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獻策 共商國是——2020年“全國兩會道長們説”綜述
5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
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背景下召開,承載著萬眾期待,肩負著重大使命。對於堅定信心、進一步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道教界李光富、張鳳林、黃信陽、黃至安、唐誠青、賴保榮、胡誠林、董沛文、謝榮增、張誠達、吉宏忠等11位道長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張金濤道長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與所有代表委員們一起,參政議政,建言獻策,共商國是。
那麼,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12位道長準備了哪些提案?在會上發出了怎樣的聲音?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了哪些智慧、交出了怎樣的答卷呢?請看中國網道家文化頻道給您整理的《建言獻策共商國是——2020年“全國兩會道長們説”綜述》。
全國政協常委李光富:建議加強秦巴山區中醫藥産業發展,將湖北武當山作為太極拳申遺聯合申報地區
為加快秦巴山區中醫藥傳承及産業發展,李光富道長的建議:一、早日下達“分類考核辦法”,使無學歷或非中醫相關學歷、但具備相應技能的中醫人員可以合法行醫。二、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工作,切實加強中醫藥隊伍及知名中醫隊伍建設。三、充分發揮中醫藥對精準扶貧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作用。四、加強秦巴山區中草藥生産基地的建設,保障中醫藥産業發展和促進山區農民脫貧致富。
近年來,太極拳發源地“多地區發源説”弊端漸顯,為聯合“太極拳”優質資源,推進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提升國際形象,李光富道長建議:一、請國家文旅部將太極拳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時,把武當武術(含武當太極拳)列入聯合申報省份(湖北省)。二、組織國家武術研究院專家對“太極拳發源地”進行考證,正本清源。三、實施太極拳標準化,用標準化推動全民化、全球化,在普及中提高我國太極拳競技水準。
全國政協委員張鳳林:提出“關於恢復建設道教杭州洞霄宮”和“關於理順全國性宗教院校定位和解決宗教教師待遇問題”的提案
杭州洞霄宮是中國道教歷史上著名宮觀,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一,與北京白雲觀、山西永樂宮、成都青羊宮齊名,在中國文化史、中國道教史上有重大的地位和影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鳳林道長提出兩點建議:一、儘快開展洞霄宮的政策落實和復建工作。建議在浙江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領導支援下,浙江省道教界開展洞霄宮復建工作,恢復洞霄宮中國道教著名宮觀的本來面貌,為洞霄宮文化的保護利用提供一個切實的場所,也可以作為中國道教重要的文化研討、人才培養基地,發揮重要作用。二、深入開展洞霄宮文化的保護整理工作。建議召集各界有識之士,成立洞霄宮文化研究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對洞霄宮文化的發掘、保護和整理,為洞霄宮的復建和作用發揮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
在《關於理順全國性宗教院校定位和解決宗教教師待遇問題的提案》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鳳林道長提出明確全國性宗教院校定位;實行結構工資;解決職稱待遇不掛鉤的問題;解決宗教教師的入職問題;解決宗教教師的戶口問題等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黃信陽:提出“關於消除誤區,促進“中國旅遊日”成為法定假日的建議”和“關於協調北京市政府將中軸路申遺保護和老舊城改造中騰退的宗教房産發還給市級宗教團體並配合辦理不動産登記”的提案
2011年3月,國務院將《徐霞客遊記》開篇之作《遊天台山日記》記載的第一個日子即“開篇日”5月19日確定為“中國旅遊日”,受到了民眾的歡迎。9年多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每年都要牽頭舉辦“中國旅遊日”主題活動,也産生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黃信陽道長提出將“中國旅遊日”變成法定假日,能放假旅遊,也是人民的美好願望之一。讓“中國旅遊日”能名副其實,的成為人民的假日。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北京市道教協會會長黃信陽道長還建議將騰退的宗教房産發還給市級宗教團體。
