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統籌考慮各類自然災害和減災工作各個方面,充分利用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減災資源,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科技、市場等多種手段,建立健全綜合減災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著力加強災害監測預警、防災備災、應急處置、災害救助、恢復重建等能力建設,紮實推進減災工作由減輕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高綜合減災能力和風險管理水準,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參與;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各負其責,區域和部門協作減災;減輕災害風險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相協調。
(三)規劃目標
1.自然災害(未發生巨災)造成的年均死亡人數比“十五”期間明顯下降,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佔國民生産總值(GDP)的比例控制在1.5%以內。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多災易災的市(地)、縣(市、區)建立減災綜合協調機制。
3.基本建成國家綜合減災與風險管理資訊共用平臺,建立國家災情監測、預警、評估和應急救助指揮體系。
4.災害發生24小時之內,保證災民得到食物、飲用水、衣物、醫療衛生救援、臨時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
5.災害損毀民房恢復重建普遍達到規定的設防水準;在多災易災的城鎮和城鄉社區普遍建立避難場所。
6.創建1000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85%的城鄉社區建立減災救災志願者隊伍,95%以上城鄉社區有1名災害資訊員,公眾減災知識普及率明顯提高。
三、主要任務
為提高國家綜合減災能力,“十一五”期間要重點完成好以下八方面的建設任務:
(一)加強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和資訊管理能力建設。全面調查我國重點區域各類自然災害風險和減災能力,查明主要的災害風險隱患,基本摸清我國減災能力底數,建立完善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數據庫。對我國重點區域各類自然災害風險進行評估,編制全國災害高風險區及重點區域災害風險圖,以此為基礎,開展對重大項目的災害綜合風險評價試點工作。完善災情統計標準,建立我國自然災害災情統計體系,建成國家、省、市、縣四級災情上報系統,健全災情資訊快報、核報工作機制。建立減災委協調,相關部門的災害資訊溝通、會商、通報制度。充分利用各有關部門的基礎地理資訊、經濟社會專題資訊和災害資訊,建設災害資訊共用及發佈平臺,加強對災害資訊的分析、處理和應用。
(二)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預報能力建設。逐步完善各類自然災害的監測預警預報網路系統。在完善現有氣象、水文、地震、地質、海洋和環境等監測站網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監測密度;提高遙感數據獲取和應用能力,建設衛星遙感災害監測系統;構建包括地面監測、海洋海底觀測和空-天對地觀測在內的自然災害立體監測體系。推進監測預警基礎設施的綜合運用與整合開發,加強預警預報模型、模式和高新技術運用,完善災害預警預報決策支援系統。注重加強洪澇、乾旱、颱風、風雹、沙塵暴、地震、滑坡、泥石流、風暴潮、赤潮、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等頻發易發災害,以及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監測預警預報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災害預警預報資訊發佈機制,充分利用各類傳播方式,準確、及時發佈災害預警預報資訊。
(三)加強自然災害綜合防範防禦能力建設。全面落實防災抗災減災救災各專項規劃,抓好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風防潮、防沙治沙、森林草原防火、病蟲害防治、三北防護林、沿海防護林等減災骨幹工程建設。重點加強對中小河流、中小水庫和滑坡、泥石流多發地區的綜合治理,加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強颱風洪澇地震多發地區防災避災設施建設,有效提高大中型工業基地、交通幹線、通信樞紐和生命線工程的防災抗災能力。制定土地利用規劃、城市規劃以及開展災後恢復重建,要充分考慮減災因素。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和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原則,統籌做好農業和農村減災,工業和城市減災以及重點地區的防災避災專項規劃編制與減災工程建設,全面提高災害綜合防範防禦能力。
(四)加強國家自然災害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加強國家自然災害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加強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編制和修訂工作,基本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預案體系。加強中央和地方救災物資儲備網路建設。加強減災救災裝備建設。加強民政減災救災工作隊伍和軍隊、武警、公安消防部隊等骨幹救援隊伍及專業救援隊伍建設。建立完善社會動員機制,充分發揮群眾團體、紅十字會等民間組織、基層自治組織和公民在災害防禦、緊急救援、救災捐贈、醫療救助、衛生防疫、恢復重建、災後心理支援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制訂減災志願服務的指導意見,全面提高減災志願者的減災知識和技能,促進減災志願者隊伍的發展和壯大。
(五)加強巨災綜合應對能力建設。加強對巨災發生機理、活動規律及次生災害相互關係研究,開展重大自然變異模擬和巨災應急倣真實驗。建立健全應對巨災風險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制定“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城市群和其他重點城市,以及災害高風險區域的巨災應對方案,開展應對巨災的演練。積極穩妥推進農業保險試點,逐步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與財政補助相結合的農業風險防範與救助機制。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巨災保險和再保險體系。加強巨災防禦工程建設。探索建立亞洲區域應對巨災的合作機制,建立亞洲區域巨災研究中心。
(六)加強城鄉社區減災能力建設。推進基層減災工作,開展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完善城鄉社區災害應急預案,組織社區居民積極參與減災活動和預案演練。不斷完善城鄉社區減災基礎設施,全面開展城鄉民居減災安居工程建設。強化減災避難功能,在多災易災的城鄉社區建設避難場所。建立災害資訊員隊伍。加強城鄉社區居民家庭防災減災準備,建立應急狀態下社區弱勢群體保護機制。全面提高城鄉社區綜合防禦災害的能力。
(七)加強減災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加強綜合減災的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在減災領域的應用。加強減災關鍵技術研發,深入研究各災種之間、災害與生態環境、災害與社會經濟發展的相互關係,研究制定國家綜合減災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加快遙感、地理資訊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網路通訊技術的應用,以及減災高技術成果轉化。加大國家對綜合減災的科技資金投入。加強減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建設綜合減災的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綜合減災的技術標準體系,提高綜合減災的標準化水準。鼓勵科研工作者和科技團體積極參與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
(八)加強減災科普宣傳教育能力建設。強化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減災責任意識,建立政府部門、新聞媒體和社會組織協作開展減災宣傳教育的機制。將減災知識普及納入學校教育內容,納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開展減災普及教育和專業教育,加強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開展面向減災工作者的教育培訓,提高減災隊伍的整體素質。支援群眾團體、民間組織和基層自治組織開展防災避險知識宣傳,利用網際網路建設國家減災科普教育支撐網路平臺,開展減災專業技術互動式遠端教育。編制減災科普讀物、挂圖或音像製品,推廣地方減災經驗、宣傳成功減災案例和減災知識,提高公民防災減災意識和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