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等談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工作進展

發佈時間:2017-09-30 15:40:00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辛聞 | 責任編輯:向婷

關鍵詞:國新辦,農村,農業,改革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我關心的是種業問題。現代種業是農業現代化的一個顯著標誌,近年來,國家對發展種業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請具體介紹一下中國種業的發展情況?謝謝。

2017-09-29 12:07:18

韓長賦: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是農業大國、人口大國,我們很多農産品的産量都是世界第一,所以我們必須得有自己的種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定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

近些年來,在種業方面我們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兩個輪子”一起轉,兩手發力推進種業發展,有了明顯的變化。概括起來有四個顯著變化:一是種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2016年申請的種業智慧財産權新品種比五年前翻了一番。我再説一個概念,現在一些機收玉米、節水小麥、優質大豆新品種選育上實現了突破。還有一個概念,就是現在我國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佔比達到了95%,水稻、小麥都是我們自主選育品種,蔬菜品種大家都關注,全口徑統計的蔬菜品種,“洋種子”份額已經由五年前的20%降到了13%,當然單個品種可能市場份額會高一些。

二是企業發展實力明顯增強。大家都知道,過去搞育種研究的主要是科研單位、大學,現在主要是企業,這是我們通過政策扶持企業來搞研發的結果。同時我們也支援鼓勵企業兼併重組,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前五十強種子企業研發投入已經達到了銷售額的7.4%。這五十家企業的新品種申請權比五年前增長了1.2倍。現在企業數量減少了,但是個頭上去了,開始做大做強了。2016年我們國家種子企業的數量比五年前減少了一半,凈資産一億元以上增加了2倍多,種業小、散、亂狀態在明顯的改善。

三是種子生産和用種保障能力明顯增強。過去都是育種很分散,農民都搞自留種,現在是搞種子育種基地,哪個地方有優勢就在哪兒搞。國家層面我們已經建立了甘肅、四川、海南這三大基地。同時,建設了53個制種大縣為骨幹、49個區域性基地為補充的種業基地,這都是“國家隊”。現在雜交水稻和玉米基地規模已經佔到全國的70%、80%,種子品質是有保證的。

四是依法監管能力明顯增強。前不久國家修訂了《種子法》,還修訂了九個配套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現在種子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我們開展了打假護權行動,推行委託代理經營,建立種業大數據平臺,覆蓋所有的種子企業和種子門店,實現了種子監管可追溯。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把民族種業搞上去的目標,突出綠色、優質、節本的方向,突出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讓我們民族種業能夠強起來。我想,這還有一個過程,但是為期不遠。謝謝。

2017-09-29 12:07:46

中國新聞社記者:

我想請問一個問題,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宅基地改革試點已經進行兩年多的時間,請問這項改革的試點進展如何?在改革中如何保障農民的權益?謝謝。

2017-09-29 12:25:39

韓俊:

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我們把這三項改革稱之為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這個改革任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具體由國土資源部牽頭,中央農辦、農業部參加。改革的政策性文件是2014年12月份正式頒布的,到2015年6月份確定方案,在全國33個縣開展“三項改革”試點。兩年多過去了,中間也作了一些調整,比如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一開始是15個縣,徵地制度改革只有3個縣,現在這兩項改革已經拓展到所有的33個縣,宅基地制度改革還是限定在15個縣。因為中間作了調整,有的縣擴大改革內容以後,又重新制定了方案。這三項改革原計劃到今年年底結束,現在調整到2018年底。從兩年多的改革試點來看,最主要的就是取得了一批制度性成果,改革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徵地制度改革可以説已經進入了實際操作階段。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可以説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和完善的規則體系,這方面改革成效非常顯著。

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大家非常關注,也很敏感,這方面也有非常明顯的進展,在保護農民宅基地用益物權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比如浙江德清縣,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第一錘就是在這兒敲的,第一宗土地在這裡正式進入市場交易,我專門去了那個村,到那個點看。去年調研時,德清縣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已經有49宗將近400畝,成交額1.04億元,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獲得收益8755萬。德清的同志告訴我,現在全縣範圍內12個鄉鎮150個行政村可以入市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還有1180多宗,累計超過1萬畝。這1萬畝如果都上市交易的話,可以賣多少錢呢?大約26個億,農民和集體經濟組織大概有20億元以上的收入。這個改革給農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收益。更重要的是,這1萬畝土地入市,為當地農村新産業新業態發展,為很多人下鄉返鄉創業提供了土地支撐。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目標就是要實現同地同權同價,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從德清的例子可以看出來,這個改革釋放出了巨大的紅利。

再比如説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效也非常明顯。比如江西的余江縣,宅基地制度改革取得了超乎預期的成效。這個縣一戶多宅的佔到將近40%,法律規定是“一戶一宅”,這個縣農村的宅基地有9.24萬宗,但是空閒的農房有2.3萬宗。這些空閒的農房怎麼盤活?短短兩年時間,全縣退出的宅基地就達到了2.8萬宗。釋放了多少宅基地?3800畝。這3800畝的宅基地可以滿足未來10到15年全縣農民建房的需要。退出的這2.8萬宗宅基地大部分都是屬於不合法、不合規的、一戶多宅的,81%的面積無償退出。大家想,這在農村的工作難度是很大的,他們最重要的經驗是發揮了村民自治、村民理事會的作用,通過創新農村社會治理解決農村宅基地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

