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採購商
發展要聞  -[災區播報][死69181人][傷亡匯總][堰塞湖][尋親][收養孤兒][防疫] -習近平指出中國能源90%自給(全文) 周小川:能源價格上漲衝擊CPI -基金進出動向曝光(附股) 市盈率已跌至19.61倍 A股估值接近新低 -7-9月房市資金缺7100億 警惕房價大跌 京炒房族急於拋售次新房 -中央未來五年反腐規劃 試行黨代表大會常任制 建公務員退出機制 -湖北高考理綜題"爭議答案"兩種都給5分 熱門專業畢業生就業難 -證監會:全力維護股市穩定 嚴懲造謠惑眾 -兩市罕見暴漲暴跌 流通市值一週縮水近4.8% 3000點下是建倉區 -深圳炒樓者"負資産"現象蔓延 豪宅價值也下跌 上海樓市看空漸多 -美人口局預測2012年全球人口突破70億 糧價危機近期有望緩解
專家:汶川地震最大余震應接近7級 目前尚未達到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6 月 23 日 
字號:    列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余震,被地震學家稱為“地震後的幽靈”,其“神出鬼沒”的特性從這個別名上可見一斑。在眾多的網站論壇上,網友關於“余震,你還要持續多久才結束”的問題後面連串的、大大的問號和嘆號異常醒目。

據四川地震臺網測定:今天18時37分,四川平武發生4.2級余震。截至2008年6月22日16時,汶川8.0級地震余震區共發生13550次余震。

而中國地震臺網測定,截至今天12時,汶川震區共發生4.0級以上余震220次,其中:4.0—4.9級187次,5.0—5.9級28次,6.0—6.4級5次。目前最大余震為5月25日的6.4級。

余震還要持續多久?人們渴望答案,地震研究者也希望能夠給大家一個明確的説法。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張曉東告訴記者:經過認真的研討,專家們認為汶川較強余震密集活動時段可能會持續兩個月左右。但他同時指出,根據對唐山地震等震例地對比研究,余震活動仍將持續較長時間。對余震的起伏規律,科學界目前尚未完全掌握。

近憂:余震將持續兩個月的研判是如何做出的?

張曉東説,要説明白汶川地震的余震將持續兩個月這一判斷的科學依據,有兩個概念必須搞清楚。

其一是地震序列。它是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在同一震源區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發震機制具有某種內在聯繫或有共同的發震構造的一組地震的總稱。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區發生的地震稱為前震,主震後陸續發生的地震稱為余震。

其二是余震持續時間。“余震持續時間”在科學上有著嚴格的定義。一般要確定一個震級下線,例如:5級以上的余震能持續活動多久,4級以上地震持續活動多久等。另外,余震是否密集活動也是一個判別標準。如果幾天才能記錄到一次余震,而且震級不大。這時就可以認為,余震序列基本結束。余震序列持續的時間就是余震持續時間。

那麼,這個結論是如何獲得的呢?張曉東告訴記者,現在説的余震將持續兩個月,是在目前的科學認識水準上,分析了歷史上大量的類似震例的強余震統計資料後,結合尚未結束的汶川余震序列中有關參數,如序列衰減的系數(h值、p值等),和發震構造條件等進行類比,做出的綜合判斷。這一判斷中,包含了過去的經驗和研究成果,也包含了對余震序列的分析和綜合估計。他同時指出,1900年之後到汶川地震前,嚴格的龍門山斷裂帶沒有發生過7級以上的大地震,只是在其西側發生過1933年8月25日迭溪7.5級地震和1976年8月16日和8月23日松潘、平武2次7.2級地震。因此,有關這一地區余震起伏的規律,沒有更確切的歷史震例可以類比和參考。

“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工作就是密切跟蹤余震序列的發展變化。從現在監測到的數據看,余震的強度有所降低,間隔時間也在延長。當然,還不能排除再次出現起伏的可能性。有關余震持續時間的變化,我們將根據序列的發展隨時進行跟蹤判定。”張曉東説。

