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春玲在雲南少數民族貧困縣、貧困鄉調研 (向春玲供圖)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虔;實習記者 王壹弘 王玉瑩) 脫貧攻堅工作已在全國如火如荼地展開,少數民族更是攻堅戰的重點“戰場”。日前,中央黨校科社部社會發展理論教研室教授向春玲深入雲南玉溪、紅河、昆明三地少數民族貧困縣、貧困鄉調研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情況。雲南少數民族地區脫貧有何經驗?未來精準扶貧工作推進還需在哪些方面進行努力?就此,記者專訪了向春玲教授。
記者:您在雲南的調研中,貧困縣和貧困鄉精準脫貧工作進展情況怎樣?您的總體印像是什麼?
向春玲:2014年中央《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出臺之後,雲南省也出臺了《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近年來,隨著扶貧開發工作的不斷推進,雲南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和積極進展。8月初,我在雲南玉溪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平掌鄉、峨山彝族自治縣富良棚鄉,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永寧鄉、白水鎮,昆明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中屏鎮書多村等地進行了調研,有五點突出印象:
第一,高度重視,強勢推進。這些地方把精準扶貧工作作為黨政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市委書記、市長或者縣委書記、縣長任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的“雙組長”負責制。市縣一把手有自己聯繫幫扶的貧困鄉,市縣部門有聯繫幫扶的貧困村,市縣幹部有幫扶的貧困戶,還組織了扶貧工作隊。如果沒有脫貧,主要領導不得離開,工作隊不能撤,有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氣氛。
第二,率先脫貧。中央要求2020年貧困縣摘帽,貧困人口脫貧。但是,在調研中發現,這些地區爭取要在2020年之前貧困縣要摘帽,貧困鄉要退出,貧困戶要脫貧。比如,昆明市的祿勸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有2個貧困鄉、969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計劃2016年底脫貧摘帽;玉溪有9個貧困鄉、73751名貧困人口,計劃2016年和2017年分批脫貧;紅河州的瀘西縣有4個貧困鄉、32908名貧困人口,計劃2017年脫貧。
第三,編制規劃,措施得力。按照中央精準扶貧的要求,這些地方都編制脫貧規劃,實施挂圖作戰。就像打仗一樣,一個一個山頭攻克。我在玉溪扶貧辦和祿勸縣委常委會議室都看到扶貧攻堅作戰圖,祿勸縣正在進行“三個百日會戰”,要在今年年底打贏扶貧攻堅戰。
第四,整合資源,整鄉整村脫貧。去調研的這幾個少數民族貧困鄉和村表現為整村貧困和整族貧困,這些市縣的共同做法是整合部門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讓分散于不同部門的資金聚焦貧困鄉和貧困村,集中“火力”攻下一個個貧困堡壘,變“點狀開發、點狀發展”為“連片開發、連片發展”,讓精準扶貧切實見到成效。
第五,扶貧工作和黨建工作“雙推進”。即“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産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例如,玉溪富連棚鄉塔衝村組建黨員帶頭致富先鋒、産業發展先鋒隊,把扶貧開發與基層黨建聯繫在一起。塔衝村在扶貧易地搬遷過程中,有的群眾有顧慮,村黨支部書記帶頭搬遷;種植新的果林蔬菜,有的農戶不敢種,怕虧損,黨員帶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