徵地制度改革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徵地範圍太寬,補償標準偏低,徵地程式不夠規範。在改革試點中也在摸索這方面的經驗,為修改有關法律提供支撐。農村土地“三項改革”一開始就提出來,邊試點、邊總結、邊推廣、邊修法。現在我們是邊總結、邊推廣。比如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一些經驗,現在已經推廣了。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認真總結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的經驗,充分保障農戶宅基地用益物權,在防止外來資本侵佔控制的前提下,落實宅基地的集體所有權,維護農戶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佔有和使用權,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閒農房及宅基地,增加農民的財産性收益。現在北京、武漢都在進行這方面的改革探索。中央農辦將配合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門進一步把試點工作做好,最大限度釋放這項改革的制度紅利。謝謝。

2017-09-29 12:26:04

胡凱紅:

時間關係,再提最後兩個問題。

2017-09-29 12:27:16

中央電視臺聚焦“三農”欄目記者:

這些年來,食品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尤其是讓中國的孩子、嬰幼兒都能喝上安全、放心的國産奶粉,一直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所以請韓部長介紹一下,這些年來農産品品質安全和國産奶業振興的一些舉措和進展。謝謝。

2017-09-29 12:27:35

韓長賦:

農産品品質安全問題我也回答過多次了,這個問題是大家關心的。吃得安全是人民群眾的期盼,農産品品質安全是基本的民生,所以農業部門有責任把農産品品質安全搞上去。應該説,近年來這些方面變化很大,我們這五年連續的抽樣檢測,農産品的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總體産品品質安全抽檢合格率都在96%以上,今年上半年是97.6%。當然還存在問題,一方面,因為還是大量的小生産,規模比重還不夠高,風險隱患比較多。另一方面,我們的執法還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大力度。農産品品質安全一個是要“産出來”,一個是要“管出來”。從監管角度講,有三個變化還是很明顯的。

第一,標準更健全了。這些年修訂了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6000多項,農業行業標準5000多項,基本有標可依了,有了標準才可以更好管,才能夠更好的執法。另外,我們的新型經營主體可以更好的按標生産,有了規模化,就比較容易做到標準化。

第二,監管更有力了。十八大以來,中央加強了食品安全管理,現在自上而下,包括到鄉鎮都建立了農産品品質安全隊伍,全國有15萬人在做這個事,基本上村裏有人看、鎮上有人檢、縣上也有人管,應該説執法監管已經由過去季節性的、運動式的專項整治轉變為常態化、專業化的市場監管。

第三,責任更明確了。強化了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和生産者的主體責任,這是很明確的。同時,我們在搞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創建,創建縣要保證品質安全。

説到奶業,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概念。我們的奶業包括奶粉,應該説品質安全水準五年前比八年前有了明顯的提升,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幾個品牌得到了歐盟認證,有的産品已經進入香港市場。從工作上來説,一個是推進奶業養殖規模化,現在飼養規模100頭以上的已經佔到了54%,大的有幾千頭飼養的牧場。二是擠奶的機械化,現在的規模農場,都已進入工業化生産過程,尤其制奶粉的鮮奶奶源都是機械化擠奶。三是奶業的生産標準、監管標準、産品標準都很健全。奶業一個現代化程度比較高的産業,是一個很長、很完整的産業鏈,所以監管問題也在加強。

總之,我們現在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我們有信心振興中國的民族奶業,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喝上優質的、安全的、中國自己的奶粉。謝謝。

2017-09-29 12:29:15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請問韓部長,2013年中央文件提出用五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您剛才又提到全國完成了確權面積比例佔78%,在這幾年過程中,確權工作取得了哪些經驗,又面臨哪些困難,這剩下22%又將怎樣推進?第二,請問韓主任,從昨天開始安徽、湖北、四川啟動了2017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通過中晚秈稻、粳稻每一百斤比2016年分別降低了2元、5元。而此前小麥的最低收購價與2016年持平,早秈稻降低了3元,那麼,小麥價格持平和稻米價格下降是出於什麼考慮?未來是不是會繼續執行改革?

