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財政部副部長廖曉軍就汶川地震發生後,財政部所做的有關工作情況進行了介紹。中國網對此進行了現場直播。
廖曉軍介紹説,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財政部門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緊急行動起來,全力以赴支援做好抗震救災工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積極籌措抗震救災資金。
考慮到應急搶險和災後恢復重建兩個方面的需要,中央財政首先安排了搶險救災資金250億元,有力地保障了資金的基本需求。其次,今年還安排了恢復重建資金700億元,並根據國務院的要求為震區設立了“恢復重建”基金,跨年度使用,單獨立帳、單獨核算和單獨審批。截至6月23日12時,各級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災資金543.13億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496.01億元,地方財政投入47.12億元。
二是,緊急開通應急支付通道。
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主動加強與受災地區和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緊急啟動應急資金撥付通道,只要是應急搶險之用,迅速撥款,全力保障。截至6月23日,中央財政累計撥付救災資金近六十批次,保證救災資金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撥付到位。
三是,深入地震災區調查研究。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的當天,我部謝旭人部長就隨溫總理深入到地震的重災區,之後又有多位部領導和各級幹部到災區實地了解情況,其目的就是要盡可能地想災區之所想,急災區之所急,出災區人民所急需的財政救災政策,發揮好財政的職能作用。
關於加強救災資金監管問題,我想説的是,不管是財政部門撥付的救災資金,還是社會各界捐贈的救災資金,説到底都是老百姓的錢。管好、用好、統籌安排好救災資金,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不僅是政府部門的重要職責,更是人民群眾的殷切期望。
廖曉軍指出,圍繞加強救災資金監管工作,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對每一項抗震救災資金,有制度的按制度監督管理,沒有制度的會同有關部門迅速制定制度,並及時發佈,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建立監督機制。橫向,配合監察部等四部委對救災款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縱向,聯合受災地區財政部門和財政部駐地方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進行資金全過程的監督檢查。
三是,跟蹤問效。按照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主動跟蹤問效,努力提高救災資金的使用效益。跟蹤問效的主要內容包括檢查現行制度的合理性、檢查資金的使用是否合規、檢查資金使用的實際效果、檢查現行政策是否存在需要改進的問題。
廖曉軍強調説:“下一步,財政部門將繼續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抗震救災的各項決策和部署,扎紮實實做好籌措資金、完善政策、加強監管等各項工作,努力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為奪取抗震救災的全面勝利做出積極貢獻!”(唐佳蕾)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何時能預測地震 [尋親資訊] [防疫]
[如何收養孤兒/收養條件/電話] [怎樣獲得保險救濟] [“救災語錄”]
[不可抗力致民事違約怎麼辦] 聚焦堰塞湖泄洪進展
災後重建條例全文/解讀/答問 重建工作方案/答問 用地審批、土地利用規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