全國政協委員黃至安:提出“關於完善宗教活動場所公共衛生管理機制”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道教協會會長黃至安道長提出《關於完善宗教活動場所公共衛生管理機制的提案》。針對宗教活動場所,建議:1、將宗教活動場所納入公共場所衛生管理範疇,比照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管理;2、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宗教事務部門制定發佈宗教活動場所衛生標準和要求;3、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加強對宗教活動場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4、各級財政加大對宗教活動場所的支援和幫扶力度,幫助完善公共衛生設施、建立公共衛生服務和管理體系;5、各級環保部門強化對宗教活動場所及周邊的環境保護與治理;6、在宗教活動場所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全國政協委員唐誠青:關於“加強宮觀寺廟文物保護、打通消防救援通道”、“進一步加大對四川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支援力度”、“規劃建設樂山至宜賓鐵路”、“進一步協調解決岷江老木孔航電樞紐規劃環評問題”、“支援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金三角’”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四川省道教協會會長唐誠青道長建議:一、加強宗教場所宮觀寺廟文物的保護工作;二、加大對四川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的支援;三、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旅遊目的地“金三角”。此外,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新增規劃樂山至宜賓鐵路,促進沿線物流産業結構調整,促進鐵水聯運快速發展,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協調解決岷江老木孔航電樞紐規劃環評問題,建議生態環境部、水利部進一步加大岷江港航電綜合開發項目支援力度,儘快組織通過《報告書》審查。
全國人大代表張金濤:“加強和創新宗教活動場所管理,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探索”,繼續為中國道教的傳承與發展建言獻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江西省道教協會會長張金濤道長已連續18年履行全國人大代表職責。他説,對於宗教而言,特別是道教,要做到與時俱進、健康發展,就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拋棄落後的固有觀念,積極開展創新和規範化管理,從思想觀念、管理意識、弘道思路等方面積極創新。
此外,張金濤認為,還要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進一步挖掘,堅定不移地堅持宗教的中國化方向,對待遇到的新問題,要迎難而上、積極探索,為宗教自身的規範管理和健康發展,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提升信教民眾的文化自信,走出富有時代特色的宗教中國化新路子。
全國政協委員胡誠林:提出“關於加快發展中醫藥事業助推健康中國建設”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陜西省道教協會會長胡誠林道長提出《關於加快發展中醫藥事業助推健康中國建設的建議提案》。建議一是繼續優化中醫藥發展的頂層設計;二是改善中醫發展政策支援環境,增強中醫藥醫療服務供給能力和水準;三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重點打擊打著“中醫”旗號謀取不正當利益的違法犯罪活動,積極維護中醫良好的社會形象;四是鍛造一批批高水準中醫藥人才隊伍,加大中醫藥後備人才的培養;五是加大中醫知識的普及,讓中醫親近和服務群眾生活。
全國政協委員董沛文:提出“關於支援承德市建設‘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的建議
河北省承德市是“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國務院首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多年來為保障京津冀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受自然環境脆弱、經濟基礎薄弱、貧困程度較深等因素制約,亟需國家加大支援力度。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河北省道教協會會長董沛文道長建議:一、將承德市建設“兩區”納入國家戰略,與張家口“兩區”建設統一政策標準,加大國家層面政策與資金支援,批准實施《承德市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規劃》;二、加大橫向生態補償支援力度,協調京津完善流域上下游補償長效機制,將協議期限從現在的3年調整為5年,並提高補償標準,同時加大中央資金支援力度,鞏固上游地區治理成果,促進環境品質不斷改善;三、考慮承德市生態貢獻量和生態保護任務量,將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佔比計入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因素法分配因素,或專門出臺生態保護紅線相關補償激勵政策;四、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補貼標準由現在的100元/畝提高到300元/畝。同時對目前國有公益林國家每年補助10元/畝,集體和個人16元/畝一併提高。
全國政協委員謝榮增:提出“關於促進新華人華僑回國創業創新”的提案
