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要聞 名山宮觀 高道訪談 道家養生 道家國學 問道之旅 道家書畫 慈善公益 道家功夫 道家影音 道家儀范 道家知識

 

宗教界政協委員共論宗教中國化方向

發佈時間: 2018-03-15 |來源: 新華社 |作者: 榮啟涵 |責任編輯: 君君

每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在政協宗教界別小組會場,更可以深切感受到宗教界人士共商國是、建言獻策的和諧氛圍。

身穿具有各自宗教特點的服裝,中國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的宗教團體負責人同室而坐,就共同關心的話題熱烈交流。

身著紅色袈裟的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認真聆聽著每位委員的發言,不時低頭記錄,微笑著與大家交流。

十幾天的會議,除了參與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憲法修正案和監察法草案等內容,如何實現宗教的中國化方向,是宗教界委員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説,佛教是宗教中國化比較成熟的一個例子。徹底的宗教中國化需要突破原來的文化背景和教義闡釋體系,重新構建具有中國文化底蘊的中國宗教教義體系,建立中國宗教的主體性。

對於宗教中國化的實踐,班禪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中國化和原先的本土化不同,‘中國化’的程度更深,包含兩個層面的意義。”班禪説,一方面是與中國文化相融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進一步挖掘宗教經典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一致的內容,在寺廟管理、講經説法等方面同國家法律法規、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相適應。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傅先偉對此表示十分贊同。宗教中國化是適應社會主義社會、實現自身健康和諧發展的必由之路。他説,目前,基督教全國兩會制定了一個五年規劃,以期能夠更好地在信仰和社會實踐中紮根中國文化沃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融入社會。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楊發明表示,伊斯蘭教中國化進程中不斷豐富新內涵、打上新印記,形成了中國伊斯蘭教理性、平和、包容的可貴品格,也為世界各地伊斯蘭教的本土化提供了中國經驗。

楊發明提出倡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清真寺、《穆斯林愛國主義教程》進清真寺以及宗教禮儀、宗教文化、宗教建築要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作為政協委員,這些宗教團體負責人每年都會以參加調研、提案、發言討論等多種方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在當代歷史使命下,中國宗教如何更好地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備受關注。

對此,班禪深有體會地説:“未來藏傳佛家的發展,能否為國家發展、民族團結、普度眾生繼續傳承下去,就需要靠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通過加強自身建設正本清源、清凈修行。”這是28歲的班禪第九次參加全國兩會。

他提出,宗教人士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精神層面,還要參與到實際工作、投身到慈善公益事業當中,要從宗教特有的信仰和價值方面給人以希望、給人以敬畏之心,為維護國家統一、增進民族團結作出新的貢獻,為當代中國發展、為中國人民幸福提升貢獻力量。

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馬英林認為,要有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發揮好團結引導信教群眾的作用,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投入到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在慈善事業、脫貧攻堅中,宗教界人士也有廣闊空間可以作為。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主席房興耀也十分贊同這一觀點。

作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與中國歷史及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中國道教協會會長李光富今年帶來的提案,與平時調研了解到的具體問題相關。“一個是關於保護和發展道教醫學,另外還有關於丹江口水庫移民幫扶、高速公路網建設的內容。”在李光富看來,通過自覺弘揚道教文化中契合時代精神、積極向上的內容,可以在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方面有所作為。

雖然來自不同宗教,但五大宗教政協委員們在這個中國民主政治的平臺上,都能找到共同關注的話題,也都十分願意了解彼此發展的困惑與經驗。

“小組討論會場,五大宗教彼此尊重、真誠溝通,這就是宗教和諧理念的縮影。”班禪説。(新華社記者榮啟涵)


 

相關文章