2017-09-29 12:30:42

韓長賦:

我來回答第一個問題。農村的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我前面講了是一項基礎性工作,是什麼基礎性工作呢?是農村改革的基礎性工作,是土地承包關係穩定的基礎性工作,也是我們實行土地“三權分置”的基礎性工作。首先,地是集體的,所有制不能變,同時又是家庭承包的,承包權也不能變,那就要把承包權落實到地,搞清楚究竟是多少,然後是誰承包的。包括我們這次把土地的地籍、地力,有條件的地方也在把它搞清楚。這項基礎性工作搞好了以後,對於進一步完善改革農村土地承包關係,應該説是有重大意義的。習近平總書記講,農村改革的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

中央下發了文件,提出用五年時間基本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就是到2018年,當然是基本完成。有些邊遠地區、民族地區、個別大一些的地區可以往後推一推。現在已經有五個省基本完成了,全國已經完成78%了。雖然叫“試點”,叫“不斷地擴大試點”,主要是為了做得細緻、深入、慎重、穩妥,但是基本所有的縣,有條件的農業縣都已經開展了。

要説經驗,經驗很多,但是我以為最重要的經驗可能是兩條:一是領導重視。現在各級黨委政府,包括市縣的黨委政府重視這件事情,按照中央的政策來組織落實、組織實施,然後支援提供工作條件,特別是領導深入基層調研,去了解情況、去解決問題、化解矛盾,這可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經驗。我以為搞的好的地方,這一條是共同的。

二是依靠群眾。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是中央給農民辦的一個大好事,是給農民的一個“定心丸”,所以農民的事一定要依靠農民辦,讓農民有積極性,現在農民很有積極性,你給他發一個證,證拿在手裏,這塊地長期承包,就不變了,他心裏有底了,他也放心流轉了。那麼,新的經營主體流轉到這個土地他也心裏踏實。但是客觀來説,因為土地承包已經從1978年算下來,快接近40年了,也會有一些地方的實際情況,甚至也不排除有的村組有一些矛盾,有一些群眾之間的不同訴求,地多和地少的肯定訴求不一樣。但是,要依靠群眾來解決,所以各地從本地的、本縣、本鄉、本村的實際出發依靠群眾,來開展土地承包工作。我們的基層有創造,群眾有覺悟,各級幹部也有智慧,這項工作做得還是比較穩妥的。這麼大一個國家、這麼多農民、這麼多耕地,沒有出現大的矛盾和社會不穩定的情況。我想,這兩點非常重要,當然可能還有其他經驗。

按照中央的部署,今明兩年是比較關鍵的兩年,我們要組織實施好這項工作,關鍵是落實好中央的政策。我們相信,這項基礎性的、帶有歷史性的工作,一定會做好,一定會為今後的農村改革特別是土地制度的改革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謝謝。

2017-09-29 12:31:24

韓俊:

剛才問的問題,實際上是這幾年一直在推進的一項重要改革。韓長賦部長和我都講到,糧食等重要農産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這方面我們確定的總的改革思路,就是“分品種施策、漸進式推進”。過去,玉米實行臨時收儲制度,2016年就取消了,實行“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對農民進行生産者補貼。玉米為什麼要這麼改?因為,玉米臨時收儲價格不斷地提高,2014年達到1.12元/斤。因為國內的玉米定價太高,國內的加工企業和飼料企業都不用國內的玉米做原料。2013年到2016年這4年,進口的玉米替代品主要是高粱、大麥、玉米酒糟和木薯多達1億噸,即2000億斤,每年相當於進口了500億斤玉米的替代品。這些替代品進來了,導致“國貨入庫、洋貨入市”,直接後果是國內政策性玉米庫存越來越龐大。2016年下決心要實行“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給農民直接補貼。農民種玉米的基本收益可以得到合理保障的。過去,1.12元的收購價是不可持續的。小麥和稻穀是口糧,重要性和玉米不一樣。剛才講到小麥連續三年最低收購價穩定,過去每年都在漲。小麥最低收購價為什麼要保持穩定?在三大糧食作物當中,小麥供求基本平衡。2016年數據顯示,小麥供求基本平衡,有200萬噸左右的缺口。今年小麥供求基本平衡,大概有五六百萬噸供大於求的剩餘。現在政策性小麥庫存拍賣財政不用貼錢,沒有價差損失補貼,其購銷關係在三大糧食作物中是比較好的。大家知道,麥子可以存比較長時間。稻穀從今年開始,也要做調整。現在我國大米或者説稻穀,供大於求的壓力越來越明顯。稻穀不像小麥可以存那麼長時間,也不像玉米産業鏈那麼長,所以庫存的壓力非常大。現在也要研究怎麼消化政策性稻穀庫存。

今年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分別下調了每斤3分錢、2分錢、5分錢。為什麼要下調呢?就是要發出信號,稻穀已經是出現了供大於求問題。要分品種施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小麥和稻穀要堅持和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合理調整最低收購價水準,形成合理比價關係。今後怎麼改,我們正在研究。總的思路,還是要保留基本的政策框架,但是要增加政策的彈性。也就是説,要讓今後價格更加準確的體現市場供求關係。如果價格信號過度扭曲,將來就像玉米一樣。要遵循市場的規律,基本政策取向是穩定政策框架,增加政策彈性。無論怎麼改,必須要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必須要保護地方重農抓糧的積極性,必須要保障農民種糧的基本收益。這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如果農民的積極性受到損害,國家的糧食安全就難以得到保障,必須要處理好這個關係。謝謝。

2017-09-29 12:36:08

胡凱紅:

今天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四位發佈人,謝謝各位記者朋友。

2017-09-29 12:38:50


1  2  3  4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