遠慮:充分認識晚期、超晚期強余震

張曉東特別指出,説余震將持續兩個月,並不是説此後就不會再發生余震了。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有的地震存在發生晚期強余震和超晚期強余震的可能。晚期強余震是指在一般的余震持續時間過去以後,距離主震時間比較長的階段裏,發生的比較強的余震。而時間更長,例如幾年之後發生的強余震叫做超晚期強余震。

他舉例説,邢臺1966年3月8日發生了6.8級的地震,1966年3月22日發生了7.2級地震,其餘震持續了相對長的時間。之後,1967年12月3日發生了5.7級余震。“再往後説,1981年11月9日,距離1966年已經過去了15年,在余震區又發生了一次5.8級地震。”

張曉東提到的另一個例子是:1990年4月26日,共和縣與興海縣交界處發生7級地震。到了1994年,就是4年之後,又發生了5次5級以上的地震。

他同時強調:“但是,也有許多震例沒有發生晚期、超晚期強余震。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在恢復重建中要考慮一旦發生晚期、超晚期強余震對建築物、構築物和生命線工程的影響。”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中科院院士陳運泰日前曾警告説:“晚期強余震很可能在人們將其淡忘時突然來襲。”按照已有的一些震例和統計規律,余震的最大震級一般比主震平均低1.2級(即所謂的“巴特定律”)。陳運泰指出,這個統計得出的“巴特定律”上下波動幅度很大,據此估算,汶川地震的最大余震應接近7級。然而,到目前為止,汶川地震的余震尚未達到這個水準。

觀測:應急流動測震臺站和固定臺站結合,密切關注余震動向

測震臺站是科學家了解地震的眼睛。判定余震持續時間、跟蹤余震序列當然都離不開觀測臺站的數據。

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後,震前四川省的52個固定臺站中的一部分因地震造成的通訊中斷、電力中斷等原因瞬間停止工作。震後20分鐘,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下達調集相關流動測震隊伍赴災區加強地震監測的指令,啟動中國地震局測震流動監測協同響應方案。

根據中國地震局“十五”網路項目設計的“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測震應急流動觀測任務協同響應”啟動原則,全國測震流動觀測技術管理組協助協調國家應急流動觀測隊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重慶局、甘肅局、陜西局、雲南局等7個省級地震局流動觀測隊,組成協同響應流動觀測隊伍。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整裝出發,赴汶川地震現場開展流動測震觀測。由於災區通訊癱瘓,地球物理研究所應急流動隊攜帶自建通訊方式的、應對地震巨災的、流動觀測系統———“巨災系統”奔赴災區。

剛剛從四川回來的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研究室黃媛副主任給記者展示了流動臺站架設的一系列照片:流動臺站由地震計、數據採集器、供電系統和通訊系統等組成,“體積雖不大,架設卻需要非常強的專業知識以及應對災區特殊情況的實際經驗”,她説。只見照片上,觀測人員正在未倒塌的房屋裏、需要平整的山體旁忙碌著。黃媛説,臺站布設的大致點位需要按照測震臺網佈局總體要求由專家組統一圈點,同時又必須結合現場的道路、供電、通訊以及臺基等實際情況,由觀測人員最終確定,這其中通常需要一個折衷的考慮。

5月15日,第一個流動觀測臺站建成。震後第一個星期,32個實時傳輸流動臺站投入工作,震後第二個星期,全部42個流動臺站建設完成,並與常規地震臺網並網觀測;被破壞的固定臺站也陸續恢復了工作,至此,近100個臺站的密集型監測臺網建成。

黃媛告訴記者,流動臺站監測到的地震波全部實時傳輸回四川省地震局測震臺網中心及位於北京的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等單位,數據傳輸時延正常情況為秒級,對於災區部分點位通訊比較差的情況設備自身具有續傳功能及本地存儲功能以確保觀測數據的完整性。地震行業網中,任何有許可權的省地震局及有關專家都可以隨時獲得這些數據,據以做出分析。

