助過沒有合法身份的中國難民申請合法身份的資格。説起這些同胞,理查李的語氣同情且無奈。陳靖 mix的感覺

儘管前路漫漫,但在中法交流日益加深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懷著各種憧憬和抱負來到巴黎求學。對他們來説,還來不及體會到巴黎的哀愁。

陳靖申請的獎學金是歐盟的ErasmusMundus獎學金,她今年9月剛剛到巴黎的高等社會科學院讀碩士,讀的是醫療健康與社會保障專業。

“促使我出來讀書的原因除了淺表的歐洲文化的體驗,但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對中國非常重要的研究命題。”陳靖認真地對記者説,“比如醫療保障體制改革,不僅在中國是個被高度關注的命題,在歐洲同樣如此。所以我目前的同學本科都是來自不同專業,我是學政治學的,還有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醫學等等,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能夠從各自的專業背景出發,探討從社會科學的角度,如何解決這個人類共同的挑戰。”

陳靖對自己將來的職業規劃很有信心,她説:“當時促使我出來的動力是我看到了國內醫療保障體制未來的改革前景。醫療保障行業在中國屬於成長型行業,非常有成長的空間和潛力。”

年輕人總是信心滿滿的,學以致用,是不少中國留學生一直以來的目標,“我也堅信,我服務的歸宿是中國的13億人口。”陳靖説。

雖然在國外能感受到文化的繁榮與融合,但是經濟上的確會受到壓力,而且比經濟壓力更大的在於精神壓力、和家人的分別、要做到傑出的不易。

“很mix的感覺,精神上有的時候有煎熬的,但是新鮮和好奇探索的動力,也讓我有的時候很興奮。”陳靖説,“我感到苦不苦關鍵在於一種適應能力。適應了,也就不苦了。”早報特派記者 楊小舟 發自巴黎

法國投資署 古跡基金會
無國界醫生組織 法國紅十字會
消費、住房及生活環境協會
中法青年企業家論壇
立雅環境集團企業基金會
綠色和平組織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