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要死”的決心
“我們的目標是,這100多人最好一個都不要死。當然,這個目標可能不太科學,但沒有這個決心不行。”戴尅戎向本刊記者表示。
6月2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在接受中國政府網訪談時稱,衛生部確定,迅速有效整合醫療救治力量,發揮以重症監護為主的多學科聯動機制,用集中傷員,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四個集中”原則,作為當前最大限度降低傷員致死率、致殘率,提高傷員生存率和治愈率的關鍵。
戴尅戎介紹道:“到5月29日,‘四個集中’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災區的大部分危重病人目前已經集中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和成都軍區總醫院。”
此外,三家醫院還集中了一批從全國各地調來的、以重症醫學為專業的醫護人員,以及感染學科等方面的專家,在重症醫學平臺上進行多學科協作,從而盡最大可能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
據衛生部新聞辦消息,上述三家集中救治醫院已經建立危重病人篩查機制,每天將危重病人的情況進行匯總,了解病人病情的可能變化趨勢,讓需要進入ICU(重症監護病房)的病人得到及時救治。
戴尅戎認為,轉運傷員為改善地震傷員治療條件、保護傷員健康、分散四川省醫療壓力、推進恢復重建創造了有利條件。從5月17日至31日,已經累計向全國20個省(區、市)轉運傷員10015人,轉運工作至此告一段落。
戴尅戎解釋説:“轉運是為了減輕災區醫院過重的壓力,以集中力量救治重症患者,同時完成日常病人的醫療任務。我們制定了嚴格的轉出標準,提出的要求甚至有些苛刻,不但在轉運中不應死亡,甚至不應加重患者病情。”
在“四個集中”的方針下,四川省人民醫院EICU裏出現的專家、儀器都是中國一流的。
“我們這裡來的外援都是國內響噹噹的人物,排名基本是前三位的,”張建華的責任醫生鄧磊對本刊記者説,“有的專家在自己的領域甚至是NO.1(第一名)。”
鄧磊還特別提到了纖維支氣管鏡,他並不知道這是由誰捐贈的,價值幾何,只是覺得它確實好用。
這位27歲的醫生在這場遭遇戰中感受著職業的神聖感。
“我們做得還不錯。”他向上拉了拉口罩,以堅定的口氣説,“救死扶傷是我們醫生的天職,只要有萬分之一的希望,我們就要盡萬分之萬的努力,給患者活下去的機會。”
“我們這裡有一個3歲的男孩,他因顱腦損傷陷入昏迷,最好的結果可能就是植物人,他的親屬已經決意放棄治療,我們卻還在堅持。我想,我能夠理解病人家屬的選擇,但從我的角度看,他的生命不應該由其他人來決定,哪怕是他的親人。”
能夠近距離得到醫學界領軍人物的指導,讓鄧磊不覺疲憊。“我們這裡好多人都是連軸轉,但大家都沒有怨言,所以主任有一次説到這個就哭了。”
震不垮的手術臺
基層醫生們的表現,讓戴尅戎這樣的業內高手也頗受“震動”。他向本刊記者回憶起他在綿竹市人民醫院看到的一段監控錄影,記錄的是5月12日地震發生時的情況。
他説,監控錄影機始終對著手術室的大門,突然天花板掉下來了,手術室指引牌在空中蕩來蕩去,但自始至終沒有一個人在鏡頭裏出現。正納悶呢,醫院院長就把錄影快進,一個多小時後,手術室大門打開,病人被推了出來。原來這些醫生和護士沒有一個逃跑,全部在堅持手術。
“醫生們的技術水準也經受住了考驗。”戴尅戎説,當前影響危重傷員救治成功率的主因已經改變,不再是單純的創傷,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複雜耐藥性感染問題凸顯。“如果過不了院內感染的關,我們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
華西醫院作為複雜骨折和危重傷員的搶救中心,傷員數量多、傷情重、流動性大等因素大大增加了發生交叉感染的風險。為加強防控,醫院對開放性創傷傷員在急診區域設立獨立的檢傷區,實施細菌學涂片檢查,一旦發現氣性壞疽疑似傷員,就實施隔離收治、隔離手術,杜絕院內感染。
從5月12日至5月29日,4例氣性壞疽傷員和21例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傷員得到有效控制,沒有發生一例外傷性破傷風感染患者。
説起這些,戴尅戎哽咽了:“我74歲的年紀,平時不大掉淚的,而且説實在話,我們這些搞科技的,也不習慣跟媒體多交談,但這次我是特別想告訴媒體,我們醫務人員都做了些什麼。”
“很多人也許不相信,災區醫務人員做了這麼多工作,他們冒險救治傷員,顧不上自己的家庭,甚至受了傷,而他們的收入卻是下降的,因為醫院忙於救治傷員,一般業務量大大下降。所以我懇請大家信任這支隊伍,不但在SARS、地震的時候,平時也要信任他們,這的確是一支了不起的、富有責任感和獻身精神的隊伍。”
戴尅戎説,正是出於對這支隊伍在獻身精神和技術水準上的雙重信任,他對重症傷員的救治充滿信心。
本刊記者在截稿時獲悉,目前,這100多名重症患者中,約有一半已經基本脫離生命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