對於此次地震觀測數據共用的程度,張曉東和黃媛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流動臺站到底發揮了哪些作用?黃媛總結説,流動臺站的建設使用,使我們對余震的定位更加準確了,地震速報的速度也有了明顯改善,可以説,包括精度和速度在內的余震監測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另外,本次流動觀測創造了我國應急流動觀測史上的3個第一:第一次建成了包圍如此大破裂範圍的、實時傳輸的流動觀測臺站;第一次由多個單位協同響應建成了統一的流動測震觀測系統;第一次將流動臺站觀測數據實時傳輸到地震後方的多個單位,使更多的地震工作者參與到地震的分析處理和科學研究工作當中。“當然,這些數據還將在今後的科學研究中進一步發揮作用。”黃媛説。

預測:余震比主震容易預測嗎?

觀測還將持續,余震也還將持續,哪一天會有強余震?余震預測是不是比主震預測更容易呢?

張曉東説,余震預測比主震預測多了些限制條件,但從總體上講,依然是困難重重。

他説,余震預測和主震預測稍有不同,比如,地震區域不像主震一樣大海撈針,汶川地震的余震區被確定為龍門山斷裂帶,這一狹長區域長約300公里,主要是汶川—茂縣—北川—平武—青川一帶。但對預測來講,這個區域依然是比較大的。

另外,有時一些小的余震可以為強余震提供一些預測資訊,作為預測的參考。

但同時,預測余震和預測主震一樣,都存在著相當的困難。成功的地震預報必須給出準確的時間段、地點和震級,目前國際上也還沒有十分成熟的技術。

地震預報難,余震預測也同樣比較困難。如:5月19日深夜,正式發佈汶川余震活動水準為6—7級左右,5月19日至20日汶川震區附近發生的可能性較大,但19日、20日卻沒有發生6—7級強余震,僅發生2次5—6級的強余震,直到5月25日才發生6.4級強余震。張曉東説,發出地震預警後不發生預期的地震,也很難避免,畢竟現在地震預報還有很多尚待解決的問題。

近日,日本東北部的岩手縣和宮城縣等地發生的7.2級地震再次引發了國民對地震專家的預測水準的質疑。地震發生後,不少媒體以“日本氣象廳提前10秒預報地震”為題進行報道。張曉東説,這種説法並不準確,日本所發的消息,是在地震發生後作出的應急處置,而不是地震前的預報。當然,這種做法可以有效減少地震次生災害的發生,值得借鑒。

地震短臨預報依然是世界性科學難題。張曉東説,強余震是目前四川地震災區預測防範重點之一。(羅暉)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何時能預測地震 [尋親資訊] [防疫]

[如何收養孤兒/收養條件/電話] [怎樣獲得保險救濟] [“救災語錄”]

[不可抗力致民事違約怎麼辦]  聚焦堰塞湖泄洪進展

災後重建條例全文/解讀/答問 重建工作方案/答問 用地審批、土地利用規劃等

來源: 科技日報

相關文章:
西安市長回應地震謠言:西安是一個安全的城市
中國地震災區失蹤人數增加1125人
溫家寶:讓學校成為公用建築當中最安全的地方
四川確保監督檢查貫穿抗震救災款物管理使用全程
溫家寶要求陜甘2個月恢復地震災區秩序(組圖)
震後40天:來自汶川地震重災區的最新報告(組圖)
國家旅遊局提醒:遊客赴四川旅遊最好跟團
西安:新初三、高三暑假補課須有防震預案
圖片新聞:
2008年全國各地高考分數線及查分方式最新匯總
廣東強降雨已造成33人死亡 武漢氣象條件與98類似 暴雨預報
更多 >>

觀察與思考
收養汶川地震孤兒資訊/ 尋親資訊 / 震後防疫 / 抗震救災行動 /最新報道
· 聚焦拉薩打砸搶燒嚴重暴力事件
· 中國推行大部制改革
更多>>
中國發展報告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08年 07年) / 數字報告/ 農業發展 統計報告/ 農業投資政策及項目
· 中國社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 中國環境統計數據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