“新華人華僑”指改革開放以來,以定居、留學、探親、親屬團聚等形式出國後,在住在國取得長期居留,或取得住在國國籍的我國公民,以及他們在居住國出生並取得長期居留或取得住在國國籍的子女。“新華人華僑”憑藉自身良好的條件和資金、學術等優勢,開始涉足住在國的各行各業,尤其是先進、朝陽産業,已逐步進入當地的主流行業。新華人華僑在所住國創業成功與挫折中都會念想著祖(籍)國,都有著回國投資創業創新的思考和思想。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福建省道教協會會長謝榮增道長建議國家以‘文化留根’的包容理念,儘快出臺如:一是社會保障的完善;二是鼓勵創新發展的政策;三是去除開拓市場面臨多種限制;四是在政策和措施上需要支援融資與稅費的壓力等。希望國家能儘快出臺關於“新華人華僑”回國創業創新的與國人同等待遇的法律條文和相關政策,讓祖國母親的溫暖感召遊子回歸,讓百萬新僑又招徠千萬的世界精英到來,從而聚天下之英才(財)為國所用。
全國政協委員張誠達:“深度優化‘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運營模式的建議”和“關於禁止遺棄家養犬、貓及治理流浪犬、貓的建議”的提案
2020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戰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但當前,貧困殘疾人仍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習近平總書記曾説過:“中國有幾千萬殘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因此,助殘脫貧、決勝小康,是一個值得全體社會關注的重大課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山東省道教協會會長、泰山碧霞祠住持張誠達道長在《深度優化“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運營模式的建議》這一提案中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五點建議:一是改單一運營模式為複合式生態化運營;二是改內向型運營為開放式運營;三是品牌化運營;四是選址儘量在中心城市的中心區域;五是結合“非遺+就業”模式重點發展傳統手藝、文化創意類殘疾人創業項目。以此最大化發揮孵化基地的紐帶式、窗口式作用,讓更多的孵化基地遍地開花,深層拓展殘疾人就業渠道和創業空間。通過這些舉措,引導廣大殘疾人不等不靠,自主脫貧奔小康,同時號召社會愛心企業和人士,關心、關注貧困殘疾人,帶領他們如期實現脫貧。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道教經典有雲,“真道好生而惡殺”。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人類社會來説,是災難,也是警示。近年來,由於一些寵物主人不負責任或因某些原因的遺棄、走失,導致流浪犬、貓氾濫成災,這種情況同樣給人民群眾日常生活帶來很多困擾和危害,也會形成狂犬病及其他病毒傳播隱患。希望政府通過有傚法律手段,對寵物飼養做出法律範疇的規範。同時通過宣傳讓廣大群眾明白,遺棄犬貓是不道德的行為,有違社會責任,也擾亂自然規律。社會需要形成一個愛護動物反對遺棄的輿論氛圍,還大眾一個整潔、和諧、安全、安靜的環境。
全國政協委員吉宏忠:提出“關於發揮傳統宗教在港澳臺地區青年國家認同中的獨特作用的建議”的提案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加強港澳臺地區青年的國情教育、國家認同,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意義。港澳臺青年同大陸青年一樣,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以宗教文化認同為先導,構建其對於國家的認同感,對於維護國家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其意義不言而喻。應著力培養港澳臺青年的文化認同,以文化認同帶動國家認同感的提升。傳統宗教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發揮更多、更大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上海市道教協會會長吉宏忠道長提案建議:
一、以道教文化教育為先導,努力探索內地與港澳臺地區道教學院的合作辦學體制,互通有無,共同培養新一代的道教教職人員、青年弘道人才、年輕居士骨幹,允許道教學院招收港澳臺地區學生,通過法脈傳承、法務交流等方式,強化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年輕道士之間的橫向聯繫,鞏固和發展同根同源意識。
二、以道教文化研究為媒介,充分利用國際道教論壇、海上暢玄青年道教學者工作坊等各種道教學術論壇、研討會,加大內地與港澳臺地區青年學者、特別是青年教師對傳統文化研究、傳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提供機會闡發觀點、發表論文,資助他們快速有效地擔負起弘揚傳統文化的職責。
三、以文化交流為抓手,大力推動內地與港澳臺地區的道教宮觀結對聯盟。文化交流是加強國家認同度的最重要的方式。只有通過交流,才能互通有無,才會産生共鳴。以宮觀為單位,注重體驗式、參與式內涵設計,如“道教朝山夏令營”、“尋仙之旅”等聯誼活動,創造機會與條件,讓港澳臺地區青年來內地實地參觀考察,進行體驗式交流,增強文化認同。在交流過程中,要注意建立長效機制,健全完善交流方案、工作保障、後期跟蹤等,推動港澳臺地區青年交流工作持久進行。
四、以公益慈善為平臺,極力倡導內地與港澳臺地區道教公益慈善交流合作。道教歷來有著齊同慈愛、濟世利人的優良傳統。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宗教政策的落實和道教自養能力不斷提高,道教公益慈善事業繼承傳統,發展創新,成立了一些公益基金會,呈現出嶄新局面。有數據表明,35歲以下青年人是公益創業主體力量。內地與港澳臺地區道教界可以共同舉辦或參與策劃整體性的公益慈善活動,既可以加深道誼,也能夠使各